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丁卯分明之 请把授人以柄一词逐出汉语 -- 丁坎

共:💬23 🌺2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谈谈你所说的逻辑问题

我看了看

你的回复共三条:

1

你的逻辑问题在是不是清朝“讲道义”了,结果就会好很多 [ 夜月空山 ] 于:2008-09-03 16:21:30

从十九世纪列强的一系列战争来看,好像看不出来

2

您的论点是正确的,问题是论据不足以支持论证而已 [ 夜月空山 ] 于:2008-09-03 16:23:12

原因还是充要性问题。

即清朝在“那个问题”上招致那个后果是否一定是因为“不讲道义”的问题。只有这个问题成立,其逆否命题“若清朝在那个问题上讲道义就一定不会招致那个后果”才成立。

3

没有巴夏礼事件,就一定不会有火烧圆明园? [ 夜月空山 ] 于:2008-09-03 16:35:38

额尔金的话似乎并不能做什么有说服力的注脚。别忘了巴特农神庙的事

1,3是相关的,巴夏礼事件与火烧圆明园的关联,

我提了两个证明

首先,文摘帖的详细介绍,其次,其他侵华战争没有发生同火烧圆明园规模等同的事件。

你怎么回应的呢?难道说我说的这两点对于你对这件事的看法没有丝毫意义?

那我们也的确没有谈下去的必要了。

2

我在原帖中说得很清楚:

文字学的东西到此为止,说说题外话。

扣押乃至凌辱使者不难,就象拽一根绳子一样容易。

然而,使者不只是使者自身,他背后有一个国家,就象绳子上面吊着块巨石。http://www.ccthere.com/article/1754570

想拽绳子,先得考虑下由此从天而降的巨石自己是否扛得住。

楚灵王想清楚了,没敢拽。

二千多年后,咸丰皇帝没想清楚,拽了。

原帖还说

下面一帮人吓得说不出话来,终于有人站出来,先扯了一通江湖道义,然后说出重点:

到时候箭头帮扑过来要报仇,谁来扛?

有人扛得下,就按老大你的意思整,没人扛得下,老大你就再考虑考虑。

重点是什么?

是实力对比决定你扛不下,扛不下就不要作!

道义上的失分给了人家战争扩大化的借口,

而丧师辱国则是实力对比的结果。

诚然,巴夏礼事件前的和约已经丧权辱国,但程度比后来小得多。

前后条约的差异和圆明园,以及二次战争中的伤亡,

这就是巴夏礼事件的全部代价。

这个代价,可以理解单独拽下一块石头,也可以理解为拽了一下,原来的那块石头加码了。

随你,不改变是咸丰这次拽动的后果。

请问你你有什么理由把我的观点概括为

清朝在“那个问题”上招致那个后果是因为“不讲道义”的问题

先制造一个观点,再指出逻辑问题,这招还真有用。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