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也聊聊“最后的武士”与西乡隆盛(一)月照锦湾 -- 一介

  • 共: 💬 76 🌺 270
机会兄所言甚是有理,

嚼黄瓜看着就是比长发毛男过瘾。

西乡的心理状态确实是很微妙的。 作为维新志士的代表, 富国强兵当然是其追求的最终目标。 而要达到这一目标要求武士阶层本身付出的代价, 却不是拥有旧价值观的西乡所能接受的了。 兄这句说得很对, “或许死亡才是他最好的解脱,无论是对于他的国家还是族人”, 我在文中提及“西乡背后的绞索,也紧绷着时代人性所强加的张力”, 亦是此意。

应该说, 幕末维新志士的精神, 与后来日本完全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以后所提倡的“武士道精神”是两种本质上有很大区别的东西。 幕末志士, 是有独立思考, 有牺牲精神的人, 他们绝不盲从。 好比西乡、 大久保、 木户、 阪本、 高杉这些人, 对于时事、 世界都有着他们不同的认知, 他们虽然总体上走在同一条路上, 但当意见分歧时, 是会用自己的生命去维护自己所坚持的理念的, 这些理念, 完全有可能跟旧的“忠义”观念背道而驰, 好比西乡从道所言“王道尚危, 何论攘夷”。 他们, 大都只以国家富强为目标, 思考各种可能达到这一目标的途径。 这些, 与军国主义者, 只懂得盲目用生命去维护“王道”, 为了一个没有思考就实现的所谓“玉碎”, 是截然不同的。 前者, 像默默大众中振臂一呼、 振聋发聩的人, 后者, 则只是愚昧大众喝彩下一只拿头撞锣的猴子。

也许总体说日本这个民族是自信的民族确实有些夸大了, 但在明治时期, 能够包容持各种思想的人(文化上的包容, 未必是体制上包容), 那个时期的那个民族的自信, 我还是很欣赏的。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