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探寻毛岸英的务农之路 -- 北京地主
去过延安的人,大多要到王家坪的主席故居前看看,在毛泽东父子谈话的石桌前,聆听主席送子务农的故事。
1946年毛泽东与毛岸英在延安王家坪
1946年1月,毛岸英23岁时,从苏联回到了延安,回到了阔别18年之久的毛泽东身边。
一天下午,外面暖洋洋的,毛岸英随父亲漫步在王家坪的院子里。
主席笑着问岸英:“你在苏联经常读中国的书吗?”
“经常读的。能找到的我就找来读。”岸英回答。
“读过什么小说?”
“读过《红楼梦》、《水浒》,还有鲁迅的作品……”
主席沉思了一下,说:“岸英,你在苏联的大学毕业了,但是,你学的只是书本上的知识,只是知识的一半,你还需要上一个大学,这个大学外国没有,中国过去也没有,这就是劳动大学。在这个大学里,你可以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这个故事,我在当年刚到延安插队时就听过。但是,真正探寻毛岸英当年走过的务农之路,还是在下乡后的第二年。
1976年4月我作为知青被推选参加了延安地区文化馆举办的农民画创作学习班,当时我的任务就是以主席送子务农为主题,创作出美术作品来。按照当时的创作路子,首先我要深入生活,广泛地收集创作的素材。
我了解到,当年毛岸英上劳动大学的“指导教师”就是为主席代耕的劳模----吴满有。
当时,边区政府规定每个人每年都有生产定额,要生产一石六斗小米。因为主席的工作太忙,边区特等劳动模范吴满有便主动替主席完成代耕任务。
据当年的警卫参谋回忆:
1946年3月的一天早晨,岸英高兴地告诉我们,他要去劳动大学了。
“哪个劳动大学?”我们问道。
“爸爸让我到一个劳动英雄那里去参加劳动,从开荒一直到收割完才能回来,还要自带行李、口粮和种子……”
他完全被一种新的生活吸引住了。
忽然,他偏转头问我们:“农民睡觉时都垫褥子吗?”
“没有。”
他又问了许多农民的生活情况,最后他说:“那我也不带褥子了,在老乡家里会显得很特殊,爸爸会批评的。”
我把主席长征骑的老黄马牵出来,让岸英骑上,把被子和粮食也驮上。但是被岸英婉言谢绝了。
他说:“这是劳动的开端呐,一开头就应该好好地锻炼自己。”
岸英劳动的地点是在离延安城有15公里的吴家枣园。
当时的天气已经比较暖和了。一路上我牵着马走得都有点热乎乎的,岸英背着东西,想必就更热了。
到了延河边,我又建议他骑上马,把东西驮上。他还是执意不肯。我们俩只好拉着手趟过了延河。
一路上,我看得出他确实很累,但情绪却很饱满,谈笑自若……
为了探寻毛岸英的务农之路,我专程去了趟柳林公社的吴家枣园,见到了吴满有的弟弟吴满赢。据他回忆,岸英他们是前晌到达的,岸英当年比他小两岁,他带了一斗小米,还有菜籽、瓜子什么的,岸英拿着老镢,背着灰色的背包,挎着灰色的挎包,还有一个参谋牵着一匹马。
吴满赢把我领到当年毛岸英住过的土窑前,我用画笔描绘了这个简陋的土窑。
左边是毛岸英住过的窑洞,右边是吴满赢的窑洞。
毛岸英住过的窑洞内景
吴满赢讲,岸英劳动时同我们一样,头扎白毛巾,身着坎肩、短裤,一开始他干得很猛,手上都打起了泡,他心劲大,累了也不歇息。收工后,岸英还给我们背柴,挑水,同吃同住,他对人很和气,完全看不出是一个大学生。每天晚上岸英还要在灯下学习,他那挎包里带的都是书。平时,他给我们讲苏联的卫国战争,还说以后农业要实现机械化…… 当时我们都不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劳动锻炼,岸英脸晒黑了,庄稼也都认下了,担粪、推磨,样样农活都会干了。
吴满赢听说我要创作反映主席送子务农的画,十分高兴。
他说,岸英真是个好后生,这要好好宣传啊。
在广泛地收集素材之后,在老师的辅导下,我做出了两个方案,其一是选择了主席向岸英介绍吴满有的情形。
当时,正值老吴给主席送粮来,主席把岸英叫了来,指着老吴说:“这就是我给你找的劳动大学的校长。你过去吃的是面包牛奶,回来要吃中国的小米!”
他又指着岸英对老吴说,“我现在给你送一个学生,他过去上外国的大学,没住过中国的大学,你要好生教育他。”
老吴说:“咱叫啥大学,咱啥也不懂。”
主席说:“我知道的你都知道,你知道的我还不知道,更甭说这个娃娃了。我拜托你,教教这个娃,你要教他种地,告诉他,庄稼是怎么种出来的,怎么多打粮食。”
老吴说:“那我行……”
其二是选择了主席送子务农临别叮嘱的情景:
毛泽东和儿子踏着清晨的薄雾,上了路,他要送上儿子一程。
岸英身着灰布军装,肩扛一袋小米,手持老镢,背着背包和挎包,足登布草鞋,精神焕发……
主席叮嘱说:“岸英,你要和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要从开荒干起,一直到收获。这样你就会切身感受到劳作的艰辛,懂得了劳动人民的伟大……”
在中央美术学院靳尚谊老师和空司老唐的指导和协助下,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我终于完成了创作任务。但在后来送到北京参加农民出国画展审察时,由于四人帮的干扰,此题材的画作均被枪毙了,最终未能参展。
再后来,由于延安发生的特大洪灾,这两幅画作也付之东流、一去不复还了,只留下了一幅画作的照片。
但是,当年为了创作这一题材而去探寻毛岸英的务农之路,却使我至今获益匪浅……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探寻毛岸英的务农之路
🙂仰怀伟人的襟胸 唵啊吽 字42 2008-12-31 15:55:26
🙂送花有宝 忘情 字90 2008-12-31 02:27:01
🙂送花。 小花 字88 2008-12-27 10:40:25
🙂花顶好帖—— 履虎尾 字70 2008-12-27 06:14:17
🙂主席用心良苦啊 花! 最好的最坏的 字0 2008-12-26 23:48:44
🙂跟靳尚谊、、太有幸了。 问一句,吴满有被俘是真的吗 石工 字215 2008-12-26 11:39:36
🙂吴满有确实被俘 西北望 字42 2008-12-27 05: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