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擅自转贴---温相近期在文学城的文章(前言必读) -- nan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擅自转贴---毛泽东权术面面观之书记处兴废

读史札记(98)-毛泽东权术面面观之书记处兴废(上)

文章来源: 温相 于 2004-05-16 18:30:50

毛泽东在1943年联合刘少奇、任弼时整合中央大权,使之明确的归于麾下,而后因为内战纷争,中央不得不一分为三,一元化领导核心转而成为多元化领导核心,特别是华北局的成立,让刘少奇的所谓“白区革命路线”得以基本确立,刘系的大将薄一波、

彭真、陆定一等人先后以重要的角色出现在政坛上,分别掌握财务、党务、意识形态,后以李雪峰入主华北,虽然掺了沙子,仍旧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毛泽东于进城之后发动的高饶事件其目的也就是在于改变业已形成的这三个中心,而高饶作为牺牲品倒下之后,毛泽东尽管没有全部达到目的,却也完成了干部的内外调整的部分工程,特别是小平的被调入中央,跻身中央秘书处,使得毛泽东下定决心恢复1943年前后的一元化领导,让秘书处从纯然的党务机构转进中央的办事机构即变异后了的中央书记处。(七大前后成立的中央书记处实际是常委会)而这一变化对于我党的政治机构乃至政治路线、方针、政策的在建国之后的巨大变化起了奠基石的作用,因而不得不着重指出之。

文革中造反派经常被告知要踢开党委闹革命,其实,这句话何尝不是毛泽东一生政治斗争的准则,而要绕开党委的同时又要使得形式合法、合情、合理,那么必要的拐杖就不能缺少了,因此,

这个中央的拐杖--中共中央书记处便应运而生了。

七大之后中央设立书记处,此不为办事机构,而为决策机构,书记处五大书记实为五大常委,以陈云、彭真政治局委员身份居然屈就书记处候补书记,可见书记处之力度,而在书记处、政治局之下有一个秘书处,此为中央书记处和政治局麾下的党务机构,任弼时、李富春等人都是最初的秘书处主要负责人。建国之后,特别是高饶事件之后,秘书处的地位日渐拔升,当为毛泽东的主要策略所致。一九五四年,毛泽东找邓小平、谭震林、刘澜涛、

李雪峰、胡乔木、杨尚昆、宋任穷、马明方、林枫九人谈话时明确指出:“把你们从大区调来到中央做副秘书长,是配合小平工作的,以后中央的事就由你们来做,对外统一用中央的名义,不用秘书长、副秘书长的名义。”这是活脱脱的现代版“上谕内阁

”的模式,而秘书处作为中央恢复毛泽东一元化政治绝对领导的

铺垫由此开启。

而此时的中央秘书处尽管有了中共中央的名义也就是说等于有了

印信,却是没有办事的“衙门”,换言之,还没有在党的代表大会等公开的形式上得以进一步完全确认,而秘书处的工作虽则可以伸手到党务之外,但是,影响面极度有限,更多的则是上传下达的收发工作,这样一来,毛泽东酝酿的全面确立秘书处的地位

,给予秘书处最终的中共中央代言人的资格的步骤就提到了日程上来。那就是设立另一种意义上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以秘书处的原班人马作为新的书记处的底子,在此基础上,扩大书记处成员,使之能够在党内统辖一切、纵横捭阖。

在书记处之前,毛泽东专门找邓小平谈话,许以重任,用李雪峰的话说:“毛主席对小平同志那时候非常欣赏。”小平开始仍然坚持新书记处作为政治局的办事机构,负责传送和收发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文件,毛泽东不以为然,他对书记处的任务这样指示给邓小平:1.书记处不是满清的内奏事处,是中共中央的直属机构,凡是中央的事情都要管,中央的事情都要抓。2.书记处对外一律用中共中央的名义。3.书记处直接对他本人和常委负责,行文用平咨。原中共中央副秘书长李雪峰、宋任穷在回忆这段历史

时都提到了毛泽东的这个著名的三点指示。毛泽东的三点为纲等于明确了书记处之于中央的地位和作用,小平因为初来中央,曝得大权,自然要谨言慎行,而毛泽东则一再给邓小平打气、撑腰

,为了进一步烘托即将出笼的书记处的力度,毛泽东在七届七中全会做了对邓小平的评价的著名讲话和加大书记处的外延与触角

即成立中央五个领导小组的决定。

毛泽东在一九五六年九月十三日中共中央七届七中全会上就邓小平预备当选总书记一事做如下的讲话,毛泽东说:“至于秘书长

(秘书处)改叫总书记,那就是中国话换成外国话来说,他(小平)愿意当中国的秘书长,不愿意当外国的总书记,其实,外国的总书记就是中国的秘书长,中国的秘书长就相当于外国的总书记,他说不顺,我说我给宣传宣传,大家如果都赞成就顺了。(众人笑)我看小平这个人比较公道,他和我一样,不是没有缺点,但是比较公道,他比较有才干,比较能办事,你说他样样事情都办的好呀?也不是,他跟我一样,有很多事情都办错了,有很多话也说错了,但比较起来,他比较周到、比较公道,是个厚道人,使人不那么怕,我今天给他宣传几句,他说他不行,我说他行,顺不顺的看大家的舆论如何?我观察他是比较顺的,不满意他的也有,就像不满意我的一样,你说小平没有得罪过人?我不相信,不过大体来说他比较公道,顾全大局,处理问题比较公道,犯了错误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可以说是诚惶诚恐的,他是经过党内斗争过来的。”

