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北京奥运开幕式主题歌旋律是否有抄袭之嫌? -- 大驿土猴

共:💬44 🌺9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是我记错了

周杰伦倒是也在他那首《彩虹》夹带唱过《苏三起解》(今年的北京工体演唱会),但我前面指的确实是陶喆的《苏三说》,一下记成周杰伦了,你这个BUG捉得对

陶喆是纯粹的R&B,自然是喜欢玩假声的。在流行音乐界,假声与原声的流畅过度和交替现在似乎很流行的一种唱法,但回到京剧《苏三起解》,青衣毕竟是女角,他要借用也只能用假声了。无论如何,没人真的会认为他是在唱京剧,只能说他借用了那个著名的京剧唱段。我前文的意思是,以《苏三说》来对照《苏三起解》,它并不是抄袭的关系。

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很多,比如近年来还有不少流行歌曲借用古典音乐作品的。说起来,它们是选定几个乐句,然后围绕它来作一首歌曲。这种借用又分几种,有的是旋律借用(如巴赫的G大调小步舞曲,完整的乐段被一首台湾流行歌曲借用),有的是主题借用(如胡彦斌的《婚礼进行曲》)。这种作品如果按抄袭的定义去套,那肯定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但如此耳熟能详的音乐片断,人家也是明摆着借来作为核心去发展新的旋律。这个不但不能称为抄袭,反而很值得欣赏--虽然主题是现成的,但要围绕它发展出好的歌曲来并不容易,也是需要创意的。

若干年前我在央视三台看过一个很好的节目,几个学习钢琴的孩子参加一个竞赛活动,内容是任意给出一个乐句(即兴乐句),然后5分种时间准备,要求你以这个乐句为核心现场弹奏出一个音乐小品来。这种竞赛有很高的技术性和趣味性,很能考验一个人的乐感和创造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