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论语导读:学而篇第一 (十四、十五、十六) -- 楚无邪

共:💬12 🌺2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论语导读:学而篇第一 (十四、十五、十六)

(一四)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无邪意译:君子的追求在于学,不在物质享受上;要做事勤勉,说话谨慎;要能努力向有学问的人请教,这就可以算是好学了。

无邪导读:孔子在许多不同场合多次阐述“慎言”的教导。前面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这是从听的人的角度提醒大家,不要轻易相信甜言蜜语;现在则从说话的人的角度,要求君子要对自己的言辞负责。

孔子的理想是组建一个能更有效运转的社会体系。这个社会体系中的每个个人都有该有充沛的社会责任感。如果把社会比喻成电脑网络,那么每一个人就都是网络中的一台电脑,网络中的每个电脑都得以与其他电脑交换信息,从而使网络的力量大大超过单个电脑的简单集合。但要使网络正常工作,每个电脑就必须准确地向其他电脑传递信息。在这方面,宁愿少传递一些信息,也比传递出错误的信息对系统更有利。所以,孔子认为,语言要诚实而准确的表达与表现自己,如果实在不能准确,那么宁愿所说低于自己能做的,也一定到非常谨慎,尽量避免说错话,给别人错误的信息。

(一五)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诗云:《卫凤•淇澳》之篇。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诗语有两释。一治骨曰切,治象曰磋,治玉曰琢,治石曰磨,四字分指平列,谓非加切磋琢磨之功,则四者皆不能成器,盖言学问之功。

白话试译

子贡说:“贫穷的人能坚持自己的尊严,富贵的人能避免矜骄,如何呀?”先生说:“这也算好了,但不如贫而能享受求道的乐趣,富而爱好研究礼法,那就更好了。” 子贡说:“《诗经》上曾说过:像切呀,磋呀,琢呀,磨呀,不就是这意思吗?”先生说:“赐呀!使这样,才可和你谈诗了。告诉你这里,你能知道到那里。”

无邪导读:“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真是好修养。贫穷的人会应为缺乏自信而谄媚,富有的人会因为自以为是而骄傲。执著于贫富贵贱等外在的东西,当然就蒙蔽了内心的真实。孔子说,贫穷不应该妨碍你追求天道——无论劈柴挑水,面对自然与生活,哪里不能有你对知识的追求;富贵也不该妨碍你追求天道——如果你思考的不是从社会聚敛金钱而是钻研社会之礼法制度的话。

对于后面一段,孔子认为,无论仁孝还是信义,都是本来就写在你的基因里面的固有素质,无需别人从外界赐予。只是人生下来固然都本身就具有美好的天性,但是人性的弱点也总是与这些同时出现,贫富贵贱等外在的东西更会蒙蔽你的双眼。就像玉石,只有通过切磋琢磨,在精益求精的学习过程中才能逐渐去除掉外表的杂质污垢,让玉石自己的质地完美的显现出来。

(一六)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无邪意译:孔子说,不要老是觉得别人没有理解你,你有没有真地试图去理解别人呢?

无邪导读:“仁”,重要的是要能以同理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能替别人考虑,那时你具备了“仁”的品德;至于别人没能替你考虑,那是别人没有仁德。

这样啊?那不就是我吃亏了,凭什么啊?

拥有好的德行,最终受益的人当然是自己了。有德行的人才能受人信赖,使人亲近,人生的路才能越走越宽。无德之人只会窃取小利,而他的人生之路必会越走越窄。

真得这么简单吗?有道德就能获利能成功?

那当然,除非——除非你遇见的是“巧言令色”的对手。不过现在你也知道孔子为什么对“巧言令色”如此痛恨了吧。

上一篇:论语导读:学而篇第一 (十二、十三)

下一篇:swordi:论与导读:为政篇第二(一)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