毛泽东这篇讲话可以说是党内历史和毛泽东本人历史上唯一的一次给一名高级干部如此的宣传和评功摆好,前者如刘少奇力挺毛泽东及其思想,后者像林彪为毛泽东重新夺回大权都没有受到过

如此的恩遇,就毛泽东来说,给一位比自己小十一岁的小字辈的

邓小平如此的评价也是破题头一遭,我们注意到在通篇讲话中,

毛泽东几次提及“他和我一样”,把邓小平和自己相提并论,即使后来林彪列入党章成为法定接班人时也没有受到这样的高度的

概括。

毛泽东对邓小平的总体就是公道、顾全大局、周到、严格,平心而论毛泽东的这些评价句句都说到了点子上,一九四六年,陕北危急,毛泽东以三A的电报给邓小平、刘伯承,刘邓不顾自身的困难,毅然执行毛泽东的千里跃进计划,把战火引向敌占区,解放战争开始,毛泽东两大手笔,一个是按照黄克诚意见向东北挺进,一个是向中原腹地延伸,前者林彪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后者困难比较大,刘邓也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并且使得中原逐鹿格局

向越来越有利于毛泽东的方向发展。定陶战役结束后,邓小平在

中秋节前后开会总结经验教训,陈锡联、杨勇后来回忆说:“我们以为小平同志和司令员请我们几个去吃月饼,哪知道见面就被

训了一顿,陈锡联的三纵和我(杨勇)的七纵是骨干,我们不作检讨这会就不能结束,于是我们就做了检讨,政委和司令员把我们的毛病都指了出来,没有一个是空谈,我们打了胜仗不觉得,

指出来了,才知道错误不小呢。”从这一段回忆来看,毛泽东所说的小平的原则、公道是有一定道理的,小平一生大是大非问题上从不含糊,这也是成就他一代伟人的基本素质所在。

自然,毛泽东和小平的另一个历史渊源就是江西邓毛谢古事件,

在毛泽东郁郁不得志的时候,邓小平没有因为毛泽东属于少数派就拒绝执行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对于小平这一鲜明的原则特色,

毛泽东终生不忘,此后尽管打倒了小平,对此事,毛泽东仍旧饱有深情的加以追忆。

毛泽东在八大之前的讲话意犹未尽,次年十一月赫鲁晓夫访华,

毛泽东接见他时,明确的指出:“我们党的接班人,也是我的接班人,邓小平是一个,你可能不知道,我现在向你介绍他,他以后到了你们那里,你们对待他就像对待我一样。”而在一九五九年四月的上海召开的八届七中全会上,毛泽东再次做的《关于权力集中到政治局和书记处的说明》的发言中又一次无比明确的谈及了他和邓小平的关系,毛泽东说:“我这个人名字叫毛泽东,

我挂正帅,也就是大元帅,小平挂副总司令,也就是副元帅,我们一正一副。”(毛泽东《关于一切权力必须集中在政治局和书记处的讲话要点》,《中共中央文献汇编》一九九一年第三期)

毛泽东还指出:“小平同志呀,你挂帅了,你是总书记了,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你敢不敢呀,你是书记处的总书记,也是政治局的总书记,也是我的总书记,也是中央委员会的总书记嘛。”(引文同上)毛泽东在上海期间和柯庆施等中央领导多次提出:“大政方针决策在政治局,具体部署在书记处,小平负责办,我的接班人第一是少奇,第二是小平,中国只能有一个核心

,权力只有一个政治设计院,那就是中央,中央具体的小平和书记处抓。”(引自《毛泽东在一九五九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一九九二年版本)

一九五八年,毛泽东在组织上给予书记处更大的权力,四月间,

中共中央成立五个领导小组,即财经、政法、外事、科学、文教

,分别任命陈云、彭真、王稼祥、聂荣臻、陆定一为组长,小组

具体工作归口管理中央书记处,这就是说以陈云、彭真这样的党内老资格也要对小平请示工作,至少先报书记处和邓小平知道。

而这五个位高权重的小组从组长到一般组员的名单都是毛泽东责成小平拟就,稍后,毛泽东除了提出增加谭震林为财经组副组长

、王鹤寿、赵尔陆为组员外,无一增减。同年十二月,毛泽东在武昌会议(八届六中全会)上做了题目为《帝国主义及其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报告,此前写就一文题目是《关于帝国主义及其反动派是不是真老虎的问题》,毛泽东送邓小平阅:

