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1) -- 史文恭

共:💬674 🌺296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回复

至少这个网站就被人抓住过删掉了当年人民日报上报道中林彪参加罗荣桓遗体告别仪式内容。

能否给出证据?出处?哪年的事?

说老实话,关于林彪的事,很正常。WG以后,林总已经是TG里的反面人物,其正面形象当然被遮掩。前些年,饶林等人都是只有错误,而无功劳。这几年TG才部分提到饶漱石林彪等人在建国前的功劳。该网站在有关林彪的内容不准确(被有意的遗漏)是正常的。但陈毅不同,陈毅可是盖棺定论的正面人物,陈是中央一直歌颂的。在有关陈毅的好的内容就不该有遗漏,甚至可能要把别人的功劳放到他的头上。45年的华中局副书记都提到了。关于华东局副书记,如果有不应该会漏的。

人民网上也是同样的记录外链出处而且都是最新的。

关于你提到的年谱等书可否列有原始出处,比如当时的命令原文、电文、以及正式决议文件等等。否则,都是TG的部门,到底该听哪个的,如何确定哪个是权威?

你既然有朱德纪念馆的纪录,怎么会不知道朱总司令40年5月就回到了延安,而且直到抗战结束再也没回前线。彭德怀一直在前线,直到43年9月才回延安。这个时间线够清楚吧。你说八路军离不离得开朱总司令?

你认为王稼祥没当过军事主官,所以不行。请问,聂帅在开辟晋察冀之前当过什么军事主官,指挥过什么战役,罗帅在主持山东之前当过什么军事主官,指挥过什么战役?他们独当一面之后干的如何?

你认为张云逸能力不足,请问,此前陈毅指挥过什么战役,有过什么比张云逸出众的成就,值得刘少奇向中央大力推荐,甚至在中央决定之前就要陈毅先行准备接手指挥事宜?

关于朱总回延安。你是否知道后来八路军总部遇险,左权牺牲的事?毛周都是有经验的人,相关方面的考虑(担忧隐患)还是会有的。将朱调回延安不是很正常的吗?万一,前方的八路军总部被鬼子端了呢?好歹TG也有备份。

聂帅和罗帅长期在一线部队中工作,在前线配合林总等人,林总的指挥也有他俩一份。115师是林聂大军。罗在山东的事,建议你查一下陈光的事。另外,王在一线部队呆几天?查查他的简历,还没有刘少奇的长呢。

关于张云逸,我前面只是猜测刘的想法。而且张后来在山东时,也没有在野战军。

前面是你提的电报(而且都没有完整原文,6月和10月时间之间的电报也不提),说刘少奇向中央大力推荐陈毅。你有意修剪过的,不全的材料(6月到10月间电文呢),却要我去解释。

书名自然是《粟裕战争回忆录》和《叶飞回忆录》啊,难道还有别的?你认为回忆录只能做辅助史料,很对。我一般用来当作查资料的线索。

顺着他们的回忆录可以知道:白崇禧同意新四军派一个营到江北,中央认为可以派两三个营,而项英只派了两个连;刘少奇多次要求江南派兵过江,项英不派,虽然他手里控制着七个主力团;刘少奇要发展苏北,项英却要把叶飞、陶勇调回江南,使得刘少奇只好连电恳求。

粟、叶的回忆录哪点冤枉项英了呢?

这类回忆录?许世友的回忆录能让陈毅“乾坤挪移”去看望解放济南的参战部队。

项对刘不合作是正常的,项控制着7个团,但刘也不是光杆司令呀。刘手里已有第4支队(高敬亭被杀后,由陪同刘去的徐海东接掌)。该部在新四军中原始股中占三分之一。刘少奇到江北指挥部时,该指挥部已经统一领导第4支队和7月新编的第5支队,江北游击纵队,人数相对江南的已经不少了(还没算新四军第6支队,辖3个团和4个总队)。项英有情绪是正常的(项是东南局书记,刘是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平级的。刘手里又不是没有部队),但没到丧心病狂的程度。以致到“项英要饶漱石受民运部长夏征农领导”。

一个囊括了黄河以南,长江以北,津浦路以西,大巴山以东,四千五百万人口,几十万党政军人员,一直在激烈斗争争夺中的大根据地,其整党、整风、土改纠偏居然不是分秒必争,而是慢条斯理的。我不明白你为什么对此还要提出疑问。

中央十二月会议精神,关于整军、整党、土改纠偏的指示,正是陈毅去中原传达的,邓去中央开会以前就确定了又能说明什么?

你认为中野的军政一把手都过的硬,所以陈毅去了就是无所事事?

刘邓的电报说的很明白,“中原局辖区甚大,领导力量极嫌薄弱,三部分野战军在20万人以上,如粟裕迟出,则达30万。军区武装约为20万人,亦须统一指挥及供应”。

看看中原局的辖区和华北、东北的对比,再看看中原局的阵容和华北、东北的对比,没有陈毅、邓子恢加入,刘邓得是三头六臂才能玩的转。

能否把那封刘邓电报的完整原文和出处列出?得让别人知道该电报的相关背景吧。

“陈毅去了就是无所事事”,当然不是,而是在邓统一指挥下,完成中央安排的具体工作。中原局辖区是否包括国统区(未被解放的)?

“中央十二月会议精神,关于整军、整党、土改纠偏的指示,正是陈毅去中原传达的,邓去中央开会以前就确定了又能说明什么?”,对不起我不是搞文学的,没有那么多联想。派陈去传达主要是因为他刚从中央那边出来,而刘邓在大别山的环境很艰苦,和中央联系难免不畅。那么些文件还能用密电形式发给刘邓?

彭德怀比朱总司令能打仗?笑话。

希望拿出证据,说出道理来。老彭内战外战都打过,表现如何大家都知道。朱总司令从百团大战后,就没有表现机会了(一直在毛主席周副主席身边)。

讲资历,林彪资历如何,中央委员照样领导一帮政治局委员,这里面就没刺头,剃平了罢了。还是那句话,中央既然把你提到那个位置上,就不会看你的笑话。

还说你不是粟粉,一让元帅就是粟粉们编的。不信你拿出出处来。

粟裕两让司令,如果让出去的难道不是责任,难道说华中军区司令是虚位,代司令和正印司令相同?不用军迷,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吧。

主观臆测了不是。我还真不是粟粉,粟裕在解放战争期间几次作过山车(胜仗后边接着败仗,最后以金门为结尾),而且光内战出彩了,我还真对他不感冒。我一直是欣赏林总和刘帅的,因为他们不只会打仗,而且会练兵(提高部下的作战素质),民间流传的“一个半元帅”不是空穴来风的。

至于粟裕两让司令的事,好像是“世人皆醉而你独醒”。连老毛都没有注意粟是怕担责任,一直予以重任。

代司令不是常务副司令,只有正司令不在岗位等不能履行职责的情况下才存在,也承担一切正司令不在期间的责任(正司令在的时候,还用别人代理)。出现问题,代司令还能赖到根本不在现场的正司令不成。

希望你莫妄下结论,多举实际的东西。而且举例以前,先考虑是否合理可靠,免得再出现陈毅给解放济南的参战部队作动员(当时陈在中野,除非TG那时有苏联支援的直升飞机将他送到济南城郊,作完动员后再送回中野),和项英要饶漱石受民运部长夏征农领导(TG讲的是党管枪。让被党中央派来的刚从共产国际回来的中共中央东南局副书记受新四军下面的政治部的民运部的部长领导,这在TG决不绝不是小问题,是严重的组织错误)。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