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抗战国军将领的十大豪言壮语 -- 扔石头的

共:💬3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杀倭名将---孙立人(上)

杀倭名将---孙立人(上)

  孙立人,安徽庐江人。1900年生。父孙熙泽,光绪甲午科举人,历任登

州知府,登莱青胶道台,山东审判厅长等职,为段祺瑞皖系的重要文职人物。后

从事教育,曾任北平中华大学校长。

  孙立人自幼在家塾中受教,奠定国文和英文基础,后孙随父在山东期间又学

德文。时孙方9岁,目睹山东租界德人对华人之欺凌,成为孙投身军事之导引。

  孙1914年以安徽省第一名考取清华庚子赔款留美预科。预科共八年,孙

因期间受伤病休一年,于1923年毕业。其间于1921年作为中国国家篮球

队先发阵容参加在上海举行之远东运动会,战胜日本,菲律宾,获冠军。

  孙于1923年清华预科毕业,即来美求学。孙原欲学军事,但其父对当时

北洋军阀甚为反感,反对孙学军事。故孙选入普渡大学学土木工程。因其预科已

习工程基础科目多门,故入三年级。1925年取得工程学士位毕业。即申请得

入弗吉尼亚军校,斯时其父鞭长莫及,亦无可奈何。孙因已有学士位,故直入军

校三年级习文史,1927年以文学士毕业。毕业后赴欧考察各国军事后返国。

  孙返国后其父因原为皖系大员,欲为子在冯玉祥军中谋一高职,但孙心气甚

高,反要自己独立从基层去作起。1927年入即现政大前身的国民党中央党务

学校任学生大队队付。1928年,蒋介石请来德国军官顾问团,欲建立新式国

防军。先成立陆军教导师,孙即请调入任上尉排长,开始其一生的军事事业。孙

在教导师表现出众,很快升任少校连长,中校营付,中校营长。1930年孙请

调入宪警教导总队任上校第一大队长,因其好友,清华预科同期,诺维其军校毕

业的齐学启相邀。但不久就因怒打克扣兵饷的军需官,与教导总队长关系恶劣。

同年因德国顾问推荐,调任蒋介石的侍卫总队上校付总队长。然孙热衷带兵打仗,

对卫队无甚兴趣,1932年即请调入财政部税警总团任特科兵团上校团长。税

警总团很快扩编为6团2万5千人,孙任第4团团长,驻防江苏海州。

  孙立人一生4次练兵,这次海州练兵是第一次,历时6年。期间曾有短暂的

离开海州执行剿共,驻防等任务。孙立人把第4团练到如何,可以举几个例子。

  1933年税警总队调江西剿共。期间参加剿共的共48个单位举行射击比

赛。孙立人税警第4团占了个人前十名的7位,并夺取团体第一名。刘勘83师

在七琴吃紧,在税警第4团赶来增援前就转进了。孙以1个团接下一个师也不行的

防地,打破红军的夜袭和粮食封锁,迫使红军放弃对七琴的争夺。

  1936年西安事变,税警总队奉调到潼关。第4团奉命派一连任总司令部

警卫。这个连到任后,除当日服勤务的士兵外,其余仍按孙立人平时规定出操训

练。司令部的参谋长发现后大骂连长:“你们是来训练的还是来担任警卫的?”

连长说:“我们团的规矩如此,除现场勤务外,每日都要不断训练。”参谋长说:

“现在是作战时候呀。”连长说:“平时战时都是一样。”参谋长说:“胡说,

我不懂这些洋规矩。”

