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求帮忙铁道游击队队长牺牲的那次战斗规模细节 -- 冯唐易老
洪振海,又名洪衍行,1910年生,山东滕县人,任铁道游击队第一任队长。
能查到的资料上是这样的
六陆店的村民被日军枪杀的消息,使洪振海陷入深深自责中。盛怒之下,他紧急集合全部队员,在六陆店西面的运河堤岸上与日伪军展开正面厮杀,为村民报仇。这一冲动的决定严重违反了游击战术原则,也使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洪振海牺牲时年仅32岁。
铁道队队员马福全目睹了当时的一幕:当时洪振海看到日军机枪封锁的很厉害,坟头上除有一挺机枪外,还有半个班的6支步枪掩护,他发觉以后,接过战友的骑兵步枪,跪着瞄准射击,结果被日军的步枪打到心脏上,没出血,他穿着白衬衣躺到了地上……
1942年5月,铁道队经过民主选举,由刘金山继任大队长一职,而那一次冒进的军事行动,作为教训,写进了铁道队自己的作战手册。
基于真实题材的小说《铁道游击队》里面的游击队队长刘洪,原型就是是当年鲁南铁道游击队两任队长洪振海、刘金山。
50人去面对上千名日伪军,是否是洪振海一时气愤下的冲动行为呢!我认为这样的推断有待商讨,作为游击队这种长短枪都配不齐全的队伍,以正面作战的方式不要说挑战上千敌人,就是面对日军两个小队都会很吃力。洪振海目的是想为村民们报仇,而不是莽撞的进行自杀式攻击,且不说50多人进攻上千敌人队伍如何展开,单分析在洪振海牺牲后游击队成功撤离了攻击阵地并摆脱了敌人追击这个事实来看,游击队应该是有选择性的攻击日军一部,占据了有利地形,试图对其进行突袭杀伤,目的让敌人为自己的暴行付出伤亡代价,而并非自投罗网式的现身。可惜由于双方巨大的火力差距,连这样的目标也未能实现,由此可见当年的抗日军民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取得战果是如何的艰难。
我一直个人认为洪振海策动的这次攻击,是那种英雄主义精神的体现——敌人为自己的残酷杀戮,必然要付出代价——虽然抗日部队在实力上会受到损失,不但给占领区群众带来精神的鼓舞,也是对掩护游击队的村民的牺牲作出应有的行动了。如同百团大战中面对敌人的扫荡我军的全面出击,如同杜立特之轰炸东京,这类行动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战损数字可以概括说明的。我相信在抗战中这样的行动还有很多很多,洪振海只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如果有河友能提供当时和游击队交火的日军规模等细节,能证实我的猜想,那么感激不尽。
我们来通过一些历史的照片一窥铁道游击队面对的凶残对手——临城日军。
日军每班13人,包括班长、4名机枪射手和8名步枪兵。有一挺轻机枪,编制四人(指挥官、射手、两名携弹药的副射手),这四人是配备自卫手枪的,在战斗中有时也携带步枪(机枪射手除外); 其余八名步枪兵,每人一支单发步枪。特别加强的部队中,加强班会多配置一个两人携带的50毫米掷弹筒。
由于和抗日武装作战,机枪已经是很具有杀伤力的压制武器,所以机枪射手一般也是抗日武装进行重点攻击的对象。抗日武装一般没有迫击炮掷弹筒这样的弹药抛射武器,那么只能采用神枪手打倒日军机枪射手的办法来掩护自己,消除对方的火力优势。这样得战术让日军一度很恐慌,尤其是山东“八路”枪法很好的“口碑”在无数次印证中成功的塑造起来,并一直陪伴到了侵略者最后末日的到来。(为了不送命,侵略者都还是给头上钢盔来把泥吧!
日军针锋相对的做法是,在正常作战中,这两个日军机枪副射手一般也使用38式步枪,对威胁机枪射手的对方进行狙击(打冷枪),这一招是很阴险的,洪振海就是牺牲在这样的冷枪射击之下。(日军机枪组的定位射击
1945年10月,山东省枣庄和临城日军千余人在逃跑途中被不足百人的铁道游击武装围困,迫不得已投降,这是有史以来军事受降中十分罕见的一幕。这支非正规部队在铁路线上与日军周旋了7年之久,终于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他们的英雄队长洪振海在九泉之下闻得此讯,应该也可以含笑安息了。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求帮忙铁道游击队队长牺牲的那次战斗规模细节
🙂细节难详了, 铁道游击队的当事人很少了 1 卫生 字126 2009-01-08 08:35:32
🙂10月份了那些鸟还没有投降? fxenemy 字0 2009-01-07 21:00:58
🙂在东北,最后一战纪念碑纪念的是在虎头一战 10 黄河故人 字372 2009-01-07 21:21:02
🙂没错,可惜不是中国扔滴。 寒冷未必在冬天 字43 2009-01-09 08:17:44
🙂干掉日本人 fxenemy 字65 2009-01-07 22:21:56
🙂就象《闯关东》里的一郎一样 乃力 字152 2009-01-07 21:52:29
🙂刘知侠自己提到过这个 13 青色水 字2364 2009-01-06 02:3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