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史杰鹏:我觉得最好看的古文段落 -- 出尘

共:💬1 🌺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文摘】史杰鹏:我觉得最好看的古文段落

1、最慷慨激越的段落:

  

   于是赵襄子面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知伯灭范、中行氏,而子不为报雠,反委质事知伯。知伯已死,子独何为报雠之陈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以众人遇臣,臣故众人报之知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襄子乃喟然叹泣曰:“嗟乎,豫子!豫子之为知伯,名既成矣,寡人舍子,亦以足矣。子自为计,寡人不舍子。”使兵环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义,忠臣不爱死以成名。君前已宽舍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故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虽死不恨。非所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义之,乃使使者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

  呼天击之曰:“而可以报知伯矣。”遂伏剑而死。死之日,赵国之士闻之,皆为涕泣。

  ”(《战国策?赵策》)

  

   记得当初读到这段的时候,我很是有点心 澎湃。我最喜欢的句?是“襄子乃喟然叹泣曰:‘嗟乎,豫子!豫子之为知伯,名既成矣,寡人舍子,亦以足矣。子自为计,寡人不舍子。’使兵环之。”让我读了又读,简直爱不释口。颇为慨叹战国初年那种激越而不迂腐的士人之风,似乎在春秋时,士人固然也慷慨,但到底夹杂了许多迂腐的成分。而迟至秦汉,这样的士人又都换了个名词,叫什么侠客了。至于象赵襄子这样有性情的主君,也似乎只有往前多,往后少。看来我们更早的祖先的确是更质朴而富有血性。记得以前一帮鸟导演拍《战国》,硬把豫让先生拍得婆婆妈妈,根本不象个刺客。甚至 木i 刺秦王,临行向樊无期借头,樊无期竟吓得发足狂奔,好歹被荆轲追上,强迫借了头去。这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建议他们来读读这段战国策。

  

   2、最让顽夫廉、懦夫有立志的段落

  

   初,章为诸生游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o被,判牛衣中,与妻?Q,涕泣。其妻呵怒之曰:“仲卿!京师尊贵在朝廷人谁壑u 卿者?今疾病困厄,不自激?n,乃反涕泣,何鄙也!”

   后章仕宦历位,及为京兆,欲上封事,妻又止之曰:“人??知足,独不念牛衣中涕泣?r耶?”章曰:“非女子所知也。”书遂上,果下廷尉狱,妻子皆收系。章小女年可十二,夜起号哭曰:“平生狱上呼囚,数常至九,今八而止。我君素刚,先死者必君。”明日问之,章果死。妻子皆徙合浦。(《汉书?王章传》)

  

   我当初读《汉书》,看到这句,曾整个抄录在笔记本上。最欣赏的句子是王章的老婆在穷困中说的话,她对自己的老公的才华可真是自豪到了极点。她的话翻译成现代白话文可以是:“老王!你自己考虑考虑,那些朝廷的大官僚大地主谁他妈比你强啊?现在你有点感冒发烧,就沮丧到这样子,还哭哭啼啼,象个男人么?真他妈可鄙。”呵呵,这是开玩笑,如果王章老婆这样粗俗,我想也不能感动我了。最有趣的是他女人也深知老爸的性格,知道性子刚烈的人耐不得屈辱,日日忧虑,会首先呜乎哀哉。所以我想文革时熬过来的知识分子恐怕是缺少性情中人的。

  

   3、最生动的行刺场面:

   卢蒲姜谓癸曰:“有事而不告我,必不捷矣。”癸告之。姜曰:“夫子愎,莫之止,将不出。我请止之。”癸曰:“诺。”十一月乙亥,尝于大公之庙,庆舍莅事。卢蒲姜告之,且止之,弗听,曰:“谁敢者?”遂如公。麻婴为尸,庆衾为上献。卢蒲癸、王何执寝戈,庆氏以其甲环公宫。陈氏、鲍氏之圉人为优。庆氏之马善惊,士皆释甲束马,而饮酒,且观优,至於鱼里。栾、高、陈、鲍之徒介庆氏之甲。子尾抽桷,击扉三,卢蒲癸自後刺子之,王何以戈击之,解其左肩。犹援庙桷,动於甍。以俎、壶投,杀人而後死。遂杀厌绳、麻婴。公惧,鲍国曰:“群臣为君故也。”陈须无以公归,税服

  而如内宫。(《左传?襄公28年》)

  

   这段最让我感到栩栩如生的是:“卢蒲癸自後刺子之,王何以戈击之,解其左肩。犹援庙桷,动於甍。以俎、壶投,杀人而後死。”庆舍这个人虽然是个大贵族,可是膂力过人,这和我小时候心目中的地主形象是完全不契合的。我心目中的地主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手没有和鸡搏斗的力气。可是那时候的地主看来都弓马娴熟,都是好汉子。谓予不信,就看这个好汉子庆舍在遭到袭击时的表现罢,他的左肩生生地被人用戈给“解”下了(解字用得极好,我觉得),可是仓促之中、造次之中仍然有力气折断大庙的椽子,力量之大,震动了整个屋梁。端得惊心动魄。最后在左肩完全没有了,失血过多的情况下,还以礼器投杀数人而后死。这让整个行刺场面显得生机盎然,相比之下,荆轲刺秦王的场面差得远了,不过是两竖子绕柱狂奔,捉迷藏而已。所以我郑重推荐这段。