  1937年抗战爆发。税警总团配属张治中第九集团军参加凇沪抗战。编为

一,二两个支队。司令官分别为何绍周,王公亮。总司令黄杰。孙立人的税警第

4团在蕴藻浜和大场两处战役中脱颖而出。当何,王皆因指挥无方而被撤职时孙

立人被升为二支队少将司令。防守苏州河周家宅一线,与日军血战两周,孙立人

被日军迫击炮击成重伤,全身中弹片十三处,昏迷三天。

  1938年2月底,孙不待痊愈即匆匆赶往武汉。时原税警总团司令官黄杰

被三战区长官顾祝同拉拢,将税警总团凇沪抗战后的余部编为四十师。而五千余

伤员就不管了。孙即以这五千人于1938年3月重建税警总团。此时税警总团

受正规军系统歧视更重,军官士兵来源全要自筹。孙立人努力招回原税警第4团

的旧部和军中旧识,又自建军官队军士队训练出下级军官和军士。士兵则慢慢招

募,非常辛苦。1938年底,移至贵州都匀,正式开始孙立人的第二次练兵。

到1941年底,所部第2,3,4团和直属队改编为陆军新38师(第1,5,

6团被戴笠吃掉,士兵解散任各处的卫兵〕。新38师编成后参加军政部战力校

阅,名列第一,立刻从丙种师提升为加强师,编入缅甸远征军。孙立人三年练兵

的心血,终于没有白费。

  远征军于1942年4月抵达缅甸,准备曼德勒会战。兵力部署是,右翼为

英第1军下辖之英缅军第1师,英印军第17师,英澳军第63旅,英装甲第7

旅。中央为中国远征军第5军,左翼为远征军第6军。后方守备的预备队是远征

军第66军,即新38师所属的这个军,散布于曼德勒到腊戍的公路沿线。

  4月14日军左翼的三十三师团使用迂回穿插战术,派二一五和二一四联队

占领拼墙河南北两岸阵地,将英缅军第一师全部和战车第七旅一部后路切断,包

围于拼墙河南的仁安羌。英军反复攻击均告失败,粮弹告竭,又无水源,陷于绝

境。4月15日深夜英缅军总司令官亚历山大元帅向中国远征军求援。4月16

日晚孙立人率本师刘放吾一一三团往援。于18日凌晨赶到仁安羌,立刻发起攻

击,至中午攻占拼墙河以北所有阵地。18日夜,一一三团第一第二营从渡口以

东一英里处偷渡拼墙河,19日凌晨5时突然向日军侧翼发起攻击,同时第三营

于正面渡口强渡拼墙河。日军三十三师团不愧日军精锐,射击准确,逆袭果断,

然一一三团激战至下午六时,终于将日军阵地攻破,迫其向伊落瓦底江溃退。到

20日全部残敌肃清。此次战斗救出英军7千余人,并夺回被俘记者教士约5百

人。一一三团以寡击众,亦付出重大代价,战死三营长张琦以下204人,伤3

18人,全团伤亡近半。

  西线战况因仁安羌战斗得以扭转,然东线日军五十六师团却击破远征军第6

军防线,迅速直插盟军后方,致盟军全线动摇,不得不放弃缅甸撤退。新38师

这时已接下英第1军防线,掩护已丧失战力的英军撤退,但中线的第5军军长杜

聿明却很过分地要新38师把中线也接下,因殿后阻击战斗是很危险的任务,有

新38师殿后,杜的第5军就可以摆脱开日军,至于新38师如何以1师之力阻

击日军的18师团,33师团,55师团共3个师团,要付出多少伤亡,即使阻

击成功如何敌前摆脱接触,他杜聿明自然不关心,只要自己的部队安全就好。孙

