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黑客与许霆 -- yhz

共:💬73 🌺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的定义其实可行性不大

使用服务商提供或者认可的终端

这个在实际取证中是非常困难的,根源就是数字信号的完全可复制性和模拟性。所以,虽然理论上都会有这个要求,但是实际上几乎没有这么操作的。

例如说QQ虽然也有那种要求,但是实际上无论从珊蝴虫之类的修改版到eva或者pidgin之类的完全重写版本,伪造客户端这种行为,根本就无从防范,腾讯只能做的,也就是频繁的升级自己的协议版本,来打时间差了。

当然,ATM机那类的和硬件捆绑的客户端容易防范。不过从软硬件等价的原理来看,要完全模拟一个ATM机,从理论上不是不可能的。

在服务商允许的操作范围内操作

这点不用多说,几乎所有的攻击操作,都是在“服务商允许的操作范围内操作”的,即使不是,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道理很简单:如果不是“服务商允许的操作范围内操作”,那么一开始,系统就会拒绝你的请求和操作,那你又如何进行下一步的攻击呢?

未主动修改终端至服务端系统之任一环节

这点在理论上也不是有太多的可操作性。

特别是部署在公网中的服务系统来说,这些链路的安全性,从技术上几乎不可能得到完全的保证,包括ssl之类的也是这样。

所以,从系统安全的角度来说,没有任何一种技术和措施可以保证绝对的安全,唯有加强管理和内部执行条例来大到目的。

再举一个例子:

我们现在的银行卡密码,基本上都是只接受6位10进制数(至少中国的是这样),学过基本的软件安全的都知道,只有10^6次的枚举对于现在的硬件运算速度来说,顶多就是几分钟的事情。所以,要保证客户的密码不外泄,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是几乎不可能的,只有通过管理等办法来保证这个。

所以,安全防范的措施多少及严密与否,取决于其重要性、被攻击的风险及后果,还有对于潜在攻击者所拥有和愿意为此付出的资源。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