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增长,停不下的红舞鞋? -- MP4

共:💬27 🌺1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呵呵,讨论

国企也是企业,也同样要符合市场规律才能生存。

符合市场规律并不是国企能不能生存的唯一条件。另一个条件是只要国家想维持它,它就能生存。看看二十年前,有多少国企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又有多少是不能生存的?近几年,一些国企的破产和私有化,并不是由于他们最近才不符合市场规律的,而是由于最近政府不想要了!

长虹以前是造雷达的,国企的不能再国企了,现在他和资本主义的私企有什麽区别 ?

长虹现在是私企了?什么时候(确实不知道)?就算是私企,那和资本主义的私企还是有区别的。根本就在产权结构上。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营企业的工人并没有拿到本该属于他们的报酬。当时,国家拿走了工人的这些本应得到的报酬,一部分用于再生产,另一部分用作社会保障和福利基金(理论上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当私有化的时候工厂就应含有工人的股权。而在资本主义的私企,工人一般没有工厂的股权(就蓝领的普通工人而言)。这样,产权结构的不同会导致一系列的不同,比如:决策管理,利益分配等等。正常情况下,因该是这样。如果再考虑到中国的现实,两者之间的不同,也许还要多,之间的差距也许还要大。

没有太多的空间供企业家发展,而现在,这个空间要大得多了,即使是国企也有了很大独立性,企业主管也是更多的从生意角度考虑,而不是以官员的头脑思考,

国企的主管难道不是政府雇用人员?难道企业是他的?他考虑的是企业的长远发展还是在任上捞一把就跑?在没有强有力的约束和监督下,哪一种情况会更有可能发生?

同样,无论中央还是地方,政府的角色也在慢慢发生变化,对竞争性行业的直接投资越来越少,对大型项目的投资也会越来越慎重。特别是类似甲醇这样的大项目,也同样会经过严格的论证,

论证什么?是企业能否长远发展还是主管能否就此捞一票?

(题外话:投资建设往往是主管捞钱的好时机。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主管热衷于大兴土木。至于投资收益,那就是下一任的事了。)

财政资金应该是小部分,大部分还是来自银行贷款,没有良好的前景,恐怕不容易贷到钱。

银行关心的是能不能还钱,而不是投资前景。这也是为什么国企较私企容易贷款的原因。有政府财政作担保,银行自然愿意贷。最后出了什么闪失,还有纳税人的钱顶着呢。(注:在资本主义国家投资前景由投资者来考虑,而在中国的国企或政府性投资中,很少有人会真正关心这个问题,那些主管关心的是个人政治前景、个人收入前景,而不是投资前景。)

在MP4的文章里并没有提到这样的投资是政府的还是私人的,

近千亿的资金,不确定的投资前景,私人投资的可能性有多大?虽然直觉告诉我这个可能性不太大,不过确实需要更多的数据。

大约四五年前,我到一位老伯家做客,他儿子特意带我参观了他三叔的甲醛厂,因为当地胶合板业很发达,而甲醛是生产制板用的胶水的重要原料。(不知对不对,请MP4指正。) 据他介绍,该厂一年能挣几千万(产值?利润?),而且因为甲醛有剧毒,是受管制的产品,他三叔花了好大力气才拿到生产执照。

这个例子想说明什么问题呢?我并没有否认私企的存在啊?也没有说私企不挣钱啊?

今天国内的经济,政府的影响还在,但企业,包括国企和民企, 的作用正在逐渐变大,所以对老兄的结论不太同意。

在经济活动中,政府本来就应该保留一定的影响力。但应该要用好用对,而不是乱用一气。中国是在慢慢转变,但那是现在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