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毛泽东军事思想与中国四代战斗机上 -- 观望者

共:💬54 🌺16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毛泽东军事思想与中国四代战斗机下

伟大领袖教导我们: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

其实中国的天空在王伟牺牲前一直都是不平静的,王伟和敌机相撞表明了中国海空军面对强敌的时候勇于一战,敢于一战。但我们也要看到我们的实际情况。二十一世纪初了,我们还靠着歼八II这样的飞机来对抗比我们先进一个时代的强敌。这就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其实,歼八II从列装到现在一直被广大的,久经忽悠的中国军迷臭骂。刁钻讽刺之声从没断过。而歼八II也确实问题很多,机动,速度落后于米格23,电子设备和雷达火控等和外军差距巨大。而且最要命的这歼八II航程短。

其实大家那么恨歼八II是可以理解的,在八九十年代中国,歼六停产。歼七装备不少,但歼七的性能只能让它做一般性的拦截任务,而航程也比歼八短。当时是开始了引进苏27,但空战不能只靠有限的飞机。大国空战靠的是大规模的消耗和补充。轰七的生产因为发动机等原因跟不上。这样的前提下大家在九十年代指望什么?也想回头让歼六包打天下吗?

其实中国的防空史要好好回顾!朝鲜战争后中国面临台湾美蒋空军的威胁的时候。我们的防空系统建设才开始的。这个时代中国的防空靠的是解放军的拼命精神来威慑敌人不敢大规模入侵和加强防空的手段和人员来完成。直到防空导弹的装备才使的美蒋空军退出大陆。而这里要总结的就是苏联引进的飞机适合大规模的空中战役,而不适合国土防空。而当了六十年代中国已经没有引进新机种的途径,于是只有在薄弱的工业基础上建立我们的航空工业和防空系统。六十年代中国的电子设备生产和研制有了长足进步。于是大型的地面雷达等观察设备开始装备。一个完整的国土防空系统开始在中国大陆建立起了。而当时的越南战争让中国挺担心的,因为中国的空军已经没有能力和美国象在朝鲜一样对抗了。我们的飞机来源有问题。

七八十年代中国的战略调整,我们一直来的敌人变成了朋友。来自美将空军的压力减少。而苏联成了我们要提防的对手。其实我们值得庆幸的是那些年我们没有碰到大规模的入侵,要不中国空军麻烦大了。

八十年代的中国防空建设因为经济的好转和技术的进步,已经初步地建立了一套地面雷达观察和指挥的防空系统了。面临的北方空中威胁我们也有了足够的认识。对于战斗机使用和战斗机性能的差别。中国人还是有充分认识的。所以八十年代中国上马了歼十项目。到今天,中国的防空系统已经建成与天基空基和陆基一体的预警系统。地面防空和战斗机组成的拦截体系。这样也就是初步地保证非面对大规模战争都几乎可以保证中国天空的安全。这个就是六十年来中国努力的结果。这和几代航空人和防空人用鲜血和生命取得的的成果。

说到四代机,这就要看我们需要什么飞机。象目前中国的军事情况看,中国空军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国土防空。所以就先解决国土防空机种。立足于在强大地面和天空预警的前提下保卫中国的领空。

中国今天的空军,已经走到了和美国三代系统差不多的防空系统了。这样的情况就是说明中国相对于周边国家已经获得代差的系统优势。相对于俄罗斯也有了整体的优势。俄罗斯目前的环境也没有能力支撑它对中国形成有力的空中威胁。从技术装备上看。中俄大致相当,中国有数量的优势。而俄罗斯的作战风格是大陆军为主。而中国是传统的陆军强国。它的空军在服从于陆军的思想指导下目前因为经济原因系统升级困难,短期内俄罗斯不会相对于中国取得优势。而俄罗斯的四代机(四方标准)因为资金投入的关系短期内不会有大进展。而俄罗斯经历了自由化后,原来的生产配套系统已经很多消失了。按现在的市场经济指导下的航空生产已经无法恢复苏联时期的模式。所以俄罗斯的四代机也有可能走一个大而全的机型模式。但什么时候俄罗斯的四代机出来现在还不知道。俄罗斯的四代机要的是资金!

