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南方周末的神七“深度分析” -- 黄马褂多隆

共:💬32 🌺2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转一下作者的答客问吧:

关于《为经济,为国防,还是为复兴?——中国发展载人航天工程的意义》一文答客问

拙文发表后,让我和《南方周末》编辑同感诧异的是,这样一篇没有原则性问题的文字竟然在网上引起这么多非议。其实本文通篇都在强调载人航天的重要意义,哪怕它的经济与科技回报在当代尚不明显(诺贝尔奖得主史蒂芬·温伯格就持此看法),但笔者觉得从太空战略、软实力、进行国际合作、促进国家安全、推动国家崛起等方面出发,负责任有追求的大国有必要开展载人航天活动。

我粗略浏览了一下网上的批评,除了绝大多数起哄的声音外,真正有价值的批评几乎都集中在“载人航天的象征意义”,即把载人航天比作金字塔、大教堂和长城那一段。也许我应该在文中注明,把载人航天比作大教堂的是现任NASA局长格里芬,把中国航天比作长城的是美国国防战略学者林中斌。载人航天属于航天的一种,把它比作长城应该也没错吧。也许编辑不该把本文原来的题目《中国发展载人航天,政治意义何在》改为那么哗众取宠、容易引发歧义的标题。甚至,这件事可以作为科技传播学的一个案例来研究:)

总之,网络哄客攻其一点、不计其余的拳法我是领教了。

原先我一直以为自己属于忧国忧民的“新左派”,哪知道愤青们不带我玩,还把我当作卖国贼:)正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有不同的声音总是好的。如果那篇文字能促使大伙儿静下心来好好思考载人航天的战略问题,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长城的政治经济学问题,见 吴思《明长城的投资与收益——“战、守、和”及抢劫的政治经济学》。载人航天的经济投入与收益,在NASA出版的Manned Space Flight Benefits和《倒计时——航天器的历史》最后一章有分析。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