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为什么印度12亿人口只得了一块金牌? -- 子玉

共:💬39 🌺4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为什么印度12亿人口只得了一块金牌?

[原创 2008-08-24 19:13:05]

闲聊,看到很多反省金牌的文字,都很不着边际,其中关于印度的,更是王顾左右而言他,就聊一聊吧。实际上印度人怎么玩,关我们屁事。不过很有些不着四六的人,老拿印度说事,就陪他们浪费些许时间吧。

印度这次在北京奥运会拿到有史以来第一枚个人金牌。于是中国人(我们特别关注金牌数,听到印度是第一次拿到金牌)很惊讶,这么大一个人口大国,有史以来第一枚?为什么那么多人口,那么多年,只拿到第一枚金牌?说明什么?为什么?

这些问题实际上是每个中国人都在问的。只是奥运会期间大家忙于看比赛,看中国金牌数跟美国金牌数的比较,没有太多时间去考虑。但是这个问题,早晚要被所有中国人问一遍,大家都会思考,会有自己的答案。

我说说我的思考:

1。中国13亿人口金牌51枚占据第一,印度12亿人口只得历史第一枚金牌,差距太过悬殊,反映出深层次的问题;

2。两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50年前基本持平,竞技体育发展的差距,说明体制上的原因,除此之外,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种姓制度也是极大的障碍。

3。竞技体育的训练是很苦的,淘汰率很高,所以一般情况下,是一些家境相对困难的孩子从事训练,富裕的家庭较少。印度的种姓制度和等级制度把低种姓的人视为贱民,使得这些人无缘竞技体育的训练,所以印度的庞大人口实际上无法提供竞技体育人力资源。

4。印度的第一块射击金牌得主来自很富裕的家庭,自己拥有射击训练场。个人的投资,长期的训练,无后顾之忧,失败权当自己消遣,没有这样的条件,个人训练到奥运金牌水平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印度这样的巨大人口基数,无法转换成有效的竞技体育优势。这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就是人口基数与一国的发展并不成正比。要把人口基数变成人力资源优势,需要社会制度的保证。

实际上印度在工业化上,人口基数也未必能够保证产生人口优势,这点是可以预见的。印度的IT外包业据说只能容纳150万就业人口,这样的体制要想在经济上形成有效的制造业人力资源优势,任重道远,而且不做彻底的变革,恐怕杯水车薪。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