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月色河友,我期待着你的道歉并修改你的文字! -- 倾听花开的声音

共:💬127 🌺568 🌵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月色河友,我期待着你的道歉并修改你的文字!

刚刚拜读大作【我眼中的“革命干部”(上) [ 月色溶溶 ]】(链接出处),心中块垒郁积,无以浇消。缘由无他,盖因文中的那段“你们以为那些现在很风光的老革命都是什么人哪?告诉你们,那些人,年轻时候就是流氓混子,在家乡呆不下去了,只好跑路,走投无路才去打仗卖命。不过河东河西,现在倒成了吃香喝辣的老革命。”。可以说,尽管你在文中随后又进行了一些苍白无力的解释,但这段话还是深深地刺痛了我。思来想去,决定敲出以下文字,给你讲两个我老家的人和事吧。

我的老家在苏南一个紧邻太湖的小镇,与你们浙江隔湖相望。抗战时期,当地的马山地区活跃着一支新四军。尽管我不清楚那支部队与你文中所提到的“三五支队”的关系,但由于当地的地理、人文环境与你所处的浙东极为相似,我有理由相信抗战时期在我老家发生的那些事,也有很大的概率在你的家乡发生。

我要讲到的第一个人,就是我那早已过世的大伯父。我的大伯父是在一九三九年放弃中学学业,上了马山,参加了苏南的新四军。由于有一定的文化,不久就当上了一个小干部,并入了党。抗战胜利后,又被组织上派到上海搞工运。解放后一直在上海工作,八十年代中期离休。我想,这样的一种资历,被大家称为“老革命”,你不会有异议吧?而他,在参加新四军的时候,却绝不是你文中被描述为“流氓混子”、“走投无路”而去“卖命打仗”的人。恰恰相反,当时作为一个穷苦人家的子弟而能够读到中学(据我另两位伯父和我父亲的描述,大伯父的学习成绩很好,每年总能拿到奖学金,可以为家里省下一半的学费,即少交一石大米;并且兼存孝悌,每天一放学就立刻赶回家帮大人干农活,带掣弟、妹),大伯父一直是我爷爷家里的骄傲和周围邻居们用来教育小孩的楷模。按照当时的打算,等到大伯父念完中学,就要出来寻份工作帮助大人养家,供下面的几个弟弟上学。因为我的爷爷奶奶虽然不识字,但他们对家里面男孩子的上学念书却很上心,每年家里面的收成除去交地租和留下种子、口粮外,几乎都用来交几个男孩子的学费了,生活一直很苦。而且在当时,中学毕业生已经是一个很“高级”的知识分子了,找一份收入过得去的工作,在经济历来很发达的苏南,也不是一件难事。可见,“流氓混子”和“走投无路”,并不是我大伯父当时的境况,但是他却中途放弃了学业,选择了上马山参加新四军!你文中大约只有“卖命”一条可用到他身上,那就是他把命卖给新四军,卖给抗日了。就是这样的人,在你文中被一网打尽成了“流氓混子”?!想像一下你被其他河友涉及到你长辈的回帖激怒时的情形吧。同样的情绪已经发生在了我的身上!也同样会发生在我那还健在的大伯母和我的那些堂兄堂姐们身上,如果他(她)们看到你的文章的话!

再给你讲个故事。一九九七年的清明,我回到老家拜祭祖坟。在从坟地回来的路上,为了照顾同行的长辈,我们在一处民居前歇了歇脚。与我们并不相识但好客的主人搬出了凳子和椅子,端出了茶水,让我们在门前歇息。老人们则随意聊起了一些陈年旧事,说得渐渐兴浓。当他们提到一个彼此都模模糊糊认识的老人时,我的三伯父指着不远处的一座小桥对我说:“你知道么,在那座桥上死过三个人,有一个就是那家的。”那是一座江南水乡很常见的石拱桥,三、四米宽,不到十米长,横跨流经小镇的小河。死的三个人中,有两个是在桥上被砍头的,都是新四军,一个原来是镇上在河里撑船跑运输的船家,后来上了马山;还有一位就是老人们聊天时提到的那家的一个小伙子,参加新四军之前种地兼做一些小生意。两个人有一天被日本人在某地抓住,然后押回老家,在这座桥上就义的。为震慑当地民众,他们的头颅被日寇用竹篓悬挂在附近的一个旗斗上示众多日。显然,这种有家有业的普通百姓,是不属于你文中定义的“流氓混子”、“走投无路”的一类人吧?可是他们竟然也参加了新四军去“卖命”!另一位被枪毙的,也是一位有家有业的人,而他的死则是替那两个牺牲的新四军偿命的。原来那两个被砍头的新四军,是被这位知道其中一人底细的乡民在某地认出,为贪赏而向日军举报后被捕牺牲的。这位贪赏的乡民,在解放后的镇反中被清查出来,最终在那两位烈士就义的同一座桥边,付出了他应付的代价。

通过上述的人和事,我想表达的有两点:一、你文中的那个“你们以为那些现在很风光的老革命都是什么人哪?告诉你们,那些人年轻时候就是流氓混子,在家乡呆不下去了,只好跑路,走投无路才去打仗卖命。”无论是以谁的名义、以什么借口说出这番话,都是荒谬的。我不否认在新四军、八路军当中存在“流氓无产者”,正如我不否认在看到你的这篇文章有感而发的因素中包含有自己一向尊敬的长辈被人侮辱后所激发的“私”愤,但是,你文中那个一网打尽的论断,无论在事实上还是逻辑上都是错误的!二、看过你在河里的其他文章,我倾向于认为你在九一八这天发表此文以及你在此文中的这个论断,并不是有意为之。但是,既然做了、写了,就要为自己的行为和文字担当,就要勇于面对出现的质疑和责问。对的,坚持下去,不以外部压力为转移;错的,就坦率地改正。以“我只是转述长辈的原话”来作盾牌,会被别人以同样的理由反击回来的(试问,如果有人以你的这篇文章采访三五支队的亲属后代,然后被访者原话中的某些过激言语被原封不动地转上来,你到时又该如何应对?)

另外,善意地提醒一下,从你的年龄、生活境遇和在河里发文的特点来看,象你这样的女孩子,描述和享受多姿多彩的艺文生活、闲暇时再在财经方面条理出一些投资建议供大家参考,应该是你的特长,建议在这些方面多发挥一下你的才智。至于有关政治、历史等方面的题材,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先借鉴参考一下河里另外两个女孩子故园和郢客的相关文章,自己的思考深入些,下笔慎重些,效果会更好,也不会给河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最后,我以一个新四军“老革命”的家属的名义,谨代表我那已过世的大伯父,和我知道的另外两位牺牲在日寇屠刀下的不是“流氓混子”的新四军烈士兼同乡,郑重地期待你对于你的原文中关于“流氓混子”的那段话道歉!并期待你对那段文字的修改!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