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印冲突史话(1)- 麦克马洪线 -- 好猫如诗

共:💬13 🌺2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中印冲突史话(2)- 蜜月时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毛泽东会见尼赫鲁

蜜月时期

1947年,印度在甘地的领导下,终于取得了民族的独立。1948年,英国军队基本上从印度半岛撤出,印度由昔日长期受奴役民族一跃成为东南亚举足轻重的政治大国。1949年,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也建立了新生的国家政权。长期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压迫,给两个国家都带来了巨大的创痛。在恢复国计民生、发展经济的同时,两个国家都雄心勃勃地把目光投向了外面的世界。1950年,印度政府派军开进未划定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占领了达旺。中共政府对此没有表态。也许他还有太多的问题没有顾及,或者在认为时机成熟之前,不愿对自己的邻居兵戎相见。然而,印度扩张领土的野心,在立国之初就已经昭然若揭了。

在随后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打败了世界头号强国,中共的国际地位得到空前的提高,也进一步确立了中国在亚洲的大国地位。这时的中国和印度,就如同两个刚刚睡醒在东方的巨人,正在信心十足的环顾世界。虽然身上仍然带着旧时代留下的创伤,然而崛起和碰撞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但是在表面上,双方仍然带着甜蜜的笑容。

1952年,中国中央政府派军队进驻西藏。这时候的西藏政局不稳,藏民纷纷关门闭户,商店歇业,粮食供应告急。军委电告驻藏的第18军,严禁就地购粮,扰民滋事,以免进一步恶化当地的局势。由于高原气候恶劣,加上食品缺乏,军队的战斗力大幅下降。这时的周恩来紧急求助印度政府,协商购粮以解燃眉之急。在印度政府的帮助下,大批粮食运入西藏,暂时解决了解放军的粮食供应问题。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中国军人在吃了印度粮食之后普遍出现了浮肿现象,使得当时负责西南战事的贺龙和18军司令员张国华怀疑印度方面在大米中下毒。直到化验后才真相大白,原来印度大米普遍缺乏维生素B,导致参战人员浮肿加剧。经过补充维生素B,解决了军队的浮肿问题。

1955年4月,著名的万隆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召开。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率团参加了会议,在会议上,周提出了深得人心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而印度,则是万隆会议的发起国之一。当两个大国的领导踌躇满志的在会场上握手的时候,中国和印度仿佛一夜之间成为了亚洲政治舞台上的明星。在不久前的1954年,两国政府刚刚签订了《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通商和交通协定》和《中印联合声明》。稍后不久,印度的尼赫鲁、南斯拉夫的铁托和埃及的纳塞尔总统又共同倡导并发起了不结盟运动,印度成为不结盟国家无可争议的政治领袖。两个东方巨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积极表现,一时间成为国际上和平共处的楷模。最耀眼的光环落在了中国和印度的头上,然而在同时,光环背后的阴影里,滚滚暗流正在酝酿,悸动,随时准备像火山一样喷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