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一点想法对清朝人物的看法 -- 华虎

共:💬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落后可以追赶,我所叹气的是国民尤其是知识份子的奴性

虽然有人说明朝士大夫的骨气已经大大消磨了,但那和清朝知识份子的奴性真不是一个档次上的。对比明清两代汉族大臣的奏折就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每次读近代史上那些所谓的士林中出类拔萃的号称儒家的汉族知识份子们的奏折,心里就涌起一种说不出的悲哀。那种爬在地上以可以自称“奴才”为荣的诚惶诚恐,每每让我不忍淬读。这就是曾经以自信和骨气令四夷仰视的“天朝上国”的“儒门名士”?如果说康乾时期汉族知识份子还是迫于形势,那么到了咸同时期,真的只能说是奴性使然了。就连“冒死进谏”的折子都字里行间透着对“奴才对主子”式的忠臣,真令人怀念魏征那样“愿为良臣不愿为忠臣”的人和时代。

很多人骂方孝孺迂腐,我也颇以为然。但读晚清那些“名臣”“大儒”们的奏折时,实在忍不住想念方孝孺,华夏的知识份子里只要还有方孝儒这样的人能够出人头地,我相信这个民族是不会太落后的。

本人是很以中华“礼仪之邦”为荣的,在中华数千年历史中,我历朝历代我敬仰的人物几乎都是知识份子,只有清朝,特别是清朝中叶以后例外。靠一群习惯于甚至以当奴才为荣的臣子和国民,怎么可能振兴一个国家?所以只有在清中叶以后这个时期,我敬佩一切没有奴性,敢于冲破奴性束缚的人。

与奴性相伴随的往往是麻木,实际上人如果不是习惯于麻木又怎会甘愿当奴才?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最痛切的感受就是那种对国民劣根性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孙中山弃医从武,鲁迅先生弃医从文,都是因为他们痛感挽救国民的精神比保全国民的生命更迫切,如果一个民族的精神死了,那么这些人不过是行尸走肉,虽生犹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