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什么是“精神”说起(1) -- 唵啊吽

共:💬9 🌺1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讨论】切磋一下

.....怎么说呢?

您说:我所认为的哲学的研究内容应该是:知识,逻辑。所使用的主要的研究手法应该是:本质研究,超越人类本身局限的理性思考。

从最终的观点来比较,你和我没有区别。

知识,和逻辑。非常好。我的结论如出一辙。

但你之后的“话”我觉得,可能有些分歧。

您说:

存在这些逻辑悖论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思维过程、我们所使用的语言存在某些缺陷。

这个观念已经可以说,进入了现代哲学的范畴。进入了分析哲学的范畴。

但我很奇怪的是,您既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为什么在随后的关于“知识“一词的意义概括等内容,却似没有检查“逻辑”。而直接以这一假定为真,开始了你后面的演绎。

首先是这一句话:

存在于我们这个宇宙中的所有物质,它们之间的联系很可能都遵守着一些最基本的逻辑

您用了“很可能”一词。说明您并不完全肯定这句话所表达的意义。

这个态度本身非常符合逻辑。

因为“在没有能完全认知之前”,“物自体”与“物自体”之间的“联系”是有,还是没有,若有,应是怎样一个面貌?

这都是一个先验的“假定”。(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但您显然,选择了服从对于常识的信仰,而没有深入)

而以我个人的看法。从语言的逻辑分析:

“物自体”(物质)作为一个逻辑判断的句子的第一词项出现,是不合法的。

因为:只要”物自体”这个词在语言中出现,它就不指向了“物自体”的实在,而是指向了被语言勾勒了“感知”的“现象”的“图案”(观念)。

假如物自体是“在”的,那么我们人对它的认识,都是基于“它”可感知的那一部分的性质,而非它的全部性质。(因为“物自体”的概念中有一性质,是不依赖于人而存在的“客观实在”,而不依赖人感知而仍在的性质,在逻辑上不可确定其无)

那么,对于“物自体”,如果我们人,强行去表述它的意义,表述的就是感知而得的观念。

而若只是表述这样一个“自在”的状态的“客观实在”,则“物自体”仅仅是一个“能指”,一个符号的发音,而不能被讨论,也不能被说。因为一说,一讨论,它就异化成观念的构筑体,而非“客观实在”的本体(本真)。

原来海德格尔在《形而上学导论》讨论”究竟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最终“在者”之“在”是语言构筑而成,但其实在的元根据,却是不能被逻辑讨论的,也是不能被语言叙述的“......”。

若连“物质”都无法被语言来“说”,那么“物质”与“物质”的关系,是否符合一些最基本的逻辑,能不能被语言说呢?

能!但这个“能”,不是因为我们能解释“实在”的本真,而是我们首先用语言构筑了“实在”“在者”“物自体”“物质”(甚至包括“精神”)的意义,然后,我们在不同的“意义”之间能够构筑了逻辑的联系。

也就是语言的联系。

就您来说,您企望于哲学的发展能摆脱“人”的局限。

这样的哲学,在我看来即使有,也不能说。那是消解人的“在”的,一旦“说”出,哲学就脱不出人的局限。因为人的思想,只要有被说出的欲望,就是不能绕过语言的。

逻辑,就是语言交流现象中的游戏规范性共识。这一共识,是工具性的。也就是,不遵守这一共识(游戏规范),交流就会终止。

但这一共识,不构成“元根据”的共识。

因为逻辑只是工具,它只研究如何更精确更严谨更少歧义的表达。。

逻辑不提供根据,即不提供具体思想的根据,也不提供世界本原的根据。它是在这两个范畴里,在“某一假设根据”的基础上进行讨论最有效交流的工具。

“本质,本原”的所谓证明,有哲学历史以来,都是逻辑判定的建立在先验前提之上的“分析论述模式”,而不是“综合论述模式”。

现代哲学,没有先天综合论述(公理)的说法,无论它是自然科学的,还是伦理学的。或是逻辑学的。

在我看来。

哲学是研究语言的。知识和逻辑是其研究的对象。

对前者,知识为语言所构筑。即有的知识是被批判与检验的对象,未来的“知识”是被怀疑或置疑的对象。

而逻辑,它即是研究知识语言叙述的逻辑的工具,它本身也是被研究着以达成更合理更精确更简练的游戏规则而需要发展的对象。

在您看来,逻辑矛盾产生的原因是使用语言本身出现了某个缺陷,而使推演过程发生了某些错误。

这是对的。

但您以为突破它,是本质研究,而超越人本身局限的理性思考。

这是有问题的。

因为,逻辑矛盾产生的原因,是我们使用了掺有许多”杂质“的自然语言,而不是哲学语言。自然语言中有太多的“魅”,它提供了许多语言本不能讨论的“概念观念”,而让我们以为能够用语言讨论它。而清楚的分析概念中的那些本不能被语言精确叙述而能在交流中达成共识的部分,剔除它,才能剔除逻辑里的歧义本因。

这是其一。

其二是,明确逻辑里的语式划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