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老夏胡说41.千万别当这个“上帝” -- 夏岗

共:💬50 🌺5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非常同意我国的移动通讯在规模和硬件上已经比国外领先不少了!

我说的硬件和软件是指整体上的国家电信产业既包括移动业务也包括固网业务,既包括个人终端用户服务也包括企业级、电信级用户服务。确实,我国目前在移动通讯方面特别是面向个人消费的移动通讯服务方面做的很不错,在某些方面比国外领先。个人感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成熟的移动通讯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我们和欧美运营商的起点差不多,不存在起跑线的差距,而中国国内市场的盘子巨大,中国运营商做大做强是一定的啦:)

但是如果让我们把眼光放的远一些,广一些,我认为现阶段我国电信产业还存在如下问题:

1. 网络全球覆盖能力严重不足。记得以前网上有篇文章是讲美帝的全球扩张的,其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美国人想在一个国家扩张其影响力,一定先让AT&T在这个国家登陆,建立全球网的节点。”这也是为什么我国政府对AT&T(AT&T1984年就在北京建立了分公司而直到前两年才在国内建立了合法的节点)严防死守的原因。——当然这不是本文的重点,其中的故事以后再说吧。且不说AT&T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的网络吧,国外大的运营商如德国电信、法国电信、BT、Verizon等等都拥有覆盖各大洲的全球网,而地区性的运营商如PCCW、Telstra、Singtel等等也拥有落地亚洲大部分国家节点的能力。目前中国电信的CN2国际网只拥有旧金山、洛杉矶、纽约、华盛顿、香港、伦敦、法兰克福、新加坡节点,而中国网通的情况也非常类似。电信和网通国内网的覆盖能力和运维水平是十分惊人的,即使在县、乡一级也可以提供令人满意的企业级服务,但是国际电路才是利润最高的啊,迫切希望我国的电信企业不要只作给国外运营商提供本地接入网的嫁衣裳。

2. 网络系统集成服务能力严重不足。目前国际电信业的一个趋势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提供端到端的一揽子服务——具体来说是提供涵盖电路、接入服务、设备运维、局域网搭建运维、服务外包甚至软件开发等等一站式信息通信服务的模式,从而电信运营商从原来的TC(Telecommunication)服务提供商变成了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服务提供商,一种介于传统电信运营商和IT服务提供商之间的新型企业。其优势也是很明显的:对客户来说,端到端一站式服务十分便捷,运营复杂度显著降低,责任界定清晰;对运营商来说,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传统电信产品的利润已经被摊的很薄了,只有利用电信企业的规模效应和集团优势(电信企业都是巨无霸:),开拓IT、网络相关产品市场才有新的商机。在这方面德国电信是先行者而且也走的最远:2001年德电收购了梅赛德斯-奔驰集团的IT外包公司也就是原来的IT部,公司也由Deutsch Telecom一分为三成立了T-Systems专门提供集成的企业级电信服务;又在2006年收购了大众集团的IT外包公司Gedas,从而进入到了SAP开发和企业供应链系统软件研发的领域——其回报也是丰厚的:德电的规模和年营业额现在已经超过了AT&T并在传统的欧洲电信三强(另两个是法电和BT)中居于领先的地位。反观国内电信市场,现阶段只有二级运营商如中企网(CEC)、中信网(CITIC)等公司ICT系统集成服务开展的比较成功但是毕竟规模要小的多,而作为老大哥的中国网通直到2007年才第一次提供初级集成服务解决方案(Airbus亚太区广域网项目,网通胜电信获标)。令人欣喜的是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开始进行转型的尝试:作为今年的一个战略目标,网通和电信都组建了系统集成的部门或分公司,大客户经理从今年起都有集成项目的任务——我们有理由期待我国的电信企业在此领域可以迎头赶上。

3. 商业操作的灵活性(Flexibility)、企业管理的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和视野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欠缺。这一点就不多谈了,主要是软的东西,更多的是存在于企业管理者的头脑中,依靠流程与执行力实现的。我相信随着国内电信企业人材建设的完善,这一点会越来越好。

总体来说,我非常看好中国电信企业的发展并且为此自豪!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