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1) -- 史文恭

共:💬674 🌺296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野草兄实际上还是全信了啊

江西的问题:

那次所谓夺权,本质上是朱、毛关于建军原则的争论,两人相持不下,陈毅只不过是从中活稀泥的。因为当时大家的理论水平低,不能对朱、毛的政治观点作出合理判断,只是从一般伦理出发,对互不让步的两人很反感,而对奔走于两人之间调和的陈毅印象很好,于是前委改选的时候反而选了陈毅当书记。老好人容易赢得好感,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此后,陈毅到中央汇报工作,与周恩来等人详谈,认识到政治路线上还是毛泽东正确,就站到了毛泽东一边,起草了中央九月来信,对朱、毛的争论作了最后总结。这封信是以周恩来的名义写的,收录到了《周恩来选集》里面,但总理说,他实际上一个字也没改。陈毅回到江西以后,又一路奔走,说服了持不同意见的人,把毛泽东请出来主持大局,才有的古田会议,毛泽东的建军路线从此深入人心。

这件事的前后过程是很明白的,陈毅在其中没有搞任何阴谋。如果毛泽东因此还要防着他一手,境界未免也太低了。本来中央考虑到两人的关系,已经决定传达完指示,就调陈毅到鄂豫皖去工作,是毛泽东一再挽留,陈毅才没去的。

新四军的问题:

陈毅和项英不是搭档,从任何意义上讲,项英都是陈毅的上级,项英有权和中央联络,陈毅没有这个权力。在没有中央支持,且项英不断掣肘的情况下,陈毅独自做出了发展苏北的决策,和中央的方针不谋而合,中央如何看待陈毅,是不言而喻的。

40年6月22日,刘少奇致电中央,指出“目前江北指挥部能力过弱,不能照顾华中全局,我个人在军事上多少还是外行,且有党政各方面的工作,在军事上是不能负责的,因此请中央迅速考虑这个问题,派人到华中来负军事责任,或朱德、彭德怀中来一个,或稼祥来,或八路军三个师长与陈毅中来一个。”

10月14日,中央致电陈毅并告刘少奇等: “同意陈毅统一苏北军事指挥,同意刘少奇去苏北与陈会合,布置一切。”

11月7日,刘少奇致电中央“为统一华中军事指挥起见,提议由中央任命陈毅同志为八路军、新四军华中各部之总指挥,并加入中原局为委员。如叶希夷同志到华中,即由叶任总指挥,陈毅副之。”

11月12日,中共批复:同意叶挺过江后,以叶挺为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陈毅为副总指挥。在叶挺未过江前,由陈毅代理总指挥。并决定,以胡服为政委,叶、陈、胡统一指挥所有陇海路以南之新四军与八路军。”

11月17日,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成立,刘少奇在大会上宣布了中共中央决定,陈毅在会上作《关于当前形势及华中我军任务的报告》。

中原局的问题:

陈毅在中原局的任职,《中央军委关于改变华北、中原解放区的组织、管辖境地及人选的决定》明确规定,邓小平第一书记、陈毅第二书记,邓子恢第三书记。

关于陈毅传达中央精神的问题:

48年2月7日,出席中央后委会议,传达中央十二月会议精神。

3月2日至27日,出席中央工委会议,传达中央十二月会议精神。

4月12日至13日,出席华野前委扩大会议,传达中央十二月会议精神。

6月17日至19日,在中原野战军司令部驻地向军区、二、五分区及直属队团以上干部传达中央十二月会议精神。

7月31日至8月8日,出席中原局、中原军区团以上干部的整党和新式整军会议,传达中央十二月会议精神。

何以祥的问题:

以何以祥的资历,授中将衔当然是没问题的,为什么只授了少将,内中原因不得而知。某些人以此为借口,不过是想说,陈毅在山东诸将之中没有威信,只有何以祥听他的,所以不被山东诸将待见,遭了许世友暗算,可笑这些人却忘了,许世友恰好是非常服陈毅的。不说二十七军的战史,单是许世友自己,就在回忆录特地把已经去中原军区的陈毅拉回来给攻打济南的部队做临战动员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