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推荐一本川菜的书——《我的川菜生活》 -- nedask

共:💬41 🌺10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辣椒是情人

泡红辣椒、红油辣子、泡姜、花椒油、郫县豆瓣、五大调料,是川菜之为川菜的根基所在,是川菜滋味的灵魂。

  而这辣椒、姜、花椒和豆瓣,在四川皆有着深厚的民间积淀。

  要揭开川菜迷翻国人、倾倒众生的奥秘,作一次深度调料之旅,自然真相大白。

辣椒是情人

  真正把辣椒看做是情人的,决不会辣到住才死心,除了偶尔与辣共舞的狂欢,大多数时候,是以顾念、爱惜之心对待辣椒的。

  其实,川菜百菜百味,不尽然全是麻辣,川菜圣品开水白菜就是一例。但是,川人好辣,麻辣是川菜的特色,也是名不虚传的。

  川人喜欢的辣,是辣椒的辣,虽然,湘、黔、滇诸省也嗜辣椒,但是,吃法单一,未能与百味相融,生不出层出不穷的千香百味来。川人把辣椒叫做海椒,似乎早知道辣椒不是国粹,是从洋人那里飘洋过海传来的。也许是四川多山多水,天潮地湿,正需辣椒那股子热烈,通淤活血,驱出骨缝子里的寒气。于是,几百年来,外来的辣椒成了川菜的镇家之宝,作主料,作配料,作作料,辣椒无处不是受宠的角色;泡、炒、烧、煮、凉拌,甚至煨炖,辣椒都能尽显有滋有味的本事。

  辣椒头牌:二金条产地:成都品相:细长如手指做法:主料、配料、作料、烧红油、泡椒初夏时节,成都东山上的辣椒青青绿绿地挂满了枝条,细长如手指,成都人叫它是二金条。这是成都人最爱吃的辣椒,以油亮鲜红、香辣回甜等优点居全省之冠。二金条采用温床育苗,晒干后鲜红发亮,久不变色。刚上市的时候,滋味微辣,入口清香。下干锅煸炒,七分熟时,再放油盐,佐酒下饭,尽得辣椒的本味。到了六月,辣味渐渐重了,起锅时,加少许糖醋,柔和了辣的干烈,丰富了辣的意味,善食者待凉后再吃,冷冷之中,一层层温辣徐徐而来,令人回味无穷。更有玩兴的人,用竹签串上辣椒,在微火上翻烤,熟后,蘸盐碟而食,便有了几分童趣。这些是辣椒的正吃。

  青椒作配料,吃法更多:青椒炒肉丝,青椒爆鹅肠,青椒煸仔鸡(又叫小椒煸仔鸡,更有四川妹子巧手烹制的韵味),青椒烧鳝鱼、烧牛蛙。有一次,在四川新津的一个小镇上吃过青椒烧黄辣丁,鲜香之美,至今不敢忘怀。让我最迷恋的,还是青椒与各种蔬菜的结合。青椒煸苦瓜,青椒炒南瓜丝、土豆丝,还有干煸茄片、特别是茄把子,可称是夏天晚餐时开胃的佳品。而炒豇豆,炒玉米籽,也是素菜中惹人喜爱的小东西。最具川菜小品风味的,当数青椒和空心菜的搭配。

  辣椒在夏天的阳光中,经历了短暂的青绿后,就三三两两地透红了,用诗人的话说:她拿出了最后的惊人之美。这时,辣椒的风韵和性子,毫无顾忌地显露了出来。能够在这个时候,还敢吃辣椒,并善于吃辣椒的人,才是真正识得辣滋味的人,才是可以和辣椒情意缠绵的知己。

  于是,立秋前后,选一个晴朗的早晨,起个大早,到市上挑几斤刚从地里摘来、还带着几分露气的红辣椒。不要太红的那种,一色粉粉的鲜红,看着惹眼,但它们的辣骨是不硬的,肉质也不厚实,泡进坛里,十天半月,也就软皮空心了;要红中带着紫、带着乌的,还要根根都硬朗着,那色深了进去,那味能沉住,泡得好,对秋捞出来,仍然是硬生生的,像不久前才下坛一样。

