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采访手记(一) -- 梦秋

共:💬12 🌺7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采访手记(二)波兰斯基

采访手记(二)波兰斯基

到了周末,扑啦啦啦直奔积水潭附近的波兰电影展览去了。那儿来了个稀奇人物:罗曼波兰斯基。

没看过《钢琴师》的朋友可能不多。波兰斯基作为这部电影的导演,拿了奥斯卡奖,因而蜚声全中国。但是我对他却感冒不起来,因为我觉得同样是反映犹太人在二战命运的电影,《辛德勒名单》要比《钢琴师》具有更大的情感震撼力和审美价值。这个,也许是我因为先看了《辛德勒名单》而有先入为主的想法,况且我除了《钢琴师》之外,还没看过他导演的其他作品。嗯,在这儿先检讨一番。然后再争辩一下:《钢琴师》的叙事结构相当不错,但是我却一直没有从中找到让我感动的力量。《辛德勒名单》尚可给人带来希望,《钢琴师》却是灰暗的,虽然后者是彩色故事片。

正因为对波兰斯基不了解,此前还专门花了一整天时间去阅读波兰斯基的自传,上网浏览了一大批关于波兰斯基的网页,这叫做足功夫,省得到时候提问时抓瞎。看波兰斯基自传,乖乖龙的东,这老头儿一辈子都在和各种各样的死亡和绯闻打交道,端的是个不平凡的任务。

采访是6家媒体同时进行的。有精明的记者为了和波兰斯基套近乎,事先给他买了带有中国风格的纪念品,站在旁边的我很是眼红。下一回我一定依葫芦画瓢,也买个啥给采访对象,当然下回的采访对象最好不是眼前75岁的老头儿。

从外表上来看,你看不出这个小个子波兰犹太人有75岁。他个子敦实,头发灰白,发型略有爱因斯坦特征。犹太人特征的大鼻子很容易辨认,眼光有点游移,说话很缓慢,带有浓重的口音,天知道是东欧的还是阿拉伯或者是拉丁民族的调调,因为波兰斯基会说好几国鸟语,由此导致的采访后遗症就是,我后来在整理他的采访录音时累得够呛。

群访是一个费力的活儿。半年多前在广州群访安东尼吉登斯,十几号记者围着一老头叫唤得像春天池塘里的青蛙。我算是运气不错的那种,逮着最后一次机会问出了我的问题,为此我后来以自己成为最后一只成功的青蛙而大大骄傲了一番。这次只有6家媒体采访,我原来以为工作强度会减轻不少。哪知道上来之后,一个不知何方的记者立刻开始紧紧抓住波兰斯基一路问了下去,那阵势就像警察在逼供嫌疑犯,整一副要吃独食的样子。

这回遇上了硬爪子,我暗暗叫苦。说句不客气的话,我是那种遇强则强的人,倒也不害怕目前这种局面,只迅速调整一下自己的状态,抓住波兰斯基语气当中的一个停顿,就把自己的第一个问题抛了出去。接下来就和那小子展开了一场竞赛,唱双簧似的倒出一个又一个问题。有好长一阵子别的媒体一句话都没有插上。

不过连续提问之后,我们两个人的储备问题基本告罄。接下来有点乱来,提问渐渐变得八卦,甚至有点无厘头。那记者一度给逼得黔驴技穷,干脆问波兰斯基:“你怎么定义‘爱情’?”

这种空虚而无聊的话题是采访的大忌,除非受采访者本身有兴趣和记者讨论类似的题目。这就好像我中学时代一个傻冒女同学摆出一个琼瑶小说女主角里的一个pose,然后嗲声嗲气地问:“你怎么看待人生”一个样!波兰斯基开始反弹起来,不客气地回答说:“你这个问题我没法回答。”

这老头儿和媒体的关系从来就没好过。这会儿在闪光灯和机枪一样横扫过来的问题之下,怎么可能从容淡定去回答这类风花雪月的问题!他又不是艳照门里的明星。

后来采访完毕,我偷偷对这个对手说:“哥们,你提的问题是不是太着急了一点?”

这个死活不肯透露自己媒体名字,也不肯交换名片的家伙振振有词地说:“那是当然!我怎么可能让你们抢了话题。”

这话说得我老大不高兴。有限的时间里问出高质量的问题,这才能做出出色的访谈。你小子问的这种低级问题,没一个记者愿意往自己的访谈录上面放,还浪费了大家的时间。

会场上还有一个不知哪儿来的记者用波兰语提问。波兰斯基当场还用英语说了一声:“是不是该用英语转述一下你的问题?”

波兰语记者愣了一下。可能她的英语表达并不好,所以没有回答。可是,见鬼,在场的都是中国记者,用汉语转述一道问题不成你还哑巴了?

波兰斯基便用波兰语回答了她的问题。

理所当然,采访完毕之后,每个人心中都对这个波兰语记者感到极其不爽。

波兰斯基采访记录(基本无删节版)

外链出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