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旗帜·铁军无畏(4)》(一) -- 双石

共:💬16 🌺23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旗帜·铁军无畏(4)》(二)

第四章 旗帜(二)

  

  博士官指挥若定,却也不要斯文操了国骂/三送“鸡毛信”,王敬斌要“三十六计走为上”/森林公园一支老年团队,傅康红赵爱华两位女性一起撑危局/“爷爷奶奶,解放军来了”,赵爱华4天以来第一次痛放悲声/“抬也要把你们抬出去”,周洪许一语重千钧/“胜过亲子女,铁军名不虚”,朱功义老人劫后感慨赋长诗/“杂牌军”也是主力军,王敬斌就爱带这些有种的兵/“公勤队”也是战斗队,“机关兵”也是铁军的兵/把你的生命托付给战士的臂膀,93个人就是93面旗帜/既要负重还得忍辱,彭小飞一拍胸脯捂治了乱局/“炮团把群众带出山来了”,李木生司令员泪光闪闪/两对龙凤胎,找不着恩人的群众的还是记住了“解放军”/肖文静找到了杨培军,杨培军身后是更多的无名英雄/是个傻兵也是个好兵,饿得发晕的张茂林坚决不吃群众的粮/胜利的旗帜,炮团官兵为数千黎民争来了至关重要的一天/“进村入户”,王同宇坚决要救出一条残疾的生命/消毒灭犬,没有成功感的为难任务/“宁绕远少涉险”,梁刚刚新辟一条“生命通道”/王劲松好心让路,却在不觉中脱过一劫/清平天池金花,炮团的旗帜成了人民军队的旗帜

  

  

  

  “你们终于来了,这里已经死了3个人了……”看见救星来了,赵爱华诉开了苦情。

  “噢,不多,山下死的人更多!”小弟弟俨然成了大哥哥,拍着赵爱华的后背安抚道。

  这两天已见识过太多惨重死伤场面的小战士不太会安慰人,这话说得极不得体。

  哭笑不得的赵爱华顾不上中听不听,马上又担忧起来:你们就两个人,怎么救我们呀?

  “我们是来报信的,我们团长带着大部队在后头,马上就到?”

  什么?团——长?还有“大部队”?天哪,解放军真的来了,我们得救了!

  “爷爷奶奶,解放军来了,我们得救了!爷爷奶奶,解放军来了,我们得救了!……”

  悲喜交加的她一路高呼着向老人们居住的帐篷跑去,而神情木然的老人们都用呆滞的眼神地望着这位转眼间就从端庄沉着变得竭斯底里的女孩子,似乎不相信这都是真的:这小丫头天天给我们扮演小孙女的角色,时时都在不停地送宽心丸说开心事儿,想遍了辙给我们提气定神儿,这回是不是又在……

  赵爱华指着后边的两位战士:“爷爷奶奶,你们看看,是解放军,是解放军来了!……”

  老人们顿时泪流满面:是解放军!这当口如果还有人来救我们,那一定就是解放军!

  军装啊军装,汗渍斑斑泥水斑斑的军装,那就是生命的旗帜啊!

  傅康红和赵爱华紧紧拥抱,象孩子似的又哭又笑又蹦又跳:有了顶天立地的子弟兵,心中重负陡然间卸去了一大半儿!这几天强撑硬蹦着的“领导者”脸模,如今也在无形中被纵横恣肆的泪水洗销殆尽,女孩子们喜怒哀乐形于色的烂漫天性一时间也显露无遗……

  不一会儿,周洪许团长和刘国华营长率120名官兵赶到。

  “大家受惊了,辛苦了,我们来了,一定会把你们安全地送出去!”

  周洪许、刘国华等挨个抚慰这些老者。

  赵爱华后来写下了一段文字回顾当时的场景:

  

  当时和部队见面的那个场景真是让人永生难忘,我们山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哭了,握着战士的手不停的说“感谢解放军,感谢共产党,共产党万岁”。老人们也激动的老泪纵横,我只在电视电影里面见到过这么让人感动的场面。每个人都包含热泪,但脸上都挂着笑容,不停的说着感谢的话,而且我相信当时说的这些话绝对是肺腑之言,原来以为是口号性的语言现在我们说得却是这样的自然和真切。我们的战士真的是太伟大太可爱了,他们一见到我们马上把他们带的自己都舍不得喝一口的矿泉水给我们,让我们喝,我们不要,说我们有,可还是硬给我们,说老乡受苦了。多好的部队啊,多好的军人啊,他们把我们感动得不停的哭。