而目前最可能中国面对的四代机可能是日本引进美国的四代机。F22目前还没有消息说会出口。而F35有多神还不知道。超音速巡航的意义有多大还不清楚。但有限的超音速巡航苏联时代就实现了。而巡航的速度和战斗使用有多大意义还不知道。其实超音度在格斗中并没有什么好。格斗要的是剧烈机动。速度和过载的关系使得超音速在格斗中的作用不大。超音速巡航在进入战场和退出战场有优势。但这在战略进攻才有意义的。如果你的空军只为了保障陆军的行动,那它就不需要强调空中进攻的距离和速度。所以三代机在目前的中国是够用的。而中国的战略在没有走出战略防御的时候,中国就不需要一种有全面技术性能的飞机。目前中国也不可能有能力大一场超大规模和强敌的战争。所以强调美国式的四代机是不行的。毕竟我们的技术现在还没成熟。

飞行控制系统现在我们只是初步成熟。四代机的多气动控制面的气动原理还没有全面掌握。特别是数据交换系统我们才刚开始。离美国那样的多数据源交汇差距巨大。而火控设备我们目前才走到飞火一体化,而和预警机的数据交汇和其它数据源的交汇还在摸索阶段。而这些是四代机的主要技术特征。所以我们目前要做的不是做一个新机外壳,装上新发动机新雷达就算四代机了。而是要多数据交汇支持和一体化火观情指系统的飞机电子设备和软件上的努力。有这样的系统就算是目前的三代机装上这样的系统也有巨大的战斗能量。就想歼八II装上现代化设备后它的战斗力也上一新档次。

其实中国的航空工业瓶颈不少。新合金材料我们还落后于美俄。雷达我们这才刚完成三代雷达的技术面。发动机我们才刚开始生产三代发动机。而且配套的工艺还在摸索阶段。完成这个阶段还要时间。

其实很多人拍脑袋说我们可以引进外国技术和发动机。我们找谁引进?俄罗斯目前的AF41现在才进入初步实用阶段,在说当年引进苏27的时候发动机人家就不让你生产。就算我们今天可以拿到AF41也不能指望就能保证中国的四代机的生产不出问题。雷达方面引进更有问题,中国今天的电子技术已经大致和俄罗斯差不多。互有强弱。指望俄罗斯出新一代的使用雷达还不如指望自己搞出来。而欧洲的发动机也没有走到和美国新一代的水平。只比我们强一点。要是目前环境看,欧洲的战斗机发动机不久将来就不再有什么新突破了。

欧洲的目前情况看。在北约的范围里。情况系统是美国提供为主。数据链因为各国的要求不一样其实今天欧洲的两风的数据交换还是三代的,也就是和中国的歼十差不多一代的东西。而最要命的是欧洲那帮东西并没有马上就升级他们系统的欲望。你现在找它也不可能有什么新东西拿出来。

其实今天俄罗斯需要中国的合作来建造四代机,它们有技术。但没钱。中国和他合作就是给钱让人家来提高自己的军备水平。到头来技术在人家那里。也就是技术发展指导在人家那里。我们给了钱也没见得就提高了。象印度拥有苏30MKI这样的飞机但印度自己还是制造不了自己的战斗机。那有什么意义?

而且俄罗斯的防空系统和战术需要和中不一样,这就决定俄罗斯的东西不一定就好用,典型的就象苏27在中国,形成战斗力是引进十年后的事情一样。所以,目前中国的新一代机不能指望人家,只有自己干自己的。有多大需要就干什么。有多大能力就干什么。而不是人家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

我们可以这样预想中国的空战,一开战的时候我们面对一个他立体侦察系统。他第一波攻击的是隐型轰炸机的巡航导弹攻击,我们的预警卫星观察到这些。于是派出战斗机拦截巡航导弹。而敌人派出四代机来歼击我们的拦截机。这时候在太空的卫星为我们提供了情报。但我们的战斗机发现不了敌机,于是我们才采取强磁干扰。导致敌人的数据传输出现问题被迫打开机载雷达。而且在干扰下敌人也无法在远距离发现我们的飞机。于是大家在视距内进行空战。参战双方飞机损失惨重。

要是这样的话,所谓的四代机意义就不大了。所以中国要什么四代机是看我们的战场设定是什么。敌人是什么。人家那套东西我们做不了。而人家的东西也不一定满足我们的需要。所以我们要做自己的东西。

中国需要的是在数据一体化下的新的机载电子设备系统。天地一体化下的预警系统。和强大的生产能力。这样的话我们的四代机才是真实的。

象目前的网上流传的歼十三,我看除了看起来好看外和三代机没什么差别。你发动机,数据系统,和指挥作战系统和目前的中国空军的三代机并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那这样就能说是新一代的飞机?

其实,我们没必要考虑什么四代机。我们只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自己使用的东西来。在尽可能快的时间里解决发动机。雷达和数据交汇等技术来。那才是正路。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