小平同志:

我写了一篇小文,请你斟酌,如觉可用,请下发给与会同志

,望告。

毛泽东

1958.12.1

上面我们提到,毛泽东自己说过对书记处及其负责人行文用平咨

,这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而在1956.9.28日选举产生的八届中央书记处名单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

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小平、彭真、王稼祥、谭震林、谭政、黄克诚、李雪峰

候补书记:刘澜涛、杨尚昆、胡乔木。

原来中央秘书处的主要成员基本都被囊括进入了新设立的书记处

,而书记处本身也囊括了我党高层的所有实力派人物,其后,补选李富春、李先念为书记处成员,国务院彻底被架空,新成立的书记处成了当仁不让、不折不扣的党内第一内阁。翻检一九五六年到一九五九年的中央有关指示,抬头一般都是:请刘、周、朱

阅,交小平办。(以后增加了林彪),而毛泽东在主管经济的会议上一般这样提及邓小平和周恩来,毛泽东说:“小平、恩来是

经济方面的军师,你(指的是刘少奇)要和他们都沟通意见。”

小平在前,恩来在后,可谓意味深长,更为主要的是,书记处已经全然按照毛泽东预定方针进入中国政治决策层的快车道了。

读史札记(99)-毛泽东权术面面观之书记处兴废(中)

文章来源: 温相 于 2004-05-16 18:32:34

我们经常说到文山会海的事情,殊不知,一个文件,一个会议都是主导权力和行使权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中共八大之后,书记处

就把这两个重要的表现形式一直抓在手中。

毛泽东曾经比喻政治局为医生,书记处为护士,而邓小平便是不折不扣的护士长了。现在我们看到的中共中央文件的统一、固定的模式就是经过邓小平同志之手亲自修订的,而说到开会,原来

由中央政治局主持召开的会议,在八大之后多数责成书记处办理

,邓小平在1956年到1959年成为中央一级会议的主要召集人和主持人,一九五九年七月在庐山召开的那次特殊意义的会议,本来也是由小平主持,然而因为邓小平不慎把腿跌断,改由周恩来主持,周恩来在主持之初就说过:“小平不在,我来主持,是主席

同意的,以前都是总书记点将,现在我来为他分劳。”

中央书记处不同于旧的中央秘书处的另一处,就是书记处直接插手国民经济以及党团领导,新的中央书记处下设二十多个具体办事机构--中共中央书记处办公室,从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彭真开始到候补书记胡乔木截止,书记处成员基本都兼任具体办事机构的负责人,以后李先念、李富春补选为书记处书记,又为他们

具体增设了办公室。这样一来,国务院等于形同虚设,凡事都要请示书记处才能办理,而书记处也不再是简单的上传下达,而是

党务、政府、军事、民政、文化、财务等一系列领域中之于中央的名符其实的“总参谋部”,特别是一九五七年之后,书记处几乎取代政治局,成为毛泽东直接指挥之下的统帅机构。

邓小平能够在后来领导中国共产党第二代并且完成中国政治走向开明化、改革化的重要转变,实在是得力于他主持书记处十年所积累的政治班底。毛泽东评价邓小平作风强悍、果断、公道、周到并不为过,小平初到中央,没有带一兵一卒,正是秘书处、书记处的工作让更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认识了邓小平的品格

、能力,并且主动向他靠拢。包括一开始他主动攻击的刘少奇在内,而后像胡乔木、罗瑞卿、杨尚昆等人主动折服于小平的统帅能力之下。一九六四年,毛泽东当着康生、彭真、罗瑞卿等人的面公开说:“他们几个(指的是杨尚昆、罗瑞卿、胡乔木)都被

小平给招了安了。”尽管毛泽东是以开玩笑的口吻说这番话的,

但是,事实确实如此。不仅杨尚昆等毛泽东身边的人,即使是诸如彭真、王稼祥、陆定一这些资历上比小平还要高出很多的领导人也在不同场合下公开称赞邓小平的政治能力和组织手段。陆定一在一九六零年时对全国文艺工作者座谈会的参加者说:“小平同志抓文艺也是很有一套的,他脑子灵活,主意多,还能紧跟时代,我们这些人都比不了。”以刘少奇手下数一数二的大将著称

,以抓经济擅长的薄一波也说过:“小平铁面无私,经济工作上

言简意赅、句句到位,不说外行话。”

