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由京虎子的《鬼子》说开去 -- 间谍

共:💬111 🌺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商榷

"苏俄一直是中国北方大敌,国民政府乃至当今政府都有外交上身段较软的政治战略转进,满清政府与之周旋迂回,并不一味退让,政治姿态强硬实在非明宋之朝对外敌之态度可比。"

满清与俄国交涉(excluding 尼布楚),可以说有得有失,失大于得。得在左宗棠收复新疆,八国联军侵华后俄占东三省最后还是撤军了,失则是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割让大片国土。

“我并不是说我们输掉了,其实自1939年的长沙会战以来,国军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找到了打击日军的法门。稍微扯一下抗战。日军刚进中国的时候,整得跟德军似的,到哪儿都搞闪电战,弄几辆轻型坦克就敢嚷嚷是机械运动战。诚然一开始是相当唬人的,连老蒋这样强硬的做派都手电各战区要避其锋芒。结果让日军势如破竹地占领了北平,上海,南京,武汉这些大城市。刚开始的时候国军对日军的战略是单线布防,这样做的结果势必是让喜欢迂回战术的日军钻了空子,几次大的失利之后,国军的士气沉入低谷,大概就跟现在男足碰见韩国似的,心理有了障碍,不敢搞会战,全是防御,风头一不好就撤退。长沙会战是转折点,那时朝野上下都劝薛岳上将带兵转进(说白了就是弃城而逃)以保存野战军势力。但这位年轻的将军电话老蒋,声泪俱下,以死请战。这是一直以来因为曾经反共而导致今天很多不利宣传,但我依然尊敬薛岳将军的原因之一。那次长沙会战的成功堪称功劳赫赫,不仅第一次打击了日军的战略部署,而且给了国军战胜日军以强有力的自信心。薛岳在这次战争中提炼出来的一套天炉战的打法,类似两线作战,一线佯装撤退,引兵深入,二线守住底线直面迎敌,一线再兜转头来两下夹击。天炉战在一定程度上是针对日军轻敌冒进,只重占领城市,不重消灭有生力量的战略弱点来的。但此类打法有个很容易混淆视听的缺点,就是会战要以大规模的撤退开始。知道的是引敌深入,不知道的就以为是中国军队战斗力弱。於是全国都在骂老蒋不抵抗,美国人坐飞机上一看,怎么还没打老蒋这边就哗啦哗啦地撤退?碰上个嘴大无脑的,想也不想就上国际上嚷嚷中国的战斗力不强。时值今日,还有军事分析家说:二战中国战区,日本一个师的战斗力相当于中国国民党正规军三个军。诚然,当时老蒋的军队是千疮百孔,但这样的势力分析很显然是不可靠的,用脚指头都想的出来,如果真这样力量悬殊,中国怎么还坚持了8年?”

印象中有四次长沙会战,(也有称三次的,因为最后一次长沙失陷了),前三次日军进攻确实没有实现目标,国军则充分运用了地形和日军骄兵的心理,但最后双方的伤亡对比仍悬殊。

总体来说,国共双方军队的战斗力均不及日军(估计要挨砖了),不仅是武器装备,组织动员能力,而且战术素养、军官指挥能力也有差距。游击战好一些,但很难就此下结论,认为如果美国不参战,中国有希望把日军赶出国土。

历史上游击战失败的例子远多于成功的例子,游击战只是在特定条件下才有成功的可能。可以说美国在越南的确是败于游击战,但撤军更主要因素是国内舆论的压力,日本在二战时可不会考虑这个,所以说游击战不会迫使日本撤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