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顾剑的柏林 (全) -- 顾剑

共:💬47 🌺8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顾剑的柏林 (中1)

3. 辉煌宫殿

柏林有两处主要的宫殿,分别是市内西边的夏洛腾宫Schalottenburg,和西南郊的波茨坦桑苏西宫Sanssouci。可惜两处室内都禁止照相,所以我只有室外的照片。

我在夏洛腾宫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夏洛腾宫坐地铁U2线到苏菲·夏洛腾广场站下车Sophie Charlotten Platz,向西走200米。这是1699年最后一任勃兰登堡选帝侯,和第一任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的妻子,第一位普鲁士王后夏洛腾名字命名的宫殿。

柏林西南郊外的波茨坦,有大片宫殿和花园,当年由普鲁士腓特烈大帝开始修建,后来二次大战德国投降之后,英美苏三大国首脑在这里开会,发布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波茨坦的交通还算方便,从市内坐S 1 线到头就是波茨坦火车站,站前再坐695路公共汽车。可是整个宫殿体系尺度太大,内部各个景点之间的距离太长,从桑苏西夏宫到新宫,一条花园大道长1.5公里。我那天清晨去东郊的Treptower公园苏军纪念碑走错了,已经走了足有3,4公里冤枉路,然后在波茨坦王宫里面这3公里又走得很急,夜里再去参观博物馆又是个需要体力的任务,那天真的是暴走一族,减肥效果极为明显。

桑苏西的中心是夏宫,腓特烈大帝建造的整个波茨坦palace complex第一处宫殿。当时腓特烈只想要一处坐落在花园里面,避开国事纷扰的隐居地,所以给宫殿取名Sanssousi,是法文“无忧宫”。这宫殿很小,只是一字排开的平房,10个主要房间而已。完全是腓特烈本人设计的,这有流传到今天的陛下御笔草图为证。可是腓特烈毕竟不是专业设计师,在设计问题上他跟主持工程的建筑师发生岐见:建筑师想要再建一个半地下层,把主楼层托起来,而腓特烈坚持己见,甚至解雇了建筑师。结果呢,因为宫殿坐落在高地上,主楼层不够高,使得台地遮挡了一部分从窗户看低处花园的视线,而且宫殿直接坐落在地面上,有潮湿的问题。

腓特烈大帝不仅是军事**上的奇才,而且颇有艺术细胞,他喜欢在夏天引退到这里来,画画吹长笛。这座宫殿是典型的洛可可风格,装饰繁复,壁画和雕塑的主题,用轻松享乐的场景,代替了巴洛克风格的英雄主义史诗。腓特烈死后也安葬在无忧宫。

这是我在桑苏西夏宫门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夏宫只能定点参观,买票的时候会指定一个时间,一批批地跟导游进入,进门的时候会发给你多种语言的自动语音解说,还要套上软拖鞋,以免磨损大理石地面。

我在冬天去波茨坦,所以花园和喷泉肯定没有什么可看的。从夏宫狂奔3里路,到另一处宫殿新宫Neues Palais。腓特烈在“七年战争”之后大难不死,开始修建新宫,这座巴罗克式的宫殿造得规模宏大,富丽堂皇,和夏宫形成鲜明对比。其实腓特烈本人根本很少使用新宫,他公开承认,这座宫殿就是用来炫耀给各国使节看,普鲁士经过7年战争的浩劫,仍然有足够的财力物力搞这样的工程。基本上新宫就是腓特烈大帝的“面子工程”。

新宫里面最有特色的是一个Grotto Hall,全部用海贝装饰,地面上也用大理石拼出各种海洋动物的图案。腓特烈大帝之后,历代普鲁士国王还用水晶,宝石等各种矿物来装饰这个大厅,使得它更见富贵逼人。这个贝壳厅,在欧洲的著名宫殿里应该算独一无二了。

新宫也要分批跟导游参观,可是只有德语导游解说,如果不讲德语的话,他会发给你英文的解说词,可以边走边对照着看。

新宫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夏宫和新宫之间的大片花园里面,星星点点坐落着**王宫建筑。这是画廊picture gallery旁边的风车,风车前面那个古装的人吹的乐器是长笛,这是有道理的:腓特烈大帝本人是个不错的长笛演奏家,还创作过多首长笛协奏曲。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花园里的“中国茶室”,怎么样,看起来一点也不象中国的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其实这跟现在美国中餐馆里那些签语饼 fortune cookie,什锦素菜chop soy 一样,都是骗骗老外的“中国货”。具体地说,18世纪在欧洲宫廷有阵中国热,其实是把中国建筑和装饰里的一些元素,掺杂到当时流行的洛可可建筑风格里面,说是“中国风”,其实主体还是洛可可。欧洲很多宫廷里面,把小瓷瓶子放满大厅墙壁各处作为装饰,也是那时候的“中国元素”。

元宝推荐:希宝,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