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毛泽东: 为身后中国的改革开放预做了准备? -- 晓兵

共:💬233 🌺959 🌵1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毛打仗(2):“像做买卖一样,赚钱的就来,不赚的就不来"

毛打仗, "像做买卖一样,赚钱的就来,不赚的就不来,蚀本不干。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你来时叫你打不着我,我打你时一定要把你吃掉。"

1. “我们要的是战役指挥与战略

的“

朱聋子, 应该和土匪差不多吧?

“买来的军事书乡不合用,多是战术技术的,我们要的是战役指挥与战略

的,请按此标准选买若干。买一部孙子兵法来。

——摘自毛泽东1936 年10 月22 日致叶剑英、

刘鼎信(见《毛泽东书信选集》第81 页)

说实在的,我在山上搞了几车,比他们多了点在山上的经验。他们说我

一贯右倾机会主义、狭隘经验主义、枪杆子主义等等。那时我没有事情做,

走路坐在担架上,做什么?我看书!他抬他的担架,我看我的书,他们又批

评我,说我凭着《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指挥打仗。其实《孙子兵法》

当时我并没有看过;《三国演义》我看过几违,但指挥作战时,谁还记得什

么《三国演义》,统统忘了。我就反问他们:你们既然说我是按照《孙子兵

法》指挥作战的,想必你们一定是熟读的了,那么请问:《孙子兵法》一共

有几章?第一章开头讲的是什么?他们哑曰无言。原来他们也根本没有看

过!后来到陕北,我看了八本书,看了《孙子兵法》,克劳塞维茨的书看了,

日本人写的军事操典也看了,还看了苏联人写的论战略、几种兵种配合作战

的书等等。那时看这些,是为写论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是为了总结革命战

争的经验。

——摘自毛泽东1960 年12 月25 日同部分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谈话

“毛泽东在青年时代便对《孙子兵法》有所了解,但只

是一般的和间接的阅读,谈不上研究。到延安后,毛泽东确实花了相当功夫

研读包括《孙子兵法》在内的军事学著作。对此, 1959 年4 月5 日,他在

上海召开的党的八届七中全会上有过回忆。毛泽东说,“左”倾教条主义者

说他照《孙子兵法》打仗的那些话,“倒激发我把《孙子兵法》看了,还看

了克劳塞维茨的,还看了日本的《战斗纲要》,看了刘伯承同志译的《联合

兵种》,看了‘战斗条例’,还看了一些资产阶级的。总之,激发我来研究

一下军事。”看来,毛泽东在延安写出大量的军事理论论著,并不是偶然的。

除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积累外,也与他下功夫研读古

今中外的军事学论著有关

2. “灵活地使用

兵力这件事,是战争指挥的中心任务,也是最不容易做好的。“

灵活用兵乃战争指挥的中心任务

(读孙武《孙子兵法》)

[原文]

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情,暮气归。敌善用兵

者,避其锐气,击其情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

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气,勿击堂堂之

阵,此治变者也。

——摘自《孙子兵法·军争篇》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怯,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

于人。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

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而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

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摘自《孙子兵法·虚实篇》

[毛泽东读东的笔记和谈话]

如果进攻之敌在数量和强度上都超过我军甚远,我们要求强弱的对比发

生变化,使只有等到敌人深入根据地,吃尽根据地的苦楚,如同第三次“围

剿”时蒋介石某旅参谋长所说的“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又如“围剿”军

西路总司令陈铭枢所说的“国军处处黑暗,红军处处明亮”之时,才能达到

目的。这种时侯,敌军虽强,也大大减弱了;兵力疲劳,士气沮丧,许多弱

点都暴露出来。红军虽弱,却养精蓄锐,以逸特劳。此时双方对比,往往能

达到某种程度的均衡,或者敌罩的绝对优势改变到相对优势,我军的绝对劣

势改变到相对劣势,甚至有敌军劣于我军,而我军反优于敌军的事情。江西

反对第三次“围剿”时,红军实行了一种极端的退却(红军集中于根据地后

部),然而非此是不能战胜敌人的,因为当时的“围剿”军超过红军十倍以

上。孙子说的“避其锐气,击其情归”,就是指的使敌疲劳沮丧,以求减杀

其优势。

——摘自毛泽东1936 年12 月《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见《毛泽东选集》第2 版,第1 卷,第208—209 页)

具体地实现主动性于作战中的东西,就是灵活地使用兵力。灵活地使用

兵力这件事,是战争指挥的中心任务,也是最不容易做好的。

——摘自毛泽东1938 年5 月《论持久战》(见

《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二卷,第493 页)

3.“主动地位不是空想的,而是具体的,物质的。最重要

的是保存并集结大量有活力的军队 “

在毛泽东看来,战争中双方争夺的主要目标是战争的主动权。无论处于

怎样复杂、严重、残惨的环境,军事指挥员都要掌握主动权。被敌人逼到被

动地位的事是常有的,重要的是要迅速恢复主动地位。如果不能恢复到主动

地位,就只有失败。但主动地位不是空想的,而是具体的,物质的。最重要

的是保存并集结大量有活力的军队。主动权是军队行动的自由权。他还进一

步指出,在客观上,主动权是和战争力量的优势不能分离的,被动则和战争

力量的劣势分不开。但客观上力量对比的优劣,可以通过主观指导上的正确

与否来转化。例如,对敌人施以错觉,攻其不备,就可以促使敌人的优势向

劣势、主动向被动转化。在蒋介石企图消灭红军的“围剿”中,国民党军队

的主要战略是寻找并包围红军。毛泽东的对策是,对“围剿”红军的国民党

军队实行部分反“围剿”,从而掌握了主动权。“围剿”红军的国民党军队

在数量上虽占极大优势,但反包围的红军在数量上却比他们选中要包围的国

民党一部要多得多。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毛泽东总结了这

个极为成功的战略:“处于被‘围剿’环境的红军,蒙受着许多的不利。但

我们可以而且完全应该在战役或战斗上,把它改变过来。将敌军对我军的一

个大‘围剿’,改为我军对敌军的许多各别的小围剿。将放军对我军的战略

上的分进合击,改为我军对放军的战役和战斗上的分进合击。将敌军对我军

的战略上的优势,改为我军对敌军的战役或战斗上的优势。将战略上处于强

者地位的敌军,使之在战役或战斗上处于弱者的地位。同时,将自己战略上

的弱者地位,使之改变为战役上或战斗上的强者的地位。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