   4、最悱恻伤怀的段落

  

   十二月,公疾,遍赐大夫,大夫不受。赐子家子双琥,一环、一璧、轻服,受之。大夫皆受其赐。己未,公薨。子家子反赐於府人,曰:「吾不敢逆君命也。」大夫皆反其赐。书曰「公薨于乾侯」,言失其所也。(《昭公32年》)

  

   我之欣赏这段,只是因为“十二月,公疾,遍赐大夫”这一句,让我难咎怀,不怡中夜。这个鲁昭公也不是个很明知的国君,本来我犯不着为他难过,我有精神,还不如去可怜遭恶弟暗杀的隐公呢。这个昭公不自量力,在七年前攻打权 技臼 ,不但没成功,弄得自己反而出逃了。跑到齐国去,受到侮辱;改到晋国,照旧是侮辱。手下只有一个子家子是聪明人,可是又劝不了他。最后在乾侯那个地方死掉了。不过他还算讲仁义,死之前,把随身所有的宝贝全赏赐给手下,以报答他们多年来一同流离的劳顿。没有功劳还有苦劳,没有苦劳还有疲劳么。如果知道这段文章的背景,就知道它概括尽了一个人君 男了 。我简直能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在十月的深秋(周历的十二月等于夏历的十月),黄花落尽,树叶凋残,落魄的国君躺在凄凉的乾侯宿舍,老泪横流。故国虽不远,却永不可复见,虽狐死而必首丘,他只有遥望国都曲阜叹气了。而挣扎又起,将随身宝物遍赐群大夫,该是何等的伤感,何等的痛断人肠。让我想起屠格涅夫的小说

  ,比如《罗亭》、《贵族之家》什么的,里面固然没有惊悚的情节,可是善于通过描写风月无情,离人暗换来表达造化弄人的悱恻情感。而《左传》作者竟也擅长于此,让我不得不推许它为第一流的文学作品了。推荐指数:五星。

  

   5、最满口正义的段落

  

   无大夫冠礼,而有其昏礼。古者五十而後爵,何大夫冠礼之有?公侯之有冠礼也,夏之末造也。天子之元子犹士也,天下无生而贵者也。继世以立诸侯,象贤也。以官爵人,德之杀也。

  

   我本来以为《仪礼》是最枯燥不过的篇章,猛可里它陡然来这么一句,让我大惊失色。“古者五十而後爵,何大夫冠礼之有?”看看,多么正义?让我看到一伙儒家士大夫端坐在庙堂之上,侃侃而谈,虽正义而不流于激愤,哀而不怒,怨而不伤。哦,原来五十岁才有资格当大夫的;原来天子的皇太子也不是生来就尊贵的;爵位是赐给有德行的人而不是赐给有权利的人的;把官和爵绑定销售是德行销歇的表现的。妈的,要多正义有多正义。虽然做不到,可是人家儒家就是有这样的理想标准啊。诚如龚大炮所说,士才是所有贵族的伦理底线。真是和现代毫不隔阂,是以郑重推荐,让人看见儒家烦琐礼

  仪掩盖下的理想和道德情操。

  

   6、最委婉徐畅的帝王赞

  

   赞曰:孝宣之治,信赏必罚,综核名实,政事文学法理之士咸精其能,至于技巧工匠器械之事,自元、成间鲜能及之,亦足以知吏称其职,民安其业也。遭值匈奴乖乱,推亡固存,信威北夷,?斡谀揭澹?稽首称藩。功光祖宗,业垂后嗣,可谓中兴,侔德殷宗、周宣矣。(《汉书•孝宣纪》)

  

   最喜欢“至于技巧工匠器械之事,自元、成间鲜能及之,亦足以知吏称其职,民安其业也。”特别是转折处的“亦”不用任何转折虚词,末尾的“也”字声调回旋,足以摇动人心,我想班固他老人家写到这里是颇有些失落的。他的心情一定低徊不已,因为宣帝过后,西汉王朝由盛转衰,一个史官,回溯起一个强大的皇朝进入低潮,免不了会象东周的大夫看到宗周的故墟那样,不尽《黍离》之叹。推荐指数:五星。

   7、最哀婉而又死气氤氲的场面

  

   晋将嫁女于吴,齐侯使析归父媵之,以藩载栾盈及其士,纳诸曲沃。栾盈夜见胥午而告之。对曰:“不可。天之所废,谁能兴之?子必不免。吾非爱死也,知不集也。”

  盈曰:“虽然,因子而死,吾无悔矣。我实不天,子无咎焉。”许诺。伏之而觞曲沃人,乐作,午言曰:“今也得栾孺子何如?”对曰:“得主而为之死,犹不死也。”皆叹,有泣者。爵行,又言。皆曰:“得主,何贰之有!”盈出,遍拜之。

