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取名字和人生观 -- 成奎花

共:💬21 🌺4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取名字和人生观

在河边看了几天,刚下河。这是两年前的旧文了,也算是我对最近国内外一些不同态度的一点点思考。比起河里牛人牛文,肤浅的很,仅仅是投贴拜山的一个姿态,各位见笑了 :)

小侄女名字叫睿博,我觉得太严肃了,建议我哥改名黎因----黎明的原因,因为小家伙是早晨出生,结果被无情否决。向我妈大放词说睿博听起来就像个女博士,老妈反而很得意:“就是要让她做博士。”忽然发觉,我的想法和国内很多人的想法不知不觉已经很不一样了,比如取名字,清新温暖就好,不想赋予太多期待和雄心。发奋图强出人头地听起来是那么陌生,我现在是纯粹的消极享乐派,所谓消极享乐,就是不赶潮流的享乐,安于老土的享乐,不流一滴汗的享乐,总结成四个字,能闲就闲。

这种生活态度的好处在于:火气小,显得宽容;不功利,显得诚实;不固执,显得开明,完全具有一个自由主义者的素质。 :D 看国内网站,自由主义好像很受推崇,我一直认为有两种自由主义者,一种是斗士型,自由主义对于他们是奋斗目标而非已经享有的权利,譬如鲁迅,奋斗者受压迫与挫折,必然愤怒,并且主张打落水狗;另一种是现在西方绝大部分自由主义普罗大众,对于他们,自由主义是诸多不太费力气的人生态度选择中的一种,容易宽容。前一种和理想主义者一样,不能没有,没有社会堕落,也不能太多,太多社会疯狂;后一种则没有任何形而上的意义,他们不过是追随者。以前看到New York Times上一篇评论文章,写道:"liberal,for them,everything is permited,nothing is taken seriously." 这话一针见血,对于自由主义追随者,自由主义和时尚一样,很多时候不过是个关于品位的问题,无关生计。所以说,中国要出现大群的自由主义者,必须先出现大群的中产阶级,这群人有足够的安全感,确信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权利不会受到与己看法不同之人不公正的损害,宽容不过是他们衣食无忧前提下道德上的锦上添花。而我宣称自己有自由主义者的态度,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如果偶尔想不通一下国内全力打拼的容易愤怒的人们,立马意识到自己的站着说话不腰疼。

很多人说过,出国了才更爱国,因为站在一群和自己完全不同的人中才会真正了解归属感的重要性。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另外的原因:没出国之前,西方人似乎就是公正公平和效率的代名词,国内种种劣处似乎都是民族性所造成,一旦归咎于民族性则容易绝望,所谓“撼山易,撼民族性难”。出国以后,发现国外也讲关系人情,也会效率低下,也有尸位素餐,所有中国有的问题外国都有,于是民族性变成人性,这感觉像本来要独吞的一剂浓缩黄连里加进一大壶水并且有大群人同喝,苦还是苦,却没有以前那样苦不堪言了。说国内和西方发达国家已经一样是闭眼说瞎话,可是现在对待国内问题态度绝对不一样了,以前象父母对吸毒的孩子的绝望,现在则只是对逃学的孩子的不满。一旦不再那么苛责,就更容易看到国内很多方面都在得到改善,虽然进度很慢。第三个原因听起来有点自私,因为远离中国,中国所有的问题虽然也很关注,但是不管愿不愿意承认,多少觉得对自己影响不那么大,这有点像都市里的小资对西藏的态度,他们热爱西藏,固然因为西藏很美,也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有在任何时候离开的自由。

我不喜欢有些华人家长用国外的好处和国内的坏处两相对比教育孩子,这和解放时候的忆苦思甜差不多,忆苦思甜怂恿人们去恨某一类人,而他们现在则是怂恿孩子去恨一个国家,而且是他们祖先父母的国家,这样的撕裂对孩子很残酷。我不会告诉我的孩子中国是天堂,也不会告诉她们中国是地狱,我想让他们知道那是一片十多亿人生活的土地,和世界上所有其他地方一样,那里有不少的不公和罪恶,也有惊人的美好和善良。而且,在那里,还有一种其他地方没有的为成人写的童话,叫做武侠。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