立人指挥新38师以逐次抵御,漂亮地进行后卫战斗,幸好日军的33师团因仁

安羌战斗败于新38师而变极谨慎,前进不力,使新38师得以以主力掩护中路

第5军。

  新38师掩护英军和第5军撤过曼德勒后,英军撤向印度,第5军撤向云南。

杜命新38师继续殿后掩护第5军,在温藻阻击日军,更过分的是要新38师派

113团将第5军侧翼要点卡萨也接下。孙立人接受任务后,要求杜聿明将其控

制的远征军直属汽车团和第5军直属汽车队共600余台汽车中拨与新38师少

量,杜一口拒绝,所有汽车均给第5军,一台也不能给殿后的新38师,连11

3团远去卡萨保护第5军侧翼也不给汽车运输,要113团连夜徒步强行军前往。

其指挥道德之低下,那也不用再说。

  5月8日,远征军将领开会决定如何撤退事宜。时穿插的日军56师团先遣

队已抢占滇缅公路上的密支拿,截断了远征军主力回云南之去路。远征军最高指

挥长官史迪威和罗卓英命撤向印度,但皆指挥不动杜聿明,只能指挥远征军长官

部撤向印度。杜聿明要撤回云南,但面对刚千里跋涉赶到密支拿,立足未稳且补

给缺乏的少量日军却又胆小如鼠,不敢发起攻击,要部队抛弃战车火炮等重武器,

及汽车辎重,向西北穿越野人山回云南。孙立人当场提出异议,认为远征军尚有

4个半师及战车团重炮团之强大兵力,因立即攻击密支拿,沿滇缅公路回国,野

人山极为荒凉,无水无粮,是葬送远征军之绝路。杜自然听不入耳,只是要新3

8师继续殿后,阻击日军,等第5军入野人山后尾随跟进。孙立人既无法不让第

5军自投绝路,却不能让新38师也覆灭在野人山。新38师并非第5军部队,

如要讲杜聿明远征军副司令官的职位,则又高不过司令官罗卓英和史迪威,故孙

立人决心先完成阻击任务,掩护第5军全部进入野人山后,指挥新38师撤向印

度,总算是对杜聿明第5军仁至义尽了,要知道杜聿明只知让新38师和日军战

斗掩护第5军撤退,那管新38师的死活。

  孙立人指挥新38师主力在温藻阻击日军两日到5月10日后,任务完成,

即以112团殿后,师直属队和114团先向北撤向卡萨的113团,113团

从9日起已与日军56师团迂回过来的部队激战于卡萨。孙带114团走到半路,

得知殿后的112团在温藻被围,未能摆脱日军,而卡萨113团虽仍在与日军

激战中但地形有利未被包围故有能力自行摆脱日军。孙立人即电令113团从卡

萨向西自行撤向印度,自率师直和114团调头向南,出敌意料,和114团里

应外合击溃日军的一个步坦联合快速部队,救出114团,向西撤向印度,经1

7日抵印。新38师官兵沿途尚从自己亦缺的水粮中省出部分救助数千印度和华

侨难民。113团亦于不久后抵印。而第5军则在野人山中病饿死大量官兵,其

中杜聿明率军直属队和廖耀湘新22师最后还是撤到印度,18000人只剩下

三千余难民般的残兵。另跟随第5军后入野人山的66军第28师五千人因前面

第5军已将树皮草根等都吃完,处境更惨,最后只剩百余人活命。

  新38师抵印边境时虽已历经战斗多日和长途跋涉,但仍军容严整,士气饱

满,英印军将领原因见退来的英缅军尚溃不成军,殿后的新38师必更为溃散,

