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梦,燃烧之后怎样 -- 棋人鲁大耍

共:💬5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梦,燃烧之后怎样

昨天看了个冷门的纪录片——《歌舞中国》,其实内容跟“中国”基本扯不上,倒是英文名更贴切些:BURNING DREAMS。

一个台湾老头梁一,从十几岁起就跟着美国电影学JAZZ,从此没有一天停下来过。80年代来到上海,招了个女学生扬扬,两人一起开了个叫“梦工厂”的舞蹈学校。目的是用最快的速度把门外汉培养成为能够上台演出的舞者。

其实梁一自己某种程度上也是个门外汉,本身既未接受过专业的训练,跳舞的天分恐怕也不算突出。整个学校和他们的学生不客气地说就是个草台班子,到处赶场“就象是一群跳舞机器”——用学生们自己的话来说。

黑白摄制的影片倒是把他们拍得还算优美,虽然真实的他们除了舞姿,少不了的恐怕还有那种简陋的环境下不可避免的汗气。而所有人的动力就是那个舞蹈的梦。

片子从扬扬在摩天楼顶的独舞开始,到梁一怡然自得的独舞本来应该结束了。却突然冒出了李川同学的癫狂——一个看上去有点短路而强悍的四川小伙,半裸地穿着说不清是破烂还是蓑笠的怪异服装,失控地乱扭着他自己认为的“舞蹈”,歇斯底里地问梁一:“你告诉我什么是舞蹈!”,脸上已经磕破流出了血——这时镜头转向那些女生,所有的人都哭了,那是一种同病相怜的悲哀——他们只是一群社会和艺术主流之外的边缘人。

扬扬在前面的镜头里说道:我希望所有的学员学会跳舞之后都能有钱,都能富裕。富裕了才能搞好艺术,没钱的情况下搞艺术太辛苦了。

作为社会动物,人对名利的感知就象作为自然动物的人对欲望的感知,是永远不可能否认也不可能消灭的。生努着装蛋的结果注定是悲剧性的——捏着半拉依然不紧(此八字为朔爷语)。每个人都年轻过,每个人都曾经有梦,很多人也都为自己的梦想燃烧过。可是梦,燃烧之后怎样?

有这样一句让我敬佩的话:一个人,三十多岁之前为了自己的理想生活是伟大的。三十多岁以后还是只为了自己的理想生活则是自私的。

是的,梦想永远是属于年轻人的。当我们不再年轻,那么无论自己的梦是否已经实现,都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为了后人的梦想作垫脚石——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赚钱、成家、繁衍、养育——

最后轻松一下,附上一首我这两天听魔怔了的曲子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Type/Folder/Fid/1811136/Ob/1/Pt/29/sid/XMjg1MTg4NjA=/v.swf[/FLASH]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