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庖丁解字之"沉重"的故事 上 -- 丁坎

共:💬45 🌺10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庖丁解字之"沉重"的故事 下二(完)

上文说到,古文字学研究中有所谓名动相因的说法,而由沉重二字的解析我们又可以得到

形动相因的看法。仅仅局限于此,还只是皮相之论。

人类与动物相比,其根本区别在于,动物只拥有一个自然世界,而人除了拥有一个自然世界之外,还拥有一个观念世界。人类通过自己的生存活动,不断地认识自然世界,并且不断地把自然世界中的对象引入自己的观念世界。而最初的造字者,就是将自然世界的对象引入观念世界的接引佛!同时,动物拥有的,与自然世界相处的方式,无论被适者生存的造化之锤打磨得多么精致,多么令人赞叹,都是有限的-----不超过其物种所划定的天赋和本能的范围。而人类却不然,人类与自然世界相处的方式,无论一开始是多么笨拙,却与动物相比有天渊之别---这方式是无限的。除了自身的动物天赋之外,他可以利用其他动物的天赋,比如说服牛乘马,他可以模拟其他动物的天赋,并将这种模拟后的天赋从规模到适用对象都大大改造,使其适用于自己的需要,比如说模拟蜘蛛的织网,并用于捕猎。(甲骨文中从网的字很多,分别用于捕兽,捕鸟,捕鱼,其用途区分不但可以从捕猎对象中看出,网的纹路走向也不同。)

蜘蛛不拥有面对鱼的天赋,所以鱼不是蜘蛛的对象。

马不拥有织网的天赋,所以蜘蛛捕捉的昆虫不成为马的对象。

而人类则不同,人类与自然世界相处的方式具有动物所无法比拟的丰富性。

这种丰富性,使得整个自然世界都成为人的对象!

对象-对象性关系,就是理解人类生存的关键词。

人有现实的、感性的对象作为自己的本质即自己的生命表现的对象;

或者说,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

说一个东西是对象性的、自然的、感性的,这是说,

在这个东西之外有对象、自然界、感觉;或者说,它本身

对于第三者说来是对象、自然界、感觉,这都是同一个意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基于此,接引佛要带进人类观念世界的,就不仅仅是各种对象,而还有与各种对象相应的

各种对象性关系。对象与对象性关系如同硬币的两面一般彼此依存。名动相因,放在这个背景下来理解,才更饱满,更深刻--名动,对象与对象性关系也。

而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才更能理解形容词的内涵。

当自然世界以对象的方式存在,

...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说来到处成为

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

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说来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

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而这就是说,对象成了他自

身。对象如何对他说来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

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因为正是这种关系的规定性形成一

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概言之,形容词,描绘自然对象属性的形容词,是与一种与

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相联的。

通过重的例子,我们知道,重的属性是通过与之相应的,人类的一种本质力量--负重

来表现的。这,就是形动相因的奥秘。

总之,对象-对象性关系,对于文字学研究,对于人类早期文明史,思想史的研究,

是登堂入室的一把钥匙。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