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束星北档案读后感 -- 天天天向上

共:💬33 🌺8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关于《束星北档案》,我曾经写过一段文字,就放在这里吧。

王竹溪老爷子是中国物理学界元老级的人物.杨振宁曾受业与他(王为杨的硕士论文指导老师)国内大学热统教学通用课本的作者汪志诚,量子教育界的名人钱伯初也是他的学生.北大王正行教授有一本<<量子力学原理>>,书中序言对王竹溪先生向他讲授狄拉克的<<量子力学原理>>时的情形作了充满深情的长篇回忆.

我没有资格评价王先生的科学研究成果高低,但身为一个即将毕业的物理系本科生不可能感觉不到王先生对中国热力学统计物理教学的巨大影响.他的《热力学》、《统计物理学导论》是国内这一领域的开山之作.其中的《热力学》我认为至今仍是国内这一领域最好的教科书.王先生还是国内数学物理教学与研究的祖师级人物.他与郭敦仁教授合著的<<特殊函数概论>>(非教科书)是这一领域的世界名著.该书已译成英文,由新加坡世界科学出版公司出版,它是科学家案头难得的参考书。该书英文版问世以来,陆续有欧美学者寄来他们的研究论文,希望再版时能有所反映。作为一位理论物理学家,这本数学专著使王竹溪以他深厚的数学造诣而饮誉世界数学界。(此处参考了百度百科)

前面写这么一大堆,是为了为下面的内容做个铺垫,前两年<<束星北档案>>出版,使得束星北在国内文化界成为热门人物.书中反映了一个个性强烈,嫉恶如仇的科学家是怎么在体制的压迫下变得谨小慎微,敏感自保而不惜扭曲人格的.总体来说这本书的质量是不错的,但其中引用的一个例子让我极其怀疑其真实性.《档案》42页在作者对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担任山东大学物理系助教的、束星北的一位学生的采访材料中,叙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故事讲的是那时候北京大学物理系的王竹溪教授应邀到山东大学讲学,做了一个关于热力学的学术报告。在王竹溪讲了近五十分钟之时,束星北突然“走向讲台”,大讲“我认为王先生的报告错误百出,他没有搞懂热力学的本质”等等。“王竹溪呆呆地‘干’在一旁……上也不是,下也不是……束先生一口气讲了大约有四十分钟,也可以说,是对王竹溪‘清算’了四十分钟,这期间,王竹溪一直尴尬地站在一边……”这份采访材料里还说:“据说他[王竹溪]回到北京后,曾到周培源先生面前哭诉。”书中引用这则轶事在于说明束坚持了中国大学的的传统.此处我在初读时就及其怀疑,后来在读了王先生的<<热力学>>后就更加认为这是不可能得了.xinyusi上国内著名的物理学史研究者关洪教授就撰文<<一部浮夸的科学家传记>>指出了这一问题.可惜谬种流传并不断绝,此事作为段子已选进余世存的<<非常道>>.更有好事者持此以证李高于杨(李政道是束星北的

学生).且不论其逻辑荒谬,竹溪先生遭此厚诬实令我辈痛心.

此书(《档案》)在国内引起的评价也显出了当前中国科学界与人文学界的隔阂.两位在国内很有名气的新右派学者在在中青报<<冰点>>周刊上有一篇谈话录<<束星北:科学界的“陈寅恪”>>(05年3月18日)其中评价束“中国还有如此聪明的物理学家”又有“50年代,山东大学要送青年物理教师到苏联留学,其实束星北的学术造诣在苏联物理学界之上。”这段话读后不禁让我笑掉大牙,损苏联也不是这样损法。且不说当时苏联朗道还在,束星北的成绩再放大一百倍也赶不上朗道十诫中之一,就是在中国物理学界造诣比束高的怕也数不胜数(关洪教授认为束星北在物理学研究和教学上的贡献,在1930年前出生的国内物理学家当中,适宜于归入于第50位至第100位的档次).那两位怕是连朗道也没听说过就敢如此臧否物理人物,不得不痛心中国人文学者竟然无知自大到如此地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