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1) -- 史文恭

共:💬674 🌺296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回复
家园 当然都是有出处的

林彪是否向罗帅遗体告别的问题,你到罗荣桓纪念馆,相关报道的最后一页,有一篇《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罗荣桓同志的遗体告别》,里面根本就没出现林彪。结果有人拿出来当年报纸的影印件证明,林彪那天的确去了,不但有文字,而且还有照片。这段公案,当年在强国论坛有不少人都知道。

纪念馆和人民网的陈毅大事年表,完全照抄的陈毅传附录的大事年表,陈毅传漏了的,他们也漏了。你以为中央档案馆主办的就一定是考据详细,那就错了,他们也是天下一大抄。

年谱只说12月18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复电同意陈、张、黎、饶、舒为常委,饶为书记,陈、黎为副书记,没有电报原文。

你这个要求有点高。

==

朱总司令的问题,你认为他在延安,是为了给八路军总部留个备份,所以他哪也不能去,是不是这个意思?

王稼祥,1931年11月,任红军总政治部主任,参与指挥第四次反围剿,1935年3月,任毛、周、王三人军事次小组成员,参与指挥长征,1938年8月,任军委副主席,主持军委日常工作。

聂帅和罗帅配合林总,所以林总的指挥有他一份,王稼祥配合毛主席、朱总司令,这二位的指挥有没有他一份呢?

陈光的事太多了,你说具体一些吧。

6月和10月之间,有啊,8月2日,刘少奇致电陈毅并报中央,苏北各部队将来由你担任战役上的统一指挥”。

6月22日,刘少奇提议或者朱德、彭德怀之一,或者王稼祥,或者八路军三个师长与陈毅之一统一指挥华中。8月2日,刘少奇提议陈毅统一指挥苏北。11月10日,再次提议陈毅统一指挥,这难道还不算力主?

==

这类回忆录怎么了,早告诉过你,我是以回忆录为线索找的原始资料。

中央要张云逸率领两三个营过江的时候,那时候刘少奇还没到华中吧,他为什么只给张云逸两个连。

在武汉失守前后,大约有好几个月时间,完全可能建立相当完满的皖东抗日根据地,却只得到了某种限度的发展。项英限制部队的发展,限制群众运动,致使部队发展远远落后于战争需要和客观可能。刘少奇到华中的时候,“四五两支队减员很大,人数均不充足,地方工作薄弱,建立根据地的观念甚微弱”。

这就是项英对新四军原始股的态度?

他自己不努力,现在人家来擦屁股,还好意思闹情绪。是中央任务重要还是他的情绪重要?

项英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开马拉松会议算什么,丢下部队私自潜逃,这种行为都干出来了,给饶漱石穿个小鞋算什么。

==

电报出自全国解放战争史第三册,我只节录了前半部分,后半部分是具体的人事安排建议。

陈毅去中原的时候,刘邓早就转出大别山到达豫西了,派陈毅去传达正说明了信任,否则邓小平自己去中央跑一趟不就得了,再说,参加过中央工委会议的又不是只有陈毅,难道连个传达人都找不到?

中原局的辖区内铁板一块的国统区大概就只有大城市和周边地区,其他地方,要么是共产党的天下,要么是双方激烈争夺,你来我往的。军队、党、土改的问题,看看当时的资料就清楚了。刘统的《中原解放战争纪实》对此有专门一章。

陈毅原来是在邓小平的统一指挥下,完成中央安排的具体工作,不是在坐冷板凳啊。有意思。

==

朱总司令打仗不行,本来就是某些无知的人编造的,不说对战争的全面指导,单讲战役指挥,朱总司令前有指挥第四次反围剿,后有指导清风店、保北、青沧、石家庄战役,无论是野战还是攻坚,每次都是干脆利落。和朱总司令相比,彭德怀同时期的作战指挥,就表现的野战强而攻坚略逊,且有时计算不够周密。

你对粟裕不感冒,就相信了粟粉编造的一让元帅,你要是对他感冒,那有该怎样呢?

华中军区司令员是不是虚衔,让出了这个位置,是不是就是让出了相应的职责?代司令员的责任是否和正司令员相同,同样出了问题,要负的责任能一样吗?

有自知之明就是怕担责任,你的解释有意思的很哪。

我关于许世友的说法,麻烦您还回去看看我是怎么说的,不要急着下结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