有意解除其武装,但见到新38师阵地军容后立即肃然起敬改为欢迎。新38师

随后派出1排参加驻印9国盟军联合阅兵式,夺得第一。

  1942年7月,中国驻印军成军,下辖新38师,新22师。开始装备美

械和训练,训练地为兰加。1943年2月,在驻印军建制下成立新一军,军长

郑洞国,孙立人因第一次缅战有功升兼中将副军长,下辖孙立人新38师,廖耀

湘新22师和从中国空运入印的胡素新30师。此次练兵,中美双方之间颇有争

执。先是因史迪威换掉驻印军副参谋长温鸣剑,致使孙立人和廖耀湘联名电蒋介

石要其迫史迪威收回成命,被蒋压下。后双方在训练上又有歧见,孙廖要在日间

的美式兵器教育外更于早晚训练渡河,丛林战,夜战等科目,而美军教官认为会

使官兵过于疲劳,最后史迪威同意孙廖意见。何应钦赴印视察训练时特告诫孙立

人以中美合作大局为重,避免冲突。1943年3月,新38师因原来战力就强,

故首先完成整训,开赴缅北,开始为打通中印公路的第二次缅战。

  第二次缅战第一个战役是艰苦的野人山战役。野人山全为原始密林之高山,

极为险恶,大部队难以补给,重武器亦无法使用,日军18师团55联队以小部

队构筑据点逐山防阻,新38师亦以连为单位轮番攻坚。到1943年10月,

新38师打通了野人山。此次战役共阵亡连长30余人,平均全师步兵连连长换

过一遍有余,山地丛林战之艰难惨烈和日军精锐18师团的质素顽强可见。新3

8师在野人山中到处见到第5军病困而死将士的白骨,常常是一堆白骨围着枪架

而坐。

  野人山战役后新38师112团即进入胡康河谷,开始胡康河谷战役,在拉

家苏,于邦,临干一线展开。日军兵力为56联队和55联队,配有重炮。而中

国军队方面因史迪威之参谋长波特纳研判日军兵力有误,以为还是如野人山一般

的小股日军,故只有112团一团兵力,没有重炮,连团属迫炮连亦未被允可前

往,因为补给困难。战斗开始后双方呈胶着态势,日军遂集中55联队主力于中

路于邦,反将前来进攻的114团一营的一个多连于11月22日包围。这个连

就地构筑工事,日军空有兵力火力优势竟历时34日始终无法攻克其阵地。

  112团发现当面日军兵力后,即报孙立人。孙即欲率兵增援,波特纳仍不

同意,认为补给困难,双方争执不下,最后孙同史迪威同飞往战场上空观察后,

史迪威即同意孙意见。孙立人率师主力增援,急行军20多日穿过野人山,赶到

胡康河谷,114团第1,2营用于于邦方向。从12月26日起,激战3日,

将于邦日军击溃,击毙55联队长藤井小五郎大佐以下约一千余人。日军18师

团,兵员来自九州岛,以强悍著名全军,历经凇沪,南京,广州,昆仑关,南洋,

新加坡,马来亚,缅甸诸多战役,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此次为前所未有之失败。

在师团长田中新一报告中言:“进攻于邦之敌军,总是逐次渗透到我阵地侧背,

突然进攻,使我军障碍设施和正面火网完全无用武之地。我军本来具有善于热带

丛林战的特长也被粉碎,不得不被迫后退,情况不断出现逆转。"

