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顾剑的柏林 (全) -- 顾剑

共:💬47 🌺8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顾剑的柏林 附录:普鲁士-德意志简史

普鲁士王国的历史可以说有两个平行的根源:勃兰登堡选帝侯和普鲁士公国,从王室正统来看,正源是勃兰登堡。公园十世纪的时候,勃兰登堡就已经由萨克森的亨利建城,此后在不同的家族之间继承和易手。1417年,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格蒙德为了感谢战场上的救命之恩,把勃兰登堡男爵领地赐给霍亨索伦家族的腓特烈,由此开始,原先在斯瓦本(Swabia)的霍亨索伦家族拥有勃兰登堡选帝侯地位。

与此平行的是普鲁士的历史。其实从法理上说,普鲁士这块地方并不属於德意志诸邦神圣罗马帝国的疆界范围,只是后来勃兰登堡选帝侯的私人领地。当初普鲁士这块地方是蛮荒之地,居民也不是日耳曼人,属於古波罗的海民族。后来条顿骑士团迁来这里开疆拓土,普鲁士成了骑士团的地盘,德意志人、波兰人、斯拉夫人、立陶宛人、和欧洲**民族纷纷前来移民。1410年,霍亨索伦家族拥有勃兰登堡之前的7年,条顿骑士团在著名的坦能堡大战中惨败于波兰国王(波兰著名作家显克微支名著“十字军骑士”的故事) ,此后骑士团与波兰、立陶宛的战争一直处於下风。1466年结束战争的多恩条约(Dorn)规定,骑士团的普鲁士一分为二,西普鲁士并入波兰王国,相当于后世二次大战之前的“但泽走廊”这块地方,东普鲁士仍由骑士团统治,但是对波兰国王称臣。换句话说,此时整个普鲁士根本不在德意志范围以内。

条顿骑士团从此仅统治东普鲁士,并对波兰称臣。而骑士团最后一任大团长,恰恰是霍亨索伦家族的阿尔布莱希特(Albrecht) ,他是勃兰登堡选帝侯的近亲。那个时候正处於欧洲宗教改革的年代。1525年,大团长在马丁·路德的影响下,改信新教,并且解散骑士团,把东普鲁士世俗化,成为普鲁士公国,他自己就成了世袭的第一任普鲁士公爵。1618年,普鲁士公爵绝后,由近亲勃兰登堡选帝侯继承东普鲁士,由此勃兰登堡和东普鲁士才由共主统治。

一身兼祧勃兰登堡和东普鲁士的选帝侯,勃兰登堡男爵约翰西格蒙德(Johann Sigmund),正赶上欧洲大动荡,德意志三十年战争开始的1618年(详见拙作欧洲近古名将传之一“绝代双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和华伦施泰因”)。三十年后,新教一方获胜,勃兰登堡也有些许收获,战后,勃兰登堡开始经营一支小型的常备军军队。1655年第一次“大北方战争”爆发,瑞典俄国波兰立陶宛勃兰登堡都被卷入。勃兰登堡选帝侯腓特烈威廉,号称“大选帝侯”,作为瑞典的盟友参战,击败波兰,从此勃兰登堡拥有东普鲁士的完全主权,不用再向波兰国王称臣。

1688年“大选帝侯”腓特烈·威廉病死,传位与子选帝侯腓特烈·威廉二世。

18世纪伊始的1701年,选帝侯腓特烈·威廉二世给自己加冕为普鲁士国王,改称腓特烈一世,自此,普鲁士作为一个王国才正式存在,但是记住,东普鲁士仍旧是一块飞地,跟勃兰登堡之间有波兰国土西普鲁士分开。实际上,直到70多年以后腓特烈(二世)大帝统治晚期,俄普奥三国第一次瓜分波兰的时候,普鲁士的领土才联成一片。现在,大家可以理解“但泽走廊问题”有多么深远的历史背景了吧?一直到1939年,这个问题还是希特勒入侵波兰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借口。