我们都知道五十年代开始,中国一直受到来自外国的所谓的“贫油论”的压力,中国原油基本依靠进口,为了解决这个大问题,

毛泽东请邓小平亲自挂帅,邓小平当时负责中国经济的主要瓶颈

--钢铁和石油,小平同志果然不负毛泽东的期望,他在一九五八年和一九五九年连续到玉门、成都等地考察石油的情况,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随行者后来回忆邓小平这次考察用了艰苦卓绝四个字来形容。当时的石油部部长是上将李聚奎,李是邓小平在八路军一二九师的老部下,然而因为作风保守、成绩平平,小平主持石油领域工作后,第一个罢免了的部长级别的官员就是李聚奎,调令下达的那天,小平亲自找李聚奎谈话,小平说:“石油问题不解决,党中央睡不好,毛主席也睡不好,全国人民也睡不好,将来恐怕子孙万代也睡不好,我们总是躺在外国人身上,我们还叫什么共产党人。”就这么几句话,简单干脆,李聚奎将军给小平说:“请总书记放心,李聚奎一切行动听指挥。”我党

建国初期之所以能够从敌人的层层围困和封锁中杀出一条血路靠的就是这样高风亮节、顾全大局的将帅。随后,邓小平点将余秋里,并且明确的指出:“东部的基础比西部好,不能总是钉在西部拔不出来脚,天然油是中国以后的关键,虽然也要搞人造油。”适时,中国人造油比例比天然油大的多,国务院很多领导都倾向于搞人造油,邓小平力排众议,打出天然油的牌,连毛泽东听说了都道还是小平魄力大,这个指示就是中国新石油工业史上著名的“居仁堂指示”。余秋里和石油部新任的领导班子殚精竭虑、不遗余力的努力,终于在一九五九年九月二十六日于黑龙江省肇州县大同镇打出了代号“松基三号”的天然油井,而后遭遇建国十周年大庆,报请中央批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同镇后改名为大庆,成为中国石油工业城的著名代表。而后按照小平的

东部开发精神,中国石油工业迎来了大会战、大进军、大转折的年代,一九六四年二月二十日,人民日报记者袁木、范荣康(电影演员梁天的父亲)写了著名的报道《大庆精神大庆人》,打响了中国工业学大庆的第一枪。小平一生几次到大庆参观、考察,

为新中国的石油工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继大庆之后,小平又同时抓了武钢、攀枝花钢铁公司上马的大问题,对于攀枝花,毛泽东曾经忧心忡忡的说:“攀枝花搞不起来

,我是死不瞑目,你们不去那里,我是骑着毛驴也要去,那里不通车我就骑马去,那里缺钱就用我的稿费去建。”邓小平三下攀枝花、两走武钢,为新中国的钢铁建设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通过石油会战和钢铁会战之后,中央领导集体对于邓小平的经济主导能力都是刮目相看,周恩来、刘少奇多次表态说小平抓经济很有成就。毛泽东在一九五八年说:“我们党经济战线上又出了一个大军师,那就是小平,以前我们有总理、陈云、一波、先念

,现在又多了小平。算得上五虎大将了。”而在具体负责经济的

过程中,邓小平和薄一波、李先念、谭震林、余秋里等人都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

邓小平虽然不是军委主要成员,然而他作为书记处一把手,通过

黄克诚、谭政、罗瑞卿等人加紧了同军队的联系,特别是在抵制林彪六十年代初发起的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的政治风波里,邓小平坚决的站到了真理的一边,和林彪做了顽强的斗争,也是从这时候起,罗瑞卿等军队主要领导开始向邓小平靠拢,就在罗瑞卿被陷害之前还在和小平打牌聊天呢。

主抓党务、意识形态工作的同时,邓小平和彭真、陆定一、胡乔木、安子文等人关系开始密切起来,彭真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远要比小平的资历深得多,可是,他对邓小平的行事作风比较佩服,他说:“小平主管党务、组织工作,是十个指头的问题

,不是说没有错误,而是基本没有错误。”而代表中央和地方对话,邓小平和李井泉、王任重、陶铸、陈丕显等封疆大吏也成了

无话不谈的亲密战友,李井泉是毛泽东的忠实追随者,也是大跃进的倡导人之一,唯独对小平的指示一直不敢马虎,他总结小平的领导艺术就是一句话:“小平不说假话,不说蠢话,不说空话

。”陶铸公开表示党内如果允许拜师的话,他拜毛泽东不够格,就要拜小平为师。王任重在湖北一直把自己看作是毛主席优秀的学生,称毛泽东为“兄长”,可是他说,小平来了说的话就相当于主席说的话,至少我是这么理解的,小平说的话基本思想和主席的都差不多。

我党党内第二号人物刘少奇在一九五九年庐山会议上曾经说到这样一句话:“个人崇拜,我不仅要搞毛泽东的,也要搞邓小平的

。”可以说,通过三年多的工作、到了一九六零年,邓小平在党内已经和刘少奇并驾齐驱了,成为政治巨头之一。具有中国特色的邓小平政治班底也就此形成。

毛泽东之所以一开始选择邓小平作为秘书处和后来书记处负责人的首选人物,这是和当时党内的政治斗争分不开的。进城之后,

毛泽东曾经就一线二线的问题做过试探,他不很满意书记处的其他成员,除了路线、方针上的分歧以外,还有就是刘少奇开始主张改变党内的一元化领导,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