  于邦战斗同时,左翼的113团3营和112团主力在临滨击溃日军56联

队,乘胜追过大龙河。右翼的114团3营则在大龙河下游偷渡,迂回退至大龙

河右岸的55联队残部侧背,55联队在于邦战斗后心胆已寒,见侧背受威胁,

立刻仓皇撤退。新38师轻取胡康河谷日军四大要点的大柏家。

  大柏家战斗后,战役进入决战阶段的孟关战斗。18师团放开正面,意图引

诱中国军队进攻工事坚固,地势险要的师团司令部所在地孟关,而以主力从右翼

包抄进攻孟关的中国军队侧背,一举歼灭。驻印军方面作战计划,是以训练完成

的新22师配属军重炮团和战车营攻击孟关,以新38师112团和113团掩

护22师左侧背。

  战斗开始后,新38师即在大比河南岸截住日军的迂回部队,而新22师在

孟关苦战一周,伤亡惨重,寸步难进。孙立人得知新22师困境后,不经请示史

迪威,留112团在大比河和日军相持,分出113团迂回抄击孟关背后的日军

要点瓦鲁班。113团于3月5日抵达瓦鲁班,将其包围后发起攻击。被中国军

队切断后路的报告当日传到孟关,日军军心大乱,新22师乘势发起攻击,战车

营一举突破日军防线,田中新一和日军从小路仓皇溃退,连师团长官防大印都被

缴获。3月9日,113团攻占瓦鲁班,缴获日军枪炮弹药堆积如山。胡康河谷

战役的胜利,使史迪威将指挥权交回孙立人和廖耀湘两位师长,在此之前,史迪

威跨过军直接指挥到师,且师长对本师的命令亦需报史迪威核准后方能实施。此

次战役后,孙廖对各自部下的命令只要通知史迪威,无需批准。

  3月14日,驻印军乘胜攻击孟拱河谷。孟拱河谷,从西向东,是卡盟,孟

拱,密支拿三大要点。史迪威的作战计划,是以新38师和新22师攻击卡盟,

将日军主力吸引到孟拱以西,再从空中突袭日军后方的密支拿。

  驻印军首先要打开孟拱河谷的大门,即长20英里的布杰班山天险。新22

师从正面佯攻,新38师113团从左翼翻越险峻的库芒山脉迂回抄向布杰班山

后路。112团1营则在113团更外侧施行更深远的迂回。新38师在此前已

多次以侧翼迂回赢得胜利,田中新一已受教训。然库芒山脉奇险无比,田中认为

无论如何大部队无法翻越之。113团以无比坚韧之毅力历14日终于迂回成功,

和新22师两面夹击,只用一天就占领了布杰班山天险。

  日军见驻印军势不可挡,即飞调原防守密支拿的114联队主力和56师团

146联队一部,增援加迈的刚补充完的55和56联队。史迪威即以新30师

之88团,新50师之150团和美军梅利尔特种团长程偷袭密支拿。5月17

日,150团突袭攻占密支拿机场,盟军立刻从空中运补重武器,粮弹和增援部

队新30师之89团。5月19日,盟军向密支拿发起攻击。然盟军过于谨慎,

投入过多兵力警戒掩护,攻击兵力过少,只150团一团,无力攻克密支拿。以

后日军援兵源源赶到,盟军虽亦以空运增兵,但战机已失,突袭变成了强攻。密

支拿奇袭未能达成作战目标,对战局影响甚大,因5月底即将开始连绵数月的雨

季,其间空运甚为困难,而密支拿一万多盟军补给全靠空运。非常危险,急需正

面我军攻取加迈和孟拱,以打通到密支拿的地面路线。孙立人决心再用迂回敌后

战术达成此一作战目的。5月21日,112团奉孙立人命负4日干粮和1个基

数弹药插向卡盟背后的西通。112团隐蔽地穿越日军多层警戒线,于5月25

日赶到南高江东岸。南高江原水流甚缓,但连日大雨后江面宽达千米且水流湍急。

112团以急造器材连夜偷渡,于26日凌晨突然攻击西通,日军惊惶失措,还

以为是伞兵天降,到27日,112团已经完全肃清西通和周围地区的日军第1

2辎重联队,炮兵第21大队1中队,和警备队共二个中队。共击毙日军9百余

人,缴获155重炮4门,满载械弹汽车75台,骡马500余匹,粮弹仓库1

5座。28日,112团继续向南北两面发展,击毙日军二百余人,占领粮弹仓

库20多座,日军在孟拱河谷的粮弹辎重大部落入112团手中。29日,日军

为挽救危局,以18师团之114联队从加迈方向,第2师团之第四联队和53

师团151联队从孟拱方向,配以重炮战车南北夹击112团。112团两面作

战,寸步不让,一直坚持到6月14日113团从加迈方向攻到,南面日军也退

