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股市生态与历史收集帖 -- 阅读者

共:💬49 🌺5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幼稚想法十:为什么认为短期不可预测,长期却有确定性?

如果仔细想想,似乎很没道理,作为我们每个人,很容易知道明天后天,下个礼拜,会干什么,会遇到什么事,却一定很难知道明天后年,十年之后,我们在干什么。那为什么,对于一只股票,或者说一个市场来说,基本有定论的是,短期非常难以预测,而长期而言,确定性却非常高呢?比如说,研究证明,长期而言,股票投资的收益率是比债券高几个百分点的确定性时间,经济长期向上的趋势也是非常确定的。

其实,这里有个混淆概念,因为短期预测与长期预测的标的不是一个东西。短期预测的是某一个具体时点的事情,比如说某天某时,而长期预测的却是一个滑动平均的均值,形象一些来说,短期预测5日均线,长期预测年线。

学过通信的人都知道,我们接收到的信号,或者说自然界的信号,都是有用信号与噪声的叠加,甚至有用信号本身还会被一个噪声一样的东西乘一下;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基本上放弃了对叠加的白噪声的认识,白噪声怎么形成?就是大量统计特性相同的独立信号的加和,我们能看到他均值为0,方差多少,却永远无法知道下一个样值是什么?对于一个市场来说,你要投资的标的就是有用信号,叠加在其上面对其价格有影响的因素众多,比如市场情绪、参与者博弈、突发事件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不可预知的,而且也应该放弃认识的,我无法知道每个样值是什么,但是我知道大量样值构成的集合就符合白噪声的统计特性,他均值一定为0,也就是说长期平均的信号一定等于有用信号本身,他方差一定,那么我就知道他以多大的概率依附与均值附近,当然,小概率事件一定会发生。长期投资就是选择样值的滑动平均,以滤除这个噪声。

说完了加性噪声,再说乘性噪声,加性噪声很好办,我们有非常简单的办法可以对付,就是长期平均;乘性噪声则不容易对付,这个乘性噪声对应市场的什么呢?他对应某个市场的特异性,比如说中国人永远跟美国人不一样,股市风格恐怕也不会完全一样;中国的地理历史很独特,中国经济也会不一样;中国股市的制度建设在可观的时间段内恐怕也不会跟美国一样。这些就是乘性噪声,靠滤波去除不掉的东西,正如很多人的观察,我们的股市这18年来的市盈率就是要高一些,中小板的市盈率就是比大盘高一些,如果一个投资者按照普遍真理,呵呵,预测了我们的市场或者某个公司的长期均值,会发现最终观测到的与其预测不一样,就是这些乘性噪声在起作用。当然,长期来看,这个乘性噪声也是有统计规律的,大可不必恐慌。

说完这个,再反过来说一下,短期因素未必如白噪声一般不可预测,长期均值未必是确定的,模型仅仅是模型而已,而且模型的构造本身就是一个统计意义上的概念,小至一个公司、一个投资者,大致一个国家、一个历史时期,都只是一个样值而已,我们永远无法见到真实信号本身,只能见到乔装打扮过的他,招摇过市,眩人耳目。那么,趋势投资者来说,未必不可为,因为噪声不白,也有其局部规律可供研究;长期投资者来说,未必可以不敬畏市场或者说未来,因为你只是一个样值而已,尔曹身与形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说起来,趋势投资者因为每天面对“白噪声”,虽然一直在努力去认识他,却早已被惊吓除了十八般武艺,止损、仓位、滚动,...,而长期投资者,尤其是不懂历史、不善思考的长期投资者,却容易信心满满,要小心做了那个消失的样值,而真正的长期投资者们,也早用安全边际等武器来对付那些不确定性。

说起来,两种投资者都对应人类的虚妄的信心和虚妄的恐惧。趋势投资者,对应人类对认识边界的虚妄信心,和对自己作为一个样本的虚妄的恐惧;长期投资者,对应人类某个个体总觉得自己是那个处于统计特性最中间的个体这么一个虚妄的信心,也对应人类对认识边界的虚妄的恐惧。就跟那个打井的语言一样,趋势投资者,忙着察地质、观天象、看别的打井人,从而不停的调整打井的位置;长期投资者,开着钻机,固执的认为自已一定能打到预测的那口井。都是样本的宿命,呵呵。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