在这点上周恩来和刘少奇是不谋而合的,这又是自从延安整风以来,刘少奇首次和周恩来就重大问题达成一致的地方,因而,毛泽东有鉴于此,才利用高饶打击刘、周,而邓小平在高饶事件中秉承毛泽东的意思和陈云表态时,邓本人的大公无私以及比较坦诚的评价刘少奇又赢得了与会者的赞许,这让毛泽东更加觉得选择小平来作为自己在中央一线的“管家”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对于邓小平的另一侧面,毛泽东显然比较放心,他自己亲口说过:“小平是不抓权的,没有野心。”比较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而言,小平自然是小字辈和后来者,对毛泽东的统治地位只有巩固的份儿,而不会形成挑战与威胁。

果然,在一九五五年讨论农村合作社问题上,刘少奇支持邓子恢

的“唯物主义”观点,不同意冒进,毛泽东指责邓子恢:“脑子

陈旧、思想保守,需要用大炮来轰一轰。”而邓子恢丝毫不退让

,他举了浙江的例子说:“我看农村的事情宁可保守一点也不能唯心。”毛泽东在书记处(常委会)、政治局发动对邓子恢的批判应者寥寥,特别是刘少奇对邓子恢的支持,让毛泽东倍感不快

,于是,毛泽东决定绕开政治局和书记处,请邓小平的秘书处召集开了一个中央工作会议,正是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狠批邓子恢,矛头直指刘少奇,而作为会议的主持人,邓小平自然是不遗余力的对毛泽东表达了支持的态度,首战告捷,毛泽东对小平异常欣赏,这也是毛泽东决定尽快改组权力机构赋予邓小平更多的事权的开端。

新的中央书记处成立之后,邓小平对毛泽东的配合可以说是天衣无缝、亦步亦趋,在五七年、五八年、五九年三年的大的政治行动中,邓小平始终是毛泽东的“急先锋”,反右、反击教条主义

、反冒进、推动大跃进等运动中,邓小平始终走在前列,是毛泽东得力的助手。然而,邓小平不是一个驯服的高级管家,而是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政治家,毛泽东在五十年代中后期的过左的运动的蓬勃推动,在最开始的时候,邓小平不仅积极响应,而且出谋划策,周恩来、陈云、李先念反对毛泽东的冒进思想,小平和他们都做过一定的斗争,南宁会议之后,周恩来因为抗上直言被

停留于外长的工作范围之内,挂名总理,事权统一归于书记处,

以周恩来的地位居然要事事请示彭真,除了外交部以外,周恩来

基本都不能作主。邓小平是毛泽东亲手培养的高级领导人,在他的身上无时无刻不体现毛泽东的思想、精神和风格,出于战争年代的巨大考验,使他坚信毛泽东应该是正确的,这也就是邓小平

一开始紧跟的主因所在。

张爱萍曾经回忆道:“我们这一代人对毛主席的感情是很深的,

对于他的主张基本都是盲从的,为什么啊?从历史上看,很多次

毛主席都是少数派,我们都认为一定是毛主席错了,结果事实证明还是毛主席对了,从井冈山开始就是,后来就成了习惯了,凡是毛主席说的话办的事都是正确的,都是不能怀疑的。”张的这番话其实同样作用于邓小平,然而,通过大跃进政策的失败和国民经济走向几乎崩溃的边缘时,邓小平开始反思毛泽东的所作所为了。一九五九年庐山会议之后,宋任穷等人去医院看望邓小平

,向他传达庐山讲话要点,邓小平竟然对宋任穷他们说:“彭总这个人战争年代还是有功的,这点不能抹杀。”邓小平没有像以往那样对毛泽东的看法表示无条件的赞同,反而唱起了反调(毛泽东在庐山基本否定了彭的一生)。次年,乒乓球选手荣国团获得世界冠军,报纸、电台大肆宣传这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邓小平在书记处会议上则说:“打赢了就说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那么打输了了呢?难道要说是毛泽东思想的失败?”

一九五八年在武昌召开的中央全会上,毛泽东再次表示他不再出任国家主席请政治局常委们讨论一下国家主席的人选,当时几位常委都不说话,事情是明摆着的,毛泽东之下就是刘少奇,国家主席显然是应该刘少奇来做的,然而,毛泽东并不点刘少奇的名

,周恩来刚刚受到批判也不便说话,朱德、陈云、林彪也不肯表态,于是,邓小平一马当先的说:“都不提,我提!”至今保留在中央的文献和会议记录中的就是这五个果断的字眼,都不提显示了当时微妙的格局,而一句我提表明了小平的鲜明的政治性格

,毛泽东所说的“公道”一点再次得到了验证。大跃进失败后,

由于共同的责任把刘邓二人紧紧的绑在了一起,二人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一手抓恢复稳定,一手反击毛泽东、林彪等人的“个人崇拜”,演出了一幕又一幕文革之前的调整、巩固、稳定、提高的悲壮的政治话剧。