保孟拱,共击毙日军二千七百人,日军3个新锐联队全被打残。

  112团迂回西通,切断加迈日军18师团后路后,孙立人抓住战机,以1

13团向加迈猛进,加迈日军18师团各部因后路被112团切断,粮弹俱绝,

虽欲死守亦无可能。113团于6月9日攻克加迈。在113团攻击加迈同时,

114团向孟拱实施大纵深穿插,沿路冲垮日军阻击,于20日肃清孟拱外围要

点。21日,原从孟拱往援密支拿的53炮兵联队回援孟拱,在城郊被114团

伏击击溃,联队长高见量太郎被击毙。

  22日,114团在大雨中发起对孟拱的攻击,官兵在没过大腿的泥水中奋

勇向前,孟拱日军18师团,53师团,第2师团各部都是新38师手下败将,

全无战意,到25日,114团攻克筑有坚固工事的孟拱,田中新一从地道狼狈

逃走。至此,已歼灭孟拱河谷日军主力,密支拿城外的盟军亦无须再两面作战和

全依赖空运补充,仅剩密支拿尚待攻克。日军从卡萨以53师团128联队和补

充完的53炮兵联队向密支拿增援,于密支拿以南被113团和114团伏击,

激战3天,被大部歼灭。从此密支哪日军再无援可期。新38师在孟拱河谷战役

中歼灭日军18师团全部,及53师团,第2师团,第56师团各一部,击毙日

军一万二千余人,自身伤亡尚不到千人。8月5日,盟军历经78日苦战,终于

攻克密支拿。此战盟军先后共投入6个团,即梅利尔特种团,新30师全部3个

团,新14师42团,新50师150团,歼灭日军约3千人,自身伤亡约7千

人。

  孟拱河谷战役结束后,驻印军乘雨季进行休整。新一军扩编成两个军。孙立

人新一军下辖李鸿新38师,唐守治新30师。廖耀湘新六军下辖李涛新22师,

潘裕昆新50师,龙天武新14师。日本中国派遣军为解救50万缅甸方面军的

危局,于6月发动规模空前的一号作战,中国军队精锐大部用于缅甸战场,且蒋

介石指挥有误,战局不断恶化。新六军新22师和新14师空运回国增援,新5

0师留缅编入新一军。

  9月,史迪威和蒋介石彻底闹翻,双方因中印缅战区的各种问题观点不一而

势同水火,其中特别刺激蒋介石的是史迪威欲以美械装备八路军,史迪威要亲自

指挥中国军队特别是远征军。因远征军7个半全美械军的压倒优势兵力从5月起

向西攻击日军56师团腾冲,龙陵一线,付出惨重伤亡历时4个月仍不能得手,

反而频频出现险情。从印度向东攻击的仅一个军兵力之中国驻印军则将日军18

师团全部,53师团,第2师团和56师团各一部歼灭,打通了滇缅公路的三分

之二。罗斯福总统为中美合作大局,将史迪威调回美国。

  史迪威和孙立人在共事期间,因训练,作战争执不断。胡康河谷战役孟关战

斗中因对114团使用而双方大闹一场,孙立人将中印缅战区参谋长,兼驻印军

总指挥的史迪威从中午关在师指挥部外直到黄昏。但二人虽然关系一直不是很和

睦,却也有耿直的纯粹军人间的惺惺相惜。孙立人频频顶撞,史迪威有气度容纳,

是孙立人的幸运。而史迪威有孙立人这样优秀且敢于直言的将领,也是他的幸运。

新一军军长郑洞国凡事都不争执,史迪威反不欣赏,除密支拿战斗后期外也不让

他参与指挥作战,只让其负责后勤和训练。

  史迪威将军在临别之际,向孙立人遗书告别。全译如下:

  中国驻印军新一军军长孙立人将军

  亲爱的孙将军:

  我已被解除中印缅战区的职务,必须和您分别。要在长时间的并肩战斗后就

这样离开您对我来说是很难的。如你所知,我一直坚持中国军队只要有适当的装

备和训练,就可以和世界上任何军队比肩,我很欣慰我们已经有机会将之证实了。

您已经充分证示了中国军队的勇敢和能力,而能为此略尽微力让我非常骄傲。没

有人能抹杀我们证明了的事实。从此已后,您已是世人瞩目的军人了。您已经为

一支新的,善战的国家军队打好了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将能够建立起使中国自

由和强盛的陆军。您应该以您的此一成就自豪,我希望您能够忘却我们之间以往

的所有误会和冲突,把我当作您和中国的朋友。

  忠实的,史迪威美国陆军四星上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