  泡椒之澈成都一家报上曾有则报道,说一个老太婆泡的红辣椒,七八年了,没一根软了空了的,坛水清亮,辣椒味香色正,那老太婆还想找人投资,搞出一个泡辣椒的品牌来。老太婆说,她的坛水,是她奶奶传下的,上百年了,从没坏过,全靠年年的辣椒养着。我想,如果说岁月如坛,人生如水,那么,她奶奶,她妈妈,还有年过七十仍然精神着的她,多少有些像那老而弥香的泡辣椒了。一坛辣椒也能有如此境界,我们是达不到的。但能买着上好的辣椒,用心泡着,半年一年的口福还是可以有的。四川人叫它鱼辣子,做川菜中的泡菜鱼和所有鱼香味的菜,要想滋味地道,都得靠它撑着。而且,吃饭的时候,捞出几根来,小口嚼一节,那才是开胃生津的好角色(现在,新派川菜中蔚为大观的泡椒系列,把泡辣椒的能耐用到了极致,算是烹饪中四两拨千斤的典范)。

  现在,很多家里已经没有了泡菜坛,一家人的年夜团圆饭都时兴到酒楼去吃了,还有多少人能花心思伺候这土里吧唧的坛子。但是,好吃的人,总是要为吃花点工夫的,如嫌泡菜坛麻烦,懒得打理,那么,辣酱坛子总是应该有一个的。选个好看的玻璃坛子,选几斤乌红细长的新鲜辣椒,叫市场上搞加工的人手工剁碎(千万不要用机器绞榨),装进坛里,放花椒、盐、鸡精,搅匀后,再倒进一斤生菜油(如买不到好的菜油,调和油也行)。然后密封窨制,一个星期后,就可以吃了。我常以为,这是一年中家里最好的调料,很多需要蘸水的菜,从坛子里舀上一些来,直端端就是上好的碟子。如你窨制有一坛,还可以另舀一小瓶,酱鲜姜、酱蒜、酱茭头,尽可能让它为你的餐桌增添更多佐餐的小品。

  干红之烈真正的情人,都是一生的。像所有曾经风华惊世的美人一样,到了晚秋霜重、黄叶遍地的时候,红亮的辣椒,就渐渐干了。好辣椒干了,光泽仍在,余香依然。

  一串一串姣穿起来,挂在屋檐下,让风吹着,远望去,红红的一排,要吃的时候,随手揪几个下来,那辣椒,永远都带着自然的气息。这是乡下人才有的福气,我们这些窝在玻璃和水泥中的城里人,只好到市场上去买用化肥袋子装进城里的。这种干辣椒,在仓里闷上十来天,又在化肥袋子里憋上半个月,加上车载船运、搬来丢去,到我们手里,已不知失去了多少天然的风韵,买回家中,也是一袋子包着,如放上一段时间,肯定是色也黄了,籽也散了,一层干干的椒皮,手指一撮,散成碎皮花子,我们一生钟爱的情人,真是油干灯草尽了。

  因此,干辣椒也是要用心去挑选、保存的。现在市场上基本上是三种干红辣椒:二金条,朝天椒,米椒。二金条辣香十足,但略嫌辣劲不烈;米椒很辣,却又少了香味;朝天椒香辣兼有,但香不过二金条,辣不过米椒,算是中庸的一类。所以,会吃辣椒的人,家里总是三种都备着,做菜时各施其用,一种辣椒辣到底,得不出辣椒的妙味来。

  干辣椒大抵是两用,一是做辣椒面,二是直接作调料,川菜中的许多菜,离了这干辣椒,就不叫川菜了。辣椒面最大的用途是炼红油,四川的凉菜师傅,看他手艺如何,首先看的就是他的红油炼得怎么样,而且,拌凉菜的和做面条、吃抄手饺子的,各有各味。好的红油,熬炼只是一半的功夫,另一半,全在辣椒面的制作:选料如何,炒制火候,杵磨程度,搭料调配等等,个中高手都有一两个不传的诀窍,就算是他们的知识产权吧,可惜,我没有。

  真正把辣椒看做是情人的,决不会辣到住才死心,除了偶尔与辣共舞的狂欢,大多数时候,是以顾念、爱惜之心对待辣椒的。如果桌上有了两三样味辣的菜品,就必须要有或酸或甜或清淡的菜来搭配,这样才能衬出辣的真味来。一品菜要取辣味,也是很精到地用辣椒去点活诸多调料,很少让辣椒包干到户的。就像真正能做情人的,不在于是否很年轻,也不在于是否很漂亮,根本是他是否有一种让你动心、让你肺腑之间温暖缠绵的风韵,只有韵味是无尽的,其余的都不很重要。可惜,天地之下,真能识得辣椒之韵的人,又有多少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