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莫效书生乱解禅(一) 苏东坡的聪明 -- 淡淡微风
怎么学禅,或者说,怎么修禅啊?
好难的问题!
连什么是禅都还说不明白,怎么谈修禅啊?
还真的能修——知道什么是禅,应该是修行后体悟到的,而不是看定义能明白的。
“不可思议”,禅是什么,一定不可能通过文字和思想搞明白。
“禅非坐卧,不离坐卧。”
何出此言?
这句话是针对当时的现实情况而言的。
因为那时侯很多人以为打坐就是参禅——自然,打坐的时候,里面还有很多内容。不是就坐在那里真“傻坐静等”就没事了。
当然,那时侯比现在还是强多了,现在人以为“口头禅”就是禅了,或者是“想象”、“感悟”就是禅了。这禅,与文化的衰落一样,都成了“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了。
打坐一般来说是个技术活儿,更多的是“身法”,“身法”不对的时候,其他根本谈不上。
打坐一开始带来的,是身体上的变化,然后是心理上的变化。身体越来越好,思想越来越宁静。——一切智慧,皆在静中求。
身体和思想都越来越听话。
在我们通过打坐把身体和思想调整到一定程度,到了我们能比较好的控制自己的身体和思想以后,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工作了。
不要以为我们对自己身体和思想的控制很好,稍微注意一下就知道,我们的身体和思想一直都在“自行其事”,比如我们眨眼睛、心跳,都是本能,是另外一套系统在作用。至于思想,恐怕不需要我来解释,大家也都明白。还是举个小例子:当您生气的时候,您告诉自己“我不能生气”,能做到不生气吗?
并不是说,我们要把眨眼睛心跳这样的工作接手过来,而是我们要把那套系统调整到更加和谐,让它工作的更加顺畅,或者至少,给它提供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
我们换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什么都没做的时候,我们以为自己的放松的。但是如果这时候找个按摩师给我们按摩以后,就会知道,我们以为的的放松,离真正的放松还差的远,我们的身体,大部分时间都是紧张的!
而我们的第一步,就是把这些紧张的部分,我们不知道它们紧张的部分,我们并不需要它紧张的部分,放松下来。
这只是“调身”的初步。
“调身”的结果,就是身体的和谐。
“调身”的工作差不多以后,就是“调心”。
与“调身”类似,我们的思想,大部分时候也是紧张的,有很多乱七八糟的动作。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和身体一样,放松下来,平静下来,通过一定的训练,使之进入和谐状态。
身心都和谐了,差不多就是神秀和尚偈子说的程度了。(这里不去争论“和谐”的程度,不然就陷入“义海”拔不出来了。)
在解决了打坐初级阶段的所有麻烦以后,就会遇到新的麻烦:“调心”。
年轻时就被达摩祖师“安心竟”的“二祖”,到了老年到处乱跑被人诟病,反唇相讥说“我自调心,干倾何事?”
注意,此心非彼心——不是我们平时以为的思想。
当然,开始要解决的,还是思想问题——这个阶段不可能绕过去,就象不可能绕过神秀的阶段而空谈六祖的方法一样。
思想和心,也有区别?
这个就很难说清楚了,因为和现代科学的定义已经有所冲突。
这里就涉及到“功夫”了,没有静定的功夫,没有观想的基础,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区别的。
想了解这个的,只能自己去做功夫,去验证,别人说的再多,都已经没有用了。实际功夫的事情,靠别人画饼充饥是不行的,只能自己身体力行,以身试法。
说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苏东坡的高明来了。前面所提到的苏东坡那首诗,“八风吹不动”,他的意思是吹不动什么啊?难道只是脾气、情绪或者思想?如果那样,他根本不敢和佛印作朋友,更不敢把诗拿给人家看了。然而,知道和做到,这个差距就远了。他就是输了这里,被人家抓了现行。
所以,还是要靠“坐卧”。
这里的坐卧,不是仅仅坐卧,而是“行住坐卧,不离这个”的所有行为。
也就是说,我们开头那句话的意思是:您就算达到了“行住坐卧,不离这个”的境地,也还未必对,说不定也还是“时时勤擦拭,莫使染尘埃。”的水平。
但是,如果您连“行住坐卧”都没解决好,后面的,免谈——“非檀越所能知之”。
放下什么是对的先不提,你怎么做到“行住坐卧,不离这个”,什么是“这个”?怎么找到“这个”?
“全水是波,全波是水”,想找到“这个”,也还是要靠“坐卧”,还是得从坐卧中来。
这功夫,得从行为中练出来,而不只是在思想中空想出来。
试问:您连坐卧里的功夫都还