18世纪前20年欧洲有两次大战:一是列强联合对抗法国路易十四霸权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详见拙作欧洲近古名将传之“马尔巴勒公爵和欧根亲王”),二是几乎同时的“第二次大北方战争”(俄国彼得大帝击败瑞典国王查理十二)。而普鲁士在这两场战争中都站对了立场,处於获胜一方的阵营。普鲁士虽然在和平条约中收获甚少,但是它的陆军训练有素,作战顽强,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1713年第二位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继位,他就是未来的腓特烈大帝的父亲。这是一位性格严厉穷兵黩武的战士国王,他把军事训练的严酷推向极至,但是也为普鲁士日后的扩张准备了坚实的军队和经济基础。让人感到饶有兴趣的是他的巨人掷弹兵团:他派人从欧洲各地“收集”身高伟岸的巨人,常常是从国外绑架来,编入一个特殊的掷弹兵团,从北海到地中海整个欧洲身高特殊的巨人都有可能被他骗去或者抢去。身材高大的女人也不安全,常常被收集来与这些巨人配对,以产生下一代巨人。就在1740年腓特烈威廉国王临终弥留之际,当他听到神父布道“人赤条条地来,也赤条条地去”的时候,还能从病榻上挣扎起来说“怎么能赤条条的,我要穿上我的军装” 。

1740年,第三位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登基,这就是欧洲史上一代名将腓特烈大帝。他的对手,是伟大的奥地利女皇玛丽亚·泰蕾莎。腓特烈大帝刚登位不久,就从也是刚刚即位的泰蕾莎女皇手中抢来了西里西亚。七年战争中,腓特烈独自力抗奥地利,俄国,法国三大欧陆强权,居然能有胜有败。最后柏林被敌人占领,他自己几乎要自杀的关头,俄国宫廷政变,退出战争,奥地利和法国也向普鲁士妥协,腓特烈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详见欧洲近古名将传之“普鲁士腓特烈大帝的生平战役”)。

战后腓特烈大帝又在位23年,他致力于战后重建,建造了波茨坦王宫的夏宫和新宫,和思想家伏尔泰交好,同时他本人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文学家和音乐家。但他和俄国,奥地利一起第一次瓜分波兰。

腓特烈大帝没有儿子,侄子腓特烈·威廉二世1783年继位,仅在位11年,这是法国大革命初期,普鲁士和俄,奥第二第三次瓜分波兰。他的儿子,腓特烈·威廉三世在位40多年,正赶上拿破仑战争,先是在耶拿战役大败于拿破仑,差点亡国,后来反法同盟终于击败了拿破仑。其子腓特烈·威廉四世在位的1840年到1861年相对平静,这期间,建造了600年的科隆大教堂终于完工,还发生了1848年欧洲革命。

腓特烈·威廉的弟弟继位成为威廉一世,这是统一德意志帝国的一代英主,他继承哥哥普鲁士王位的时候已经是64岁的老人了,他也任用了两位老头:铁血宰相俾斯麦和总参谋长毛奇。这三个老头合起来,可是说是德意志历史上最强的君臣将相组合,他们把欧洲列强玩弄于股掌之上,接连打赢了对丹麦,对奥地利,和对法国的三场战争,把分裂了上千年的德意志,最终统一起来,在巴黎郊外凡尔赛宫的境厅,宣布建立德意志第二帝国。

德意志统一的时候,威廉一世74岁,毛奇元帅71岁,俾斯麦首相56岁。后来,这三个人也都得享高寿:威廉皇帝活了91岁,毛奇也是91岁,俾斯麦83岁。

威廉皇帝的儿子,腓特烈三世,在登基的时候已经患有癌症,只在位99天就去世,他的儿子德皇威廉二世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德国战败之后,威廉二世被迫退位,流亡到荷兰。他在荷兰一直生活到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并占领整个西欧。1941年威廉二世病死在荷兰,遗嘱就地安葬,除非皇室复辟,他不愿意遗体返回德国。德国占领当局为他举行了一个小型军事葬礼。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