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嘉木读诗--甘棠 -- 南方有嘉木

共:💬10 🌺1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三层问题及如何读诗

看大人认真地讨论,嘉木心里很感动。大家有想法,一起讨论辨析绝对有利于诗经“活”在当下。

实际上我们讨论的问题有三层,

第一层是因嘉木的引申而来的,就是以物寄情和籍物献媚的区别。

这个问题其实简单,说到底我们都没异议:麻籽大人显然不反对发自内心的以物寄情,读大人之诗亦知其人;籍物献媚乃至情法不分,则是我们都反对的。

第二层是《甘棠》本义的问题。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的分歧也不是很大。我相信还是赞同心存感恩而养敦厚为《甘棠》本义的多。

该诗本意是教人怀恩还是讽刺召伯?嘉木写读诗感受的时候(一年前了),以为是讽刺,尽管发帖的时候已觉不妥,但为求真(嘉木写读诗系列,对自己唯一的要求就是一定写自己真实的感想和引发,如无感想,不如不写),所以没做改动就发了。

对该诗本义的探讨,可以参考前人的很多著述。嘉木来美,仅携一卷王力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读诗基本Google, 所以这方面嘉木是没多少发言权了。

不过嘉木承认自己主帖曲解《甘棠》。嘉木之所以由讽刺说转为感恩说,倒不是嘉木认为先民就一定素朴,而无机心,而是因为《诗经》所载之诗乃是经由孔老师遴选用于使人温柔敦厚的“诗教”,如果是讽刺说,且用这样含蓄的反讽,显然和孔老师编书的目的相违背。我读《诗经》,慢慢觉得孔老师选诗重其真,俗语入诗都无碍,要的是思无邪。从这个角度出发,嘉木承认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

第三层是如何读诗的问题

真正导致讨论和分歧的是这个问题。嘉木以为也许读诗有三个境界:

有我之境的读诗:读诗人所生之感发,受读诗人自身思想/经历/性别/情事的影响或局限。嘉木现在就是如此,读诗常离本事和本义,尽情地发现代小女子之感慨。我想这才是重训诂的丁坎大人看得挠头忍不住用机会主义的棒子让嘉木清醒一下的地方。

无我之境的读诗,读诗是诗,感发不偏不倚,生温柔敦厚之情与古人相和。到此境界,一来需要天性纯良,二来需要世事和时光的打磨。

无诗之境的读诗。这个说起来有点玄,其实就是读诗无所由语言,唯心中所感浩浩然,与天地同慨:或心中喜乐平和,或念天地苍然,或恨不能登台一哭,语言在此时反而成了束缚。

现在的问题是有我之境的读诗是否可取?各个读诗人是否可以离开诗之本义而生感慨或生讽喻或用于日常?嘉木以为是可以的,比如前面说过的郑玄家事,大家皆以为妙事,而不以为不妥。

孔老师自己也有言,“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所以各位大人就当嘉木读《甘棠》“怨”了一把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