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 潜伏---------革命的爱情分外浪漫 -- 我踏月色而来

共:💬21 🌺54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说说我为什么认为这个结尾不真实

讨论之前先明确一点:推断这十分钟结尾真实性的基础是之前既有的剧情。

首先说余。他去台湾顺理成章,合乎逻辑,不过历史上TG在台湾的地下组织在蒋到台湾之后几乎被完全破坏,余恐怕也很难生存下来,最后牺牲的可能性极高。

再说翠平。按照之前的剧情,在军统的档案里,翠平已死,而实际上她不仅活下来,而且拿到情报并联系上组织。余受李克农直接领导,那么对这个在军统看来已经死掉的余太太的安排,李一定会非常小心。既然军统认为翠平已死,加之TG很快就从地下党变成执政党,因此对翠平最简单和最合理的安排就是让她改名换性,异地生活,然后把这消息告诉余,让其安心工作。

最后说晚秋。晚秋想成为余太太必然要通过军统审查。那么她离开天津去延安再到去香港成为日商秘书之间这段历史如何向军统描述,如何给军统一个让其信服的解释?而且晚秋和吴站长早已相识,知根知底。这让晚秋想编一套谎话骗过军统更成了一个不可能的任务。作为TG情报机构的上层,怎么作出如此愚蠢的安排?

作为编剧,如何结束一个故事将表达他的理念和愿景。你说得非常好“结局是反TG人士刻意安排的”。为什么这十分钟结局会给人这样的感觉,关键是编剧刻意安排的两个镜头:1 留在新中国的人(翠平)既得不到爱情,也得不到未来,她还得继续在村子里抚养孩子。2 去了台湾的人却阴差阳错或得了爱情。全局定格在余凝视着结婚照的那一刻,就是潜移默化地向观众传达了一种信息:去台湾好,留大陆差。单就这个理念本身,并不能说对错,有些人解放后没有留在大陆,却得以寿终,比如前段时间网上热议的红军头号叛徒龚楚的传奇一生。但是以潜伏一剧,按照我前面说的三段,以余则成和他的女人们的故事来传递编剧这样的理念就太过牵强。

我们喜欢真实的历史,真实的历史本身已经让人足够唏嘘和感慨。按照历史的逻辑,余去台湾后不久就会牺牲,翠平后来的历次运动里也一定受尽苦难。如果最后的结局能定格在,两岸通航之后,他们的孩子去到台湾带回余的骨灰盒与翠平葬在一起,然后久久凝视,也许更有感染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