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2007旧文加新料:小议中国模式与印度模式(重编了) -- 葡萄

共:💬45 🌺9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制造业印度看不到机会

发展到现在,中国进入的制造业基本实现了产业链的整合和集群。

在这里暂且不提基建、廉价优质的产业工人、能源和原料以及政府效率等大的方面,就一点产业自动化就把印度接中国班的机会扪死了。

前年有报道,有个温州的企业,一条流水线用几百个工人,半手工装配,需要靠管理来保证产品质量。美国一条线只要几个人,设备可靠性确保了产品质量。劳动效率差距惊人。于是老板去美国以及流水线生产国考察,回来后依旧用人工生产。旁人不解,他的回答是:虽然他用的人多,而且产品质量达标率也低于自动线,但是,依靠严格的管理,质量相差不大。综合来算,因为国内用工成本低,这些人工的的摊派还是比流水线有优势。所以在没有新劳动法出台时,企业主根本就没有动力去提升产业的动力。这是其一。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中国还是有充足的超过需要的人口进入工业领域,许多行业不是不可以自动化,而是还有太多的人需要消化制约了自动化。另一个反面例子就是瑞典,千万人口就基本覆盖了所有的工业类别依靠的就是自动化。

其二,我所在的行业是一个极其产品多样性,非常依赖人工的行业,就是这样一个行业里,也出现了很多的生产巨无霸。这些企业的产量之大真的普通人难以想象,他们在许多要耗费大量人力的工序里全部以机械自动化代替,因为大规模生产已经可以体现自动化的成本优势,而且规模化使得可以统一采购,从原料、材料起质量更好更加可控,质量以及管理成本进一步降低。在劳动力价格抬生的今天,会加速这个进程。

中国控制的行业所面向的全球市场足够大,远远超过瑞典,足够支撑产业的规模化,产生规模效应,同时中国在近百年内也有足够的人口供应给工业的发展需要,目前很多产业的转移只是发生在中国内部就是一个例子。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产业的自动化,控制住整个制造业。印度?也许还要想别的办法,不然只能够在西方人的幻想里长久的生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