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半原创】无赖逻辑-----张宏良与瓦罐 -- laska

共:💬121 🌺6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稍微答复一下

1.出售给海外或者民营资本并不意味着放弃控制权,更重要的问题是,我们要控制权来干什么?如果四大国有行不改革,我们的控制权只会每年平增无数坏账,金融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最终拖累中国的经济发展。如果手中握着控制权,但是做出的决定很差,那就是自残了...而且,外资也尚未到能控股的地步。

2.贱不贱卖对于这种战略投资来说是很难评估的。打个比方说,市场上苹果5元一斤,如果你只卖3元,那肯定是贱卖了。这里的价格是市场均衡得出的,一个有效的价格可以在一个竞争性市场中达到,苹果是这样,股票也是这样。但是,引进战略投资者不是一个竞争过程,因此我们无法获知真实的价值是多少。当然,如果满足科斯定理的条件,谈判达成的价格可以是有效的(即反映了商品的真实价值),但是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过程也是不满足科斯定理的条件的,所以我们还是不知道建行这个苹果当初应该卖多少才是公平的价格。所以讨论是否贱卖是很困难的,因为我们没有一个衡量标准。再假设,在谈判的过程中,建行的真实价格为A元/股,实际上我们卖了B元/股,1个月以后市场价格为C元/股,3个月以后D元/股,C和D与判断时候贱卖是没有关系的,有关系的只是AB,B>A则是卖划算了,A>B则是卖亏了,并不是卖亏了股票就该涨,也不是卖赚了股票就该跌。

3.控制权在股份制中就是控股,假设我们拥有50%以上的股份就是绝对控股,如果我们想通过增加坏账来压低股价从而赎回资产,先损失的是我们自己,而且我们损失的是大头。

再打个比方,假设今天美国人花了50亿买了我们的一些股票,然后他必须持有10年,这十年中建行都不分红(其实分不分红都无所谓),十年以后这些股票一共可以值80亿。我们不从建行是不是贱卖的角度来看问题,而从美国人是不是亏本的角度看问题,你说美国人是不是亏了呢?

也许是也许不是。从纯粹的财务观点来看(即不涉及现实的可能性),如果全球风险投资的收益率是8%(其实很低),50亿十年后价值108亿,若只赚到80亿,实际收益率仅为4.8%,那么它亏了吗?还是不一定。如果它其他投资的收益率仅为3%,那么这笔投资对于他就是赚了——虽然比起别人来,他是一个很垃圾的投资者。

以上所有的数据都是假设的。我只是想说明亏不亏,贱卖不贱卖,没有benchmark就没有办法下结论。所以不管是指责卖国的,还是支持这笔买卖的,都先拿出当时的数据来,争论才有意义。

-------------------

我个人是支持银行改革的,当然也是支持这笔买卖的。如果当初没有这笔买卖,说不定建行还在是坏账一堆;如果没有银行改革,等到我们再也按不住坏账的那一天,就是中国经济走向日本老路的那一天。如果金融改革再不抓紧,我们的证券市场失灵足以拖垮经济,甚至不需要降低到日本零增长的地步,降到6%就足以让老百姓难以忍受了——比如说,2008年。当然,今年有经济普查,于是我们的GDP增长一定会比6%高的,不过,是不是6%,咱们自己过日子自己知道...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