  

   这段最打动我的是“对曰:‘得主而为之死,犹不死也。’皆叹,有泣者。”虽然句子简洁得要命,可是读到“有泣者”三个字,我还是蓦地里生出些许悲凉,又一个贵族庞大的宗族都要完蛋了。小时候怀疑能延续到现在的家族都是最优秀的,后来才发现,不但不能算优秀,毋宁说是最庸劣的。在几千年里众多有血性的基因早就互相屠戮干净了,这就是“相斫”的历史。这个栾氏家族也是如此,他们本来是晋国的世卿,有祖先栾书一度执掌晋国的中军,权势赫赫。可是到了栾盈的老爸栾?d,竟得罪了另一个豪族荀偃。荀偃为正卿,讨伐秦国的时候,号令“唯予马首是瞻”,栾?d很生气,说晋国的法律没有赋予正卿这么大的权利,干脆把自己的军队开回国了。荀偃虽然承认自己说错了话,“悔之何及”,可是对这姓栾的恨死了。到栾?d死掉,栾盈继任的时候,就耍了阴谋,和其他权臣驱逐了栾盈。栾盈逃到楚国又逃到齐国,郁郁不得志,想想还是自己家乡好,就在齐国帮助下,潜回自己的 邑曲沃。?发动曲沃之?反 荀氏,可是兵败最终没有成功,宗族全部覆灭。这段就是写栾盈潜入曲沃的场景,他见到自己的家臣胥午,告诉他反攻计划。胥午开始不答应,知道以栾氏一家之力反攻数家,一定不能成功。栾盈坚决请求帮助。胥午对旧主很有感情,就答应了。但是不知道其他部下对这个逃亡回来的宗主是否还中心不二,于是就把部下招集起来喝酒,让栾盈躲在帷帐后。

  饮宴的乐声响起来后,胥午就问在座的:“如果旧主栾盈回来了,大家准备怎么办?” 言下之意是否有人会去报告荀氏抓他。可是在座的都很慷慨激昂,说:“如果旧主回来了,我们即使为他死,跟活着又有什么两样?”于是都各各叹气,气氛很凝重,有人竟然抽泣起来了。可见栾盈平时对部下实在有很大的恩德,让大家对他这么怀念。可是胥午不放心,喝了会酒,又问了一遍。大家还是说:“得到了旧主,绝无贰心地拥护他。”这时栾盈才放心地出来,向大家拜谢。商量授甲,反攻晋国国都。可是结果自然是失败了。但是这个前面的铺垫实在是很哀婉,满座的人,虽然饮酒吃肉,可是不久后都要魂归地阙,这样看来,这座上其实就宛如一群死人。亚历山大大帝看着他荡荡的军队,曾悲凄地说:“我这一百多万军队,过了一百年,都将不在这世上。”虽然让人慨然感叹人世的无常,可是那些军队的消失,是自然的规律,而这群人却是自愿如此,前者的无常,和后者这无常中的无常比起来,又算得什么呢?

  

   8、最低徊隐约的世家赞

  

   太史公曰∶余闻孔子称曰“甚矣鲁道之衰也!洙泗之龈龈如也”。观庆父及叔牙闵公之际,何其乱也?隐桓之事;襄仲杀适立庶;三家北面为臣,亲攻昭公,昭公以奔。至其揖让之礼则从矣,而行事何其戾也?(《史记•鲁周公世家》)

  

   司马迁的世家赞,多半是废话,这段却是很打动我。他提了一个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为什么鲁国保留了那么多周朝典籍礼仪,而且保留得那么完整,让晋国的世卿都感叹艳羡。吴札访问上国,也只能在鲁国听到全套的周室音乐。可是鲁国的世卿互相攻杀起来一点也不手软。可是虽然心狠手辣,礼仪却总不忘,驱逐了国君,他们又不能做到心里无愧,还要 傩市实刈 作很盼望国君回来。我最欣赏的就是这句“至其揖让之礼则从矣,而行事何其戾也?”写得很低徊,可能史迁他老人家很摸不着头脑,做事能这样表面上一套,背地里一套的么?这也就可见他的迂腐,终究迂腐到白白的丢了睾丸,宜矣。

  

   9、最英雄迟暮的场面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於是项王乃悲歌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史记•项羽本纪》)

  

   这个似乎就不用解释了,解释完全是多余。不过戏剧里都说虞姬和项羽歌毕,即拔剑自刎。这里却没有提到。传世的《汗简》,里面引用了很多战国文字,其中就有《老子》,注明是项 妾墓中出土的?学者多以为是虞姬墓。看?虞姬死后,埋葬得也不是那么仓促嘛。虞姬喜欢拿《老子》等古书来殉葬,反映了她是个爱好读书的小姑娘,这恐怕对“学书不成学剑又不成的”楚霸王有点影响,项羽的诗写得颇不错,让我等千载之下犹且为之动情,可见军旅之暇,他读书还真下了不少功夫。不过这是否会影响他打仗的技术,我们就不知道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