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常理”看细节,从细节看“常理”--杨佳当未遭“非人”折磨 -- laska

共:💬77 🌺14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继续谈谈“常理”

继续谈谈“常理”

有人对“警察”上门很不感冒,认为既然无错,何必上门。

其实这是对政府机关,尤其是上海政府机关做事情的风格或者方式不了解。

上海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市民百姓,相对而言法制意识都比较强,市民与政府机关发生争执,只要自认(请注意,是“自认”有理的)动辄威胁“曝光”“投诉”,而政府机关也怕麻烦--比如有的媒体,接到“曝光”后,有严谨点的,会先打个电话核实或者了解一下,听一听解释;而有的媒体,则不管三七二十一,登了再说。对当事的政府机关而言,即便没什么理亏之处,被曝光或者投诉了,还要费心费力地去跟媒体或者上级口头解释,书面报告,搞大了还要挨批评,所以往往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只要有的商量,尽量协商解决,有些不是太原则性的事情就做“个案”处理了,所谓“会叫的孩子有奶吃”,虽不贴切,但也来自有因。

所以,上海警方碰到不依不饶,把投诉信写到公安部,一心想把事情搞大的杨佳,登门沟通,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在寻求一种“私了”,虽然不能说每家都会这么做,但这种做法,至少放在上海,是不新鲜的。

这是一个“常理”,不展开了,再说说另外一个常理。

是不是有这样一种可能--

上海警方到北京找杨佳的事情,通过某种渠道被杨佳的邻里知道了。这个很正常,比如,上海警察到北京,这种事情没必要惊动当地公安,人生地不熟的,找居委会大妈领个路,认个门应该是“常理”吧。但是,以传说中北京人的热心与警惕,似乎不太可能直接把操着南方口音的陌生男人带到杨佳家里去,于是,上海的警察必须要亮明身份,或许语焉不详,含糊地说成:我们是上海的警察,杨佳在上海的一些事情我们要找他谈谈。

于是,杨佳 的邻里们很快也知道了这个事情,或许杨佳在与警察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发生了争执,也惊动了邻里,但隔着房门和墙壁,邻居们显然难以弄清端详。

于是,在某一次杨家--杨母或者杨佳,在与邻居的“经常性”争吵中,有邻居提及了这件事情。

或许是这样的话语--从小没爹娘教养的野小子,不学好,要是好人,人上海警察还千里迢迢跑来找你?指不定在上海偷东西让人追北京来了。。。

平心而论,这样的话确实是挺伤人的,尤其对于杨佳这样敏感而又偏激的人来说,更是戳了心窝,或许在杨佳听来,此类话语不但是对他的羞辱,更是对其母的侮辱。

由是,杨佳很容易会想到--自己在上海被警察抓的事情怎么会被邻居知道--肯定是那几个上海警察大肆宣扬的--他们在上海抓我关我,不但不赔钱,还要到老子家里来羞辱我。

于是,思前想后,杨佳很容易就认定一切“罪恶”的源头,就在于上海的警察,具体而言,就是上海的芷江西路派出所,就是闸北分局的督察。

于是,杨佳决定为自己讨回这个“公道”。

OK,以上都是猜测,但是,以上难道不是“常理”么?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