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东瀛铁骑之基于九七式中戦車的自行火炮之四 -- oboeman

共:💬19 🌺2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东瀛铁骑之基于九七式中戦車的自行火炮之四

“三式砲戦車ホニHo-Ni III”

被日本资料形容为“集大成”的三式自行火炮“ホニHo-Ni III”,也基于97式坦克车体,主要目的在于弥补一式自行火炮的两大缺点:防护不周全,以及没有专用于反坦克的直瞄设备。三式砲戦車结构上与三式中型坦克颇相似,但炮塔较宽较短,也装三式坦克炮(和一式自走砲/砲戦車的一式戦車砲基本相同),乘员5人。车高2.39米,战斗全重17吨。全部部署在本土,拟用作本土決戦时的坦克歼击车。和一式自走砲/砲戦車一样,也取消了车体前机枪,该位置补罩上带观察缝的装甲板。炮塔前装甲厚25毫米,侧面厚12毫米,颇有些德国风格的炮防盾厚50毫米。虽然全封闭炮塔在形式上不可谓不先进,但却没装排风扇,开炮时还是得打开舱门。该车1944年产15辆,1945年产16辆(一说26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四视图,从两侧都有天线来看,可能是辆指挥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战后集结待销毁的三式自行火炮与三式中型坦克

“四式自走砲ホロHo-Ro”

1943年下半年凸现的“谢尔曼危机”不仅极大促动了日军新式坦克和一式自行火炮的量产,日本陆军的技術本部还努力将过时的火炮装到过时的坦克底盘上“凑”出自行火炮。技術本部第四実験室(研制坦克装甲车辆的“四技研”)有人嘲讽说这是把“寡妇和鳏夫配对”;这便出炉了一大一小的相似车型:97式中型坦克底盘装三八式15厘米榴弹炮的“ホロHo-Ro”和95式轻型底盘装三八式12厘米榴弹炮的“ホトHo-To”。虽然初速低,用HEAT弹(High Explosive Anti-Tank,就是成型装药的破甲弹)时威力确实足以击毁美军坦克,但前提是——能及时装备实战部队并能在实战中打中“谢尔曼”……这个1+1也许大于2的组合在1944年产13辆,45年产12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较大的“ホロHo-Ro”,美军在菲律宾吕宋岛缴获,注意完全变形的左前翼子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小一号的“ホトHo-To”

根据昭和19年(1944)7月22日颁布的“兵政技機密第16号”命令,三菱重工的志水亢技師(工程师)于翌日开始研制此车,8月告成,效率极高。利用日本国内剩余的以及重伤返修的97式坦克在三菱重工業下丸子工場进行改装。在“昭和20年本土防卫計画”中,拟编成10个独立自走砲大隊(独立自行火炮营)并装备该“十五糎自走砲”,最终完成第1、2、5、7、8共5个大隊的编制。四式自走砲主要用于为装甲部队提供伴随压制火力支援,基本相当于德国利用I号、II号和38(t)底盘改装SIG.33重步兵炮的敞开式自行火炮,但不同的是四式自走砲从研制起就考虑反坦克作战能力,装有97式57毫米坦克炮的瞄准镜。日军装甲兵希望拥有一种可在2000米以远击毁M4“谢尔曼”的自行火炮,原本青睐96式150毫米野战榴弹炮,更有人提出装89式甚至96式150毫米加农炮,但遭到步兵部队的强烈反对,因为这些炮产量很低,若供给装甲部队势必不利步兵的装备。最后,装甲兵不得不选用了步兵觉得无所谓的老古董——三八式150毫米榴弹炮,虽然破甲弹这反坦克的炮弹本身没变,但射程和精度无疑大打折扣。

四式自走砲是除一式“ホニHo-Ni I”外唯一参加过实战的日军自行火炮。3辆四式自走砲于44年12月8日编成第一自走砲中隊,22日从日本本土启程前往吕宋岛,45年1月1日在圣费尔南多遭美军空袭,损失1辆和不少物资,余下的2辆和中隊本部(连部)、列车都被改编入第十四軍直属的“第十四方面軍仮編自走砲中隊”(套用德军概念,即军直属连级自行火炮战斗群),指挥官鷲見文男中尉。这个“独立鷲見自走砲中隊”与“独立岩下戦車中隊”和戦車第二師団的機動步兵第二連隊(归第2坦克师的第2摩托化步兵团)主力一起防守克拉克机场,经3月该地激战后这些部队损失所有装甲车辆,撤往吕宋岛西部山区。显然四式自走砲没有也不可能有什么非常卓越的表现。

四式自走砲高2.36米,战斗全重16.3吨,最高时速37公里,6人车组。战斗室侧板较短,后部敞开,装甲厚度与车体同为前部25毫米,侧面20毫米;顶部12毫米。俯仰角-10度到+20度,水平角左右各3度。车内可载16发炮弹,通常车后上方附带12发装的弹药箱。一般也像一式自走砲那样带一挺自卫或对空的97式7.7毫米坦克机枪。其三八式150毫米步兵炮使用92式榴弹时初速为282米/秒,最大射程5970米。可以肯定的是,日军在停战前一直没能列装新式破甲弹,不过近36千克的高爆榴弹直接砸上的话……有个实例可供参考推测:根据奥托·卡利乌斯回忆录,德军“虎”式坦克被苏军152毫米榴弹命中,结果是坦克立即抛锚,乘员口鼻流血,暂时丧失听觉甚至战术动作能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注意侧装甲上的细筒状物,就是97式57毫米坦克炮的瞄准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停战后集中待美军点检并销毁,旁边露出“冰山一角”的是四式中型坦克,装甲和火力相当于德军IV号H/J型,机动性比IV号和美军早期的“谢尔曼”都强,是日军第一种能与“谢尔曼”正面对抗的坦克

三八式榴弹炮的原型为日俄战争时的德国货,日本于明治38年(1905年)引进,仿制成功后于1911年入役,炮重2.09吨,实际口径149.1毫米,身管长1.88米,12.6倍径;发射旧式35.9千克榴弹时初速275米/秒,射程5890米。和其他三八式、四一式等明治年代的“元老”武器一样,一直没被“节俭”的日本陆军全部换装淘汰,在早期侵华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苏军缴获日本关东军的古董炮,估计上下其手的小毛子们觉得很开眼

元宝推荐:MacArthur,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