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进入长期高通胀时期 -- 采菊

共:💬77 🌺18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长期高通胀的度量

中国今后将长期进入高通胀时期,我的看法是:长期维持在4--8%年通胀率的可能性比较大,当然这是一个估计数,不是来源于国家层面的统计数据,或依据以大量经济数据为基础的模型计算出的数据,而是定性考虑全体老百姓的心理和经济的实际承受能力后的的粗略量化。

总结一下,形成中国目前全面性通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条:

1、输入性通胀是中国通胀的重要原因之一,实际上中国工业的总体生产能力是过剩的,但架不住成本的持续上升。

2、另一个原因是人民币货币大量投放(来源于外贸顺差和投资顺差),导致投放的人民币约40%奔向房地产,形成了房地产投资过热。

现在的困难是,在现有的国际经济分工体系下,人民币保持持续的小幅度升值,带来了外贸顺差和投资顺差持续增加,进而引起了人民币投放持续增加。所以,我们大家看到央行不断发央票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回收流动性,同时,08年开始实行两法,这是挤压中外中小型进出口加工企业的做法,那么多港澳台、韩国等外资开始从广东、江苏、青岛等地撤资,说明已经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国家要开始考虑产业转型了。

对抗输入型通胀,最有效、最快速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人民币加快升值,这是短期应急办法,其他措施我认为属于长期调养办法,解不了当前通胀继续上升的燃眉之急。

为什么是长期的?这是因为美国不改变现行的增发滥发美元政策,实际上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就从未改变,国际经济的大环境就不会有根本的变化。中国不改变现行的国际经济分工角色,双顺差就会持续不断地增加,这意味着人民币还会不断继续增发。这两个因素长期存在,中国高通胀的根就消除不了。

在目前高通胀的情况下,尤其是面对07年以来农村的通胀高于城市通胀(数据见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的新局面,中央非常有必要增加对农村的补贴,无论是农业税、种粮补助等,还是大病统筹等社会保障,高通胀最受伤害的仍然是中国最弱势的群体--农民,社会保障及其薄弱,未来没有稳定的收入和稳定的生活预期,我认为,提高对农民的补贴,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拉动内需,而是补偿高通胀对农民生活质量的损害。

参考文章:

《当前楼市的两大核心问题与化解之道》

http://cn.chinareviewnews.com/doc/1005/7/8/8/100578838.html?coluid=53&kindid=0&docid=100578838&mdate=022808123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