  ……

  战士们匆忙上山,没有带被子,他们就找来一大堆柴火,生了篝火,所有的战士就围坐在篝火旁相互靠着休息。团长向我们详细地了解了情况,坚定地对我们说:“大家放心,我们上来了就一定会把大家安全的带出去,你们走不动我们抬也要把你们抬出去。”然后团长带领随团医生来看望了伤员,对伤员做了进一步的处理。团长让大家早点休息,说明早天一亮我们就下山,于是大家都纷纷开始收拾自己的行李,准备明天早点出发,这时我们每个人脸上都挂着久违的笑容,感觉我们好像已经安全的回到成都了。这天晚上我们谁都不想早睡,想和我们可爱的战士多呆一会儿,看着他们没有地方睡,只能烤着火背靠着背休息,我们真的很心痛。熊熊的篝火照亮了一张张年轻却坚定的脸庞,这些勇敢的战士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军队的强大,看到了他们我们就看到了希望,他们就是我们的救星。这一晚,我感觉到从未有的轻松,解放军来了,我身上的担子终于可以卸下来了,我终于不用再去考虑这么多问题了,什么事情听他们的就没有问题,他们是人民的主心骨。

  

  由于天色已晚,周洪许团长决定次日一早将老人们和公园的28名职工护送到清平乡政府所在地。但从来路上所经历的艰险中官兵们已经掂量出了这个任务的轻重,所以当晚讨论护送方案时好长一段时间没有人作声:这已经不光是自己的生死安危,而是要百分之百地保证这些老人们这一路上的安全,这可是一丁点儿的差错也不能出啊!团长已经把话搁那儿了:“你们可以伤亡,但这些专家学者一个都不能再有伤亡……”

  那天晚上战士们绑扎了10余副担架——每个老人都准备了一副,准备按12名官兵保障一名重伤员,6名官兵保障一位老人的标准,将老人们全部抬下山来。但因为子弟兵的到来都变得十分振奋的老人们都纷纷表示:除了重伤者外,我们都自己走下去,尽量不给孩子们增添麻烦!……

  次日清晨临出发时,老人们找到周洪许团长:遇难的仇镛书记还有一个记录了很多重要文件的笔记本电脑被埋在废墟中,一定得把它找出来!周洪许又毫不犹豫地命令战士们在断垣残壁中四处寻找,折腾了好一阵子还是没有找到。后来一个公园职工说他记得当时一个老人在“含笑山庄”总台寄存了一个包,于一营一级士官邓荣阳又再次钻进废墟,终于在已经垮塌的总台角落里发现了那台至关重要的笔记本电脑……

  那天一路的艰辛就不用细述了,在这次营救行动中两位战士的经历就足以展示官兵们“拯救生命”的决心和意志:一营三连战士陈玉乾上山时脚心被一根4寸长的钢钉刺穿,他一咬牙拔出钢钉后又继续向上攀援;来自西藏的一连二班藏族战士次旦晋美个头很高,上坡在担架后边,下坡时又换到了前面,肩膀磨得青一块紫一块,腿也被荆棘划出一道道伤口,可就是不要人替换。而那些步行的老者,很多是被战士背负着,或者踩在战士们垫在泥泞小道上的手、脚乃至身躯上下山的。

  4个多小时的跋涉后,在炮团装备处长赵岗率领留守清平的战士们接应下,老人们和森林公园职工被安全转移到了清平乡政府。

  在清平等候的生物所工作人员张建告诉老人们:那两位民工12日当天未能出山,在途中过了一夜后,于13日中午时分到达山外绵竹,马上就向森林公园所属的绵竹市林业局领导作了汇报,林业局领导又与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的领导取得了联系。而生物所在13日当天即组织了以所领导带领一支救援接应队伍赶往汉旺,一边向出山群众了解山中情况,一边向成都军区联合救灾指挥部首长告急求援。因炮团第一梯队14日已向清平开进,集团军周小舟军长又于15日一大早亲自来到汉旺金鱼嘴,向继进的运输队下达了调集兵力进山搜救的命令……

  18时,一架直升机在清平机降,将“赵爱华旅游团队”的幸存者们,全部转运出山。

  他们是: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离退休专家和工作人员李逸(伤)、薄发鼎、赵德华、陈忠友、古高云、赵树杰(伤)、高朝龙(伤)、吕彭孙(女)、朱功义、黄群芳、黄锐、税有信(女)、张彬(女);导游赵爱华、陈珊珊,司机王运龙。

  这支老年团队中的朱功义老人后来赋诗感怀:

  

  同行十六人,调研赴云湖。山路迎面起,微风拂梢头。

  蕺蕨才果腹,倦怠方入卧。俄顷大地颤,困龙翻身抖。

  墙倾屋架倒,夫妻齐地扑,木粱架两床,砌体压我头。

  复有两棉被,才无性命忧,“来人”呼又唤,被救废墟中。

  三死复三伤,痛彻心肺腑⑴。浩浩阴阳隔,走好天堂路。

  余震复不息,—夕惊无数。外界绝信息,孤岛唯音收:⑵

  震动涉数省,汶川当其首,何为此劫难,数万民竞休。

  沥沥天雨降,哀哀我民众。往探路已断,困守待援救。

  两餐清稀饭,赖以度光阴。山上四日夜,突来子弟兵。⑶

  紧拥如梦寐,喜极泪雨倾。崎岖山间路,老弱掺扶背。

  路断再续开,泥滑脚相倚。雪灾方援罢,地震动万军。

  救援驰昼夜,累困兼腹饥。军坐烈日下,兵卧沙砾地。

  为吾搭帐蓬,擎伞遮我荫。胜过亲子女,铁军名不虚。

  “所”遣信使到,速派直升机⑷。安然返成都,亲友共伤悲。

  一行十六人,胡为不同归?六万齐罹难,举国皆痛心。

  有幸余生健,戚戚难释心。袍泽共危难,何以报众恩?

