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B]【原创】我也来科普—中国金融组织[/B] -- 上古神兵

共:💬97 🌺68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八卦中国金融——那些吃干饭的(2)

把证监会被晾在台上,我可不是第一个。早先的时候证监会主要舞台——股市上,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从财政部、人民银行、国资委等等演了个遍,甚至跑龙套的上市公司都唱主角,唯有证监会不尴不尬的像个活道具戳在那,就好似个牌位。什么事情都有根,这种情况也要从证监会的出生开始讲。

前面说了,证监会是人行“老子”化的,但却不是人行生的,即前身是由人民银行负责监管的“股票市场办公会议”,后来搞了个办公室。1992年的深圳810事件,催生了由13个部委组成的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当年7月搞的国务院证券办公会议制度撤销),中国第一任证监会主席刘鸿儒当时兼任体改委分管金融的副主任和人民银行副行长。1998年国务院撤销证券委,人行也彻底退出,把活都交给了证监会。人行退出和当时的监管思路有关系,这些上交所和证监会创始人都是美国学回来的,所以走的是美式的分业管理模式,银监、保监也是这样从人行分出来的。但毕竟是一条路上的,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机构的领导经常互相串门。

学来的就是学来的,中国证监会的无能并非什么经验不足,而是它本身不是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而成长的,而是美国模子扣出来的,要想用这美国模子翻出个规范的中国证券市场,压根是不可能的。所以证监会的政策的出发点往往和结果相反,一点都没什么好奇怪的。证监会的主要职能就是监——监督。对交易主体进行监督,对交易行为进行监督,对交易环境进行监督。但中国千百年来的习惯却不是监督,而且是管理,并想当然地认为不管不行。这很容易让人想起明朝到处伸手的监事太监。没办法,权力太诱人了!

证监会的主要职能是监管,我们看看它都管什么,怎么管的?

我们现在假设你有一家股份有限公司,三年的累计净利润超过3,000万人民币;发三年累计净经营性现金流超过5,000万人民币或累计营业收入超过3亿元;无形资产与净资产比例不超过20%;还有这3年说谎的时候都没被抓住(见上交所上市指南,还有些具体细节要求,留交易所篇再说),理论上你就有权力向上交所申请对社会(老百姓)公开发行你的股票了。这时候问题来了,和你一样具备条件的企业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一下子都上?不可能。按道理讲,应该由交易所来挑选上市公司,因为交易所要为了自己的声誉和利益尽可能地吸引质量好、有投资吸引力的上市公司。可咱国情不同啊,大家都跑到证监会去过堂了——证监会的发审委。

这叫发行核准制,它的法律依据是《证券法》第22条,通过的原则照理说应该是航天员的标准——“好中选好,优中选优”,可执行起来就变了味。一开始国家为了稳定(少犯政治错误),鼓励中型国有企业上市融资,后来发现上市圈钱实在容易,就开始把垃圾国企包装上市(说垃圾有些过,一般是把垃圾企业的可利用部分上市),再后来垄断暴利企业回归。这一系列的理论来源是冰棍理论:在国有资产化掉之前卖给股民,化在老百姓手里好了。证监会没想到的是,他代表国家从证券发行开始就为投资者把关,等于事实上为这些通关的企业证券打上了国家担保的标记。这暴露了我国在经济领域立法的主要问题——计划经济的遗毒——包办代替。这种包办尝到了自酿的苦酒——今年立立电子(002257)的发行尴尬。立立电子本来已经通过了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并在深交所中小板发行了,可有人举报它是浙江海纳(000925)的影子公司(一块资产两块牌子),这个事可大可小,金融诈骗罪就大了,但被冻结资金的投资者没罪啊!发行是你证监会审的,先前你干什么来着?证监会说是要查,可不查查自己,恐怕说不过去,查自己?这和三聚氰胺就没有相似之处?