刘邓的联手在六十年代一起在一线对中国的国民经济进行了高度的复苏,从一九五九年下半年开始,邓小平对毛泽东的做法开始进行了侧面的抵制,他在给共青团中央的讲话中指出:“总之,我们现在是不能说路线错了就是了,不过我们有些说不起话了,现在是党团关系紧张、党群关系紧张,方方面面的都很紧张,物质供应跟不上去了,老百姓自然要说怪话要骂娘,你还能不让人家骂?人家心里有气就要骂出来。”邓小平还指出:“现在搞成这个样子,差不多还要一段时期才能恢复。”一九六一年召开的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首先揭了盖子,指出这不是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问题了,也不是三个指头和七个指头的问题,很可能是

倒三七开,错误七分,成绩三分,没有什么天灾,只有人祸。邓小平接着刘少奇的发言,严厉的指责了大跃进给经济造成的灾难

,整个会议上,毛泽东开始轻描淡写的说了几句自我批评的话,

陈云不讲话,周恩来、朱德很少讲。林彪别有用心的吹捧毛泽东

,只有刘邓敢于把真相直接披露给与会者,根据邓力群等人的回忆,当时会场群情激昂,气氛很热烈,大家纷纷插话,毛泽东后来一语不发,一直在不停的吸烟。会议的第三天,会场中居然出现打倒毛泽东的反标,而作为最高当局的毛泽东破例没有让追查

,七千人大会最后一天,毛泽东终于表态,他说:“我是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官当的大了,不作调查研究了,总之,错误在我,不论直接的,间接的,再说一次。”

【原创】读史札记(100)毛泽东权术面面观之书记处兴废(下)

文章来源: 温相 于 2004-05-16 18:34:26

刘少奇原来虽然名义上是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但是,权力并不在他的手中,军委他自然指挥不动,国务院又是周恩来在管,所谓主持工作唯一发号司令的总指挥部书记处负责人又是邓小平,

所以,刘少奇一直是挂名的二把手,那时候毛泽东的亲信第一是小平,第二是林彪,我前面提到的刘少奇的庐山讲话中那段,他提议搞除了毛泽东以外两个人的个人崇拜,一个是邓小平,另一个则是林彪,可见邓、林二人那时候的显赫地位了。然而,当小平一旦站到了刘少奇这面时,毛泽东的权力天平大大的失衡了。

邓小平从八大之后就开始包办中央的主要工作,没有一份中央的文件、指示不是出自小平之手,所谓大政所出、内外兼统,小平对毛泽东逐渐疏远之后,权力也开始对毛泽东逐渐疏远了。

毛泽东预感在中央说话已经听得不多了,开始启用林彪这张王牌

,而林彪蛰伏多年也是为了等待这样的机会,毛泽东和林彪自然也是一拍即合,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九六零年,林彪就逐步布置对毛泽东的宣传和崇拜,在军队里面开足马力,一再鼓吹活学论、紧跟论、顶峰论,要求全军上下背警句、带着问题学,什么三八作风、立杆见影等都出现了。而针对林彪的举动,刘邓给予回击

,一九六零年三月二十四日,在天津近郊的火车线上毛泽东专列上召开的著名的常委扩大会上,刘少奇首先提出:“毛泽东思想不能和马列主义分裂开来,毛泽东思想是继承、发扬马列主义,现在只提毛泽东思想不提马列主义就不对,偏了。”邓小平第二个发言:“只提毛泽东思想我们在国际上被动,而且也不符合主席的一贯思想,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结合不是对等和对立。”周恩来第三个发言:“现在宣传明显偏离轨道,一个庸俗化,一个片面化。”朱德、彭真都接着响应,邓小平指责林彪给毛泽东的报告说:“林彪同志报告上写主席并中央,这是不对的,主席和中央不是并列的。”毛泽东不得不出面打圆场,说是秘书搞的,林彪不知道事后和他说了。这次会议最终确定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的继承,而不是林彪所说的什么顶峰,毛泽东被迫同意把这次讲话下发司局长一级干部,次日,雷厉风行的邓小平就在中央天津会议上讲了出来,此为著名的“天津讲话”。

林彪宣传毛泽东,让《解放军报》登出毛泽东语录警句,邓小平

给罗瑞卿下达命令,要限制这种做法,黑龙江省委上报中央书记处关于单独开印毛主席语录的报告中,邓小平批示:“永远不变的是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某一个人,记住这一条,就是犯了一万条错误也打不倒。”随后,邓小平在胡耀邦的邀请之下在共青团中央讲话:“毛主席什么时候也没有说过他不犯错误,不犯错误的领袖是没有的。现在动不动就不让人说话,有人喊了打倒毛泽东,你为什么不让他说?他说了你就知道还有人要打倒毛泽东

,这不很好吗?总比不知道要强的多!”邓小平还针对毛泽东办大食堂的做法多加责难,邓小平说:“吃食堂就是社会主义,不吃就不是社会主义?吃不吃要群众自己决定,怎么能强迫呢?”