  大灾见大爱,涅槃塑国魂!讴歌共产党,永忆解放军。

  

  感谢人民解放军驻滇炮兵某团团长周洪许及全团战士;

  感谢云湖森林公园总经理傅康红及其全体工作人员;

  感谢成都生物研究所领导和全所同事们;

  感谢中国科学院;

  感谢党中央、国务院。

  2008年5月29日

  注:

   ⑴仇镛老书记、郭庆新纪委副书记、邹万君当即被墙压牺牲。

   ⑵地震发生,所有音讯断绝,唯云湖公园一职工有一收音机可听外界消息。

   ⑶来者为解放军驻滇炮兵某团

   ⑷研究所派出接应人员翻山涉水7小时。

  

  

  一面旗帜,永远飘在了这些幸存者们的心头。

  ……

  考虑到直升机太少,运不了多少人。云湖营救的队伍中午一到清平时,周洪许团长马上给日前深夜才上山的十二连班长周吉刚等14名官兵下达了一个任务:立即护送森林公园傅康红等28名职工等徒步向山外汉旺转移,必须保证他们的安全……

  周吉刚等这两天里天天都在这条“死亡峡谷”中辗转救人,当然也掂得出这个任务的份量:日前中午他们费尽体力和心力才将两名重伤员和十多名群众转移出山,在抬着担架涉水过河时他自己也重心失衡,差点儿被滚滚急流卷走。而把伤员们送到汉旺后马上又背负着沉重的物资向清平进发,在经历了说不清有多少次的危难险境后,在当于深夜23时左右才到达清平。这才刚刚过了一夜,马上又得带着这么多身心疲惫的公园职工下,官兵们心中也实在没底:现在是连自己能不能活着走出去,也是一件谁也不敢拍胸脯打保票的事情啊……

  然而子弟兵的肩膀生来就是担事儿的!团长那个“死命令”在他们心中激起的反响是:无非就是一命换一命,到了生死关头就用我们的命去换他们的命!无论如何都要把这些灾难的幸存者们安全地送达山下……

  但真正一上路他们却发现情况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复杂得多!

  16日那天是清平乡和清平磷矿数千名群众向山外大转移的一天,“死亡峡谷”里倒处都挤满了满脸惊惶而又满脸希冀的男女老幼,人人都把安全出山的希望寄托在那些穿着军装的大孩子们身上,只要一看见哪个人群中有“迷彩绿”,人们就自然而然地向这个人群趋附——周吉刚们还没有走到小湔坪,就已经有100多名群众陆续跟上了他们的队伍。

  周吉刚很是作难:自己的任务是护送公园职工,但跟上来的老老小小也不能不管啊?

  他跟傅康红商量:我们除了把你们安全送出去,恐怕还得帮帮这些老乡?

  傅康红很明大义顾大局:没问题,我们都是年轻人,你们多多帮助这些老乡吧!

  周吉刚大受鼓舞,转过身来就大声地告诉乡亲们:“乡亲们别害怕,我们14个人都是你们的儿女你们的兄弟,一定想尽一些办法把你们带出去!我们在,你们就在;我们不在,你们也一定还在!”

  这是一个铿锵的誓言,也是一份隆重的情义!然而将它贯彻始终,需要的却并不仅仅是勇气,更多的还要有无言的担戴和体谅。老百姓就是老百姓,他们很多人心中只有自己所承受的那份磨难与悲情:一位叫朱林芝的老太太因体型肥胖行走困难,没走几步就就坐在地上死活也不愿再走了。从群众口中战士们得知:她在地震中失去了丈夫和17岁的孩子,以泪洗面的日子已经持续了数日。于是14个战士轮流上去与她攀谈劝慰,可她翻来覆去都是一句话:“房子倒了,亲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我出去又能往哪里去呢?你们走吧,别再管我了!……”

  “别管这个死不讲理的老太婆了,死了活该!”有急于出山的群众实在不耐烦了。

  周吉刚一瞪眼:“胡说!她能活下来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哪能让她再遭不幸!”

  战士们一拥上前,架的架抬的抬,硬把老太太背负在肩。

  又黑又瘦的小战士们不断轮换背负着身体沉重的老人,步步艰难,步步蹒跚……

  终于,老太太说话了:

  “放我下来自己走吧!我也是有孩子的人!我被你们背着比失去亲人还要难受!”

  ……

  走到小湔坪前的余洞子,他们看见了在乱石壅塞的河谷两岸一眼望不到头的人流。

  那是清平磷矿和清平乡各村正在向山外转移的群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