闲话少说,这种发行方式决定了相当部分的上市公司并非是这个行业中的佼佼者,甚至是害群之马和垃圾。

发行完了就要上市交易,金融交易和实物交易的基础是不同的,实物交易是供需平衡,金融交易本身没有实际的供需要求,它是对预期利益的不同认识造成的,本质就是投机,通俗点说,就是看涨的要买,看跌的要卖。但看涨和看跌总得有个理由吧?证监会的任务就是要让这些理由建立在公开、及时、透明的基础上,这就叫信息披露。理由变成行动后,买卖就要公平进行,不能暗箱操作,这叫交易监管或规范市场行为。没有了这些,小道消息满天飞,内幕交易盛行,时间长了,投资者就会丧失对金融市场的信任。也就是说证监会是被赋予了开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至少是金融市场这块)的神圣使命的。

话是这麽说,理也是这个理。可这树要苗不好,后边长歪了就太正常了。最典型的就是垃圾上市企业。垃圾企业要上市,就要包装——有个名词叫“资本运作”。就是把好的资产放到上市公司里,把不好的和债务甩给母公司(这时候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了),等上了市骗来股民的钱,再把钱借回给大股东,说是借,十几年没见有还的。而且垃圾企业成为垃圾是有原因的(我的看法是经营管理和所有权关系不大,这么说肯定有争议,大家别在这争,就这个问题本人概不回复),这上市的优秀部分一般也好不了多长时间,于是为了维持股价或炒作开始做假账、放假消息,比如银广夏、蓝田事件;等到假账东窗事发、炒无可炒了会结束吗?没有!因为那么多企业还在排队过堂,证监会还可以提供加塞服务——借壳上市,这个垃圾最后还能赚一把,ST(英文特别处理的缩写,不愧是留美的回来的,起个名字都这么学问)们的疯狂就来源于此。这些个破事从琼民源一直出到杭萧钢构,证监会做了什么呢?调查!调查的结果明明白白(直接责任人明白,内幕先不提),但处理结果统统是避重就轻、不痛不痒。因为上市公司抱定一个思想,证券市场刑事责任立法空白,股民也就无法可依、无处可告。这是证监会的无奈之处。

治本无办法,治标呢?有一年做假账的实在太猖狂,证监会官员被骂的有点下不来台,这帮子喝洋墨水的慌不择路,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公然宣布: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上,只有国内事务所的报告不行,同时有安永、毕马威、普华永道、德勤等外国事务所出具的会计审计报告才可以被认可,美其名曰“与国际接轨”。结果真“接”来些“鬼”,中国人通通不可信,这些洋主子也不争气,隔年就随着“安然公司事件”一个个地漏了底。证监会的监督执法水平由此可见一斑。

权力的特性就是热衷于利益而回避责任,于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证监会在前台什么都捣鼓,包办了从发行到交易的全过程,可关键的最后一环——退市居然没有。中国的股市是全世界最妖异的股市,只能活不能死,而且死而不僵,证监会只签发病危(ST、PT),从不签发死亡证明。退市要得罪企业、职工、银行、股民、国家相关部委,同样也会失去自己腐败所依赖的数千张长期饭票中的某些张。

要说这个活干的如此之脏,光指责证监会确实不公道,至少得拉上发改委(前国家计委)和国资委。从这中间,我们看到一系列共犯的利益链条,贯穿政府、上市公司、银行、证券公司、专业机构(会计、审计事务所)等等,到处都散发着腐败的臭气,而证监会全程监督就意味着全程参与,当仁不让地成为这个臭气的核心。说句不负责任的话,所有在证监会职能部门工作过的官员,以贪污受贿、玩忽职守论罪拉出去毙三回都死有余辜。

能力有限,权力不大、自己不干净的小辫子被人捏着,有如上表现的政府衙门,谁还能拿他们当回事呢?于是比它更有实权的部门都把它当夜壶和痰盂,替自己让股民去尿、去吐、去糟践吧!这就是中国证监会的宿命。相比之下,三太监(笔误啊,是大不是太)的另一监——银监就舒服多了。

元宝推荐:爱莲, 通宝推:az09,旧时月色,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