谈及毛泽东最拿手的群众运动时,邓小平指出:“现在什么都是一拥而上,都搞群众运动、政治运动,最后就是麻木不仁了。”

作为毛泽东的另一亲信林彪则继续大力吹捧毛泽东,他在一九六一年三月公开提出要到毛主席语录中找答案。总政副主任梁必业

就不同意林彪的说法,他和罗瑞卿、罗荣桓、邓小平反映说:“

这种提法就不科学,什么叫在毛主席语录中找答案?难道夫妻吵架了也要到毛选中找答案吗?主席的思想是政治思想,不是百科全书。”邓小平坚决支持罗瑞卿、罗荣桓、谭政对林彪的抵制工作,一九六一年军委常委会议在北京召开,罗荣桓首先质疑林彪的活学活用论,他指出:“我们不能像有的和尚那样把木鱼敲破了还不知道西天佛祖在哪里,背警句就是教条主义,不能用教条主义解释毛泽东思想。”同时,他还提醒林彪不要提什么带着问题学,林彪开始问在哪里,梁必业给他指出来之后,林彪不高兴的说:“不好,就拿掉嘛。”会议不欢而散,会后,邓小平以书记处的名义支持了罗荣桓。

林彪早在天津讲话之后就摸透了毛泽东的意图,所以,天津讲话半年之后林彪就提出高举、紧跟一类的标语口号式的的顶峰论,为了排除障碍,林彪把谭政抵制三八作风一事捅给了毛泽东,毛泽东决定拿掉谭政。众所周知,罗荣桓、罗瑞卿、谭政、萧华是毛泽东在军队中仅次于林彪的四大金刚,谭政从井冈山时期就忠心耿耿的追随毛泽东,一直惟命是从,而此时,毛泽东为了给林彪的个人崇拜的制造让路,率先同意林彪打倒了谭政。林彪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因为吹捧毛泽东而受到毛泽东“看过此文大为高兴。”的赞扬,其后,毛泽东在有关四个第一和三八作风的问题上再度支持林彪,称四个第一为发明创造,一九六三年十一月十六日毛泽东同林彪、贺龙等人谈话时指出林彪的提议三八作风使得军队的政治工作上了新的台阶。与毛泽东、林彪相反的是,邓小平、罗瑞卿一再对毛泽东的个人无限的吹捧表示了积极的对抗,罗瑞卿以军委秘书长名义禁止军报在报道毛泽东时加上天才一类的字眼,避免庸俗化毛泽东。同时,罗瑞卿在小平的授意下

大力宣传马列主义普通读本,罗瑞卿在一九六三年十二月讲话时

指出:“干部战士不能只读一种书,要读很多书,要懂很多道理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书都要读。”林彪对于罗瑞卿的干涉大为不满,种下了日后清算罗瑞卿的诱因。

平心而论,在这场关于要不要个人崇拜,要不要崇拜毛泽东的争论中,邓小平所持的态度是科学的、进步的,也是符合当时历史进程的。因为毛泽东自从五八年之后指导思想逐步向左滑行,他的很多错误言论和思想导致中国经济建设出现了不应有的损失,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央应该积极总结毛泽东的教训,而不是讳疾忌医、王顾左右,毛泽东本人因为历史的局限性和封建思想作祟,错误的以为一线的领导人的调整是针对他本人来的,错误把个人的得失凌驾于全党乃至全国、全民族之上,利用林彪的投机取巧、逢迎钻营打出一张又一张更加左倾的牌,让国家进一步向

巨大的漩涡中跌落。在这点上,毛泽东自然要负有绝大的责任,

而林彪迎合毛泽东的严重错误,也逃不脱历史对他的惩罚。

毛泽东和邓小平在政治蜜月时期,毛泽东对小平赞赏有加,就连小平呈送的报告,毛泽东也称之为:“如同吃了冰糖葫芦一样舒服。”而后,随着政治分歧日渐加深,二人也是渐行渐远,终于导致第一次分手。

邓小平对于毛泽东、林彪的抵制,毛泽东并不是不知道,也不是没有看出来,不过在一九六一年的中国最大的事情是把经济抓上去,让老百姓从饥荒的边缘爬起来。所以,毛泽东暂时容忍了邓小平的一些“出格”的言行,同时鼓励林彪的做法。而在小平来说,除了把经济工作纳入正轨,还要极力反击林彪的个人崇拜,

自然也不可能不触及到毛泽东。一九六一年三月,毛泽东在广东布置关于人民公社的工作会议,邓小平也在北京召开同样的一个会议,毛泽东让人给小平知道请全国各大区都要到广州开会,然而,邓小平只是让三南(中南、西南、华南)的同志去参加广州的会议,而东北、华北、西北的都还留在北京开会,对于邓小平的大胆抗上,毛泽东第一次龙颜大怒:“这是哪一个皇帝决定的

