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经济学读书心得 -- 科大胡不归

共:💬1701 🌺4365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说到底,中国有没有可能走出一条不一样的康庄大道?

恳请老兄把这个帖子单独提上来发?让更多的人看到。老兄讲出了我一直想说又不太愿意说也可能说不清的话。

这点成就和前景并不意味着我们发明了特别的制度,掌握了特别的道理,获得了特别的成就。不需要什么意识形态,无论是“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强调中国特色,任何制度和设想到了中国,实践中一定会有中国特色。就看这些特色是公正的,还是不公正的,是对大众有利的,还是只对权势者有利的,用邓的话说,是不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民智正开,人民群众心里明白得很。

中国的发展,冷静看待就好了。有起有落。我们的成就也好,挫折也好,其实用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一些基本道理都可以很好的解释,说到底,就是要尊重常识,尊重全球主要国家起落的历史经验,尊重讲求激励、约束和公正的自然法。说句不客气的话,要睁眼看世界,闲暇读历史。提出“北京共识”的Joshua Ramo Cooper我也私下谈过,这哥们骨子里并不相信这个,他对高盛在中国的生意感兴趣呢。一百多年前的巴西帝国高速增长(他们的农业矿业跟我们制造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差不多)也提出“秩序与进步”,出处是19世纪的哲学家法国人孔德,这句话后来好像还作为motto of the nation?一百多年下来,巴西现在怎么样?

跟老兄想法类似,我把接下来二三十年看成一个break-or-make period。现在产业转型当然是一个关口,以后人口老龄化也是个关口,等等。我们是成为一再起落的新兴市场,还是走上文明富强和谐道路(我省了“民主”吧,免得被砸砖),还有待观察。全球现在三十多个emerging market,其实大部分都是emerge-submerge-remerge的,“毕业”成为公认的先进国家的并不多。我衷心希望中国毕业,虽然我不乐观。毕竟好多精英就算给老外打工,讲上几国语言飞来飞去,真正要事业和安身立命,都指望着中国呢。

河里的主要调子的确主要就是官办好,TG好,中国特色制度好等等,出发点可以理解。大家骨子里都是民族主义者,希望民富国强,文明复兴。其实类似的争论30年代在经济学界就有过了,市场机制好还是中央计划好?学术上答案其实很鼓舞胡兄陈总这些人的:如果信息完全,市场/计划执行都没有摩擦,不考虑得益的分配,一个以全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仁慈的社会计划者/独裁者”(benevolent social planner/Dictator)搞出来的经济体系在微观交换的效率和宏观增长的绩效都跟自由市场经济一样好。后来好多数理经济学模型把这个论证得越来越严密。这都是几十年前的学术成果了,不过估计经济学原理课程不会教这个。

Well, 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 Try hard not get screwed。真实世界里没有benevolent social planner/dictator。身怀利器,杀心自起。坐拥金山,不免贪心。另外,被dictate的人就甘心么?人生来自由而平等——需要你争取;中国民众的平权和公正意识可不弱。

说到底,中国有没有可能走出一条不一样的康庄大道?我这里推荐一下秦晓的文章,也单独贴在上面。他是马凯的同班同学,十七大代表,体制内的人,虽然仕途无望。身在其中,反而比河里的基调忧虑得多。

另外说两句多余的话,这种讨论正在开启民智,各派都功莫大焉。我身在香港,也经常见报章讨论机会平等,香港的社会结构,经济转型啊这些重大问题,一般受过教育的民众都知道这些关乎切身利益,虽然少有能力但很多关心,正拜有此环境。国内若有香港的环境,民智更甚于香港。河里有不少人的确心忧天下,也担心民众不明真相啊,不识长远啊。不客气地说,Social Planner落后的突出表现,就在于他们指责民众的落后。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