?”虽然后来大家都按照毛泽东的意思去了广州开会,可是作为会议主持人的邓小平却是姗姗来迟,用文革中陈伯达的话说:“邓小平藐视毛主席,一路游山玩水的,最晚到的广州。”毛泽东在一九六三年最为看重的所谓“鞍钢宪法”一事交给邓小平布置完成,小平以“不是重点”为理由搁置不办,同年起草与苏联论战的稿子,本来邓是中苏论战的总指挥,可是毛泽东偏偏要陈伯达在杭州另起炉灶,最后逼迫书记处认可。邓小平并不示弱,稍后在四清运动开始时,毛泽东提出少先队应该按照村民组织建制,而小平一票否决了毛泽东这个奇谈怪论,还是“要建在学校好,学校更加了解学生。”对于毛泽东过左的文艺指示,邓小平更是拖着不办或者干脆不办,上海市委宣传部长杨永直来北京汇报工作,邓小平劈头就是一句:“你们这个不行,那里不行,干事的都是一堆毛病,看事都成了好人了?都十全十美了?”吓得杨永直不敢吭声。

不仅针对毛泽东,邓小平还针对林彪发起的种种造神运动进行了有效的反击,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一些,这里再举一个例子,比如林彪提出的“毛泽东思想挂帅”,邓小平就在书记处会议上说

:“有的问题要搞清楚,不搞清楚就提出什么挂帅的事比较草率

。”邓小平鼓励干部群众多多学习,他说:“不是毛主席创造了马列主义吗?不看别的书你怎么知道创造了什么?只看毛选,只会背雷锋日记不是又红又专。”

由于邓小平和毛泽东的分离转而和刘少奇结合,使得毛泽东顿感大权旁落,一九六二年,庐山起草人民公社六十条时,邓小平再度提及公社的错误时,毛泽东气急败坏的打断邓小平的话说:“这几年错误就那么一点,谁不犯错误?人不犯错误,天诛地灭。”然而,不论毛泽东怎样发火,不争的事实是刘邓在六二年之后领导经济出现的奇迹,从包产到户的讨论到退赔农民,从钢铁扩张下马到均衡发展,国家的经济在一九六五年上半年出现了大面积的复苏,商店重新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副食品供应不再紧缺,总之,人们越来越对调整的信心充满了向往,也是从这个时候起,刘少奇不再是少奇同志,而代之以刘主席。

毛泽东一生从事政治斗争,深知权力下移的危害,何况他本人当年有过类似的经历,所以,他不能允许独立王国存在于他的身边

,因此,毛泽东开始寻找一切机会打击刘邓,林彪、江青等人炮制的座谈会讲话、《海瑞罢官》的要害等都陆续出台了。而毛泽东自己一手创立的书记处反而成为限制他自己活动的工具,这也是他始料不及的。所以,文革第一回合的打倒彭罗陆杨事件,四人无一不是书记处成员。为了取得林彪的全力支持,毛泽东不惜

放弃罗瑞卿、贺龙,而彭真之被打垮使得书记处处在半瘫痪状态中,因为书记处的一个重要阵地就是原来的北京市委。

邓小平在文革风暴前夕并没有表现六神无主,批斗罗瑞卿的会议毛泽东让邓小平主持,小平不仅不主持,还利用看望罗瑞卿的机会向罗瑞卿夫妇问候说:“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总之要站稳立场

才对。”批判陆定一时,邓小平说:“陆定一文章写的好,总是带点刺。”而窃听器事件出来后,对于杨尚昆的批判,邓小平作为会议的主持人始终一言不发,看着天棚。江青后来骂邓小平是袒护杨尚昆的“总后台老板”。

毛泽东所说的邓小平的强悍就在于邓小平一般不作轻易的妥协,不作无谓的检讨,这和刘少奇一打就垮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也是毛泽东对他看重的地方之一。林彪曾经形容过邓,林说:“邓这个人是一只真老虎,不是死老虎。”即使是这样,毛泽东还没有放弃“挽救”邓小平,他让小平和林彪去谈一次,他希望小平和林彪能够携手共同领导文革,不过,邓和林都是赋性强硬的人,自然不可能完成毛泽东的期望,而文革之际,毛泽东只能选择林彪,因而,邓的被打倒也在情理之中了。

王力晚年回忆毛泽东对他讲:“林彪身体不行了,我还是要让小平出来,至少是常委。”毛泽东对邓的能力的留恋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这也造就了邓的东山再起。

八届十一中全会后,书记处名存实亡,中央文革代之而起,陈伯达成了名副其实的“总书记”,然而,毛泽东真正准备使用的还是张姚之流,尽管如此,江青还传达毛泽东的讲话:“主席要你们把文革小组当作书记处看待。”可见,毛泽东不是不需要书记处,而是需要一个听话的书记处。

九大上,中央文革成员全体进入政治局,八届一中全会产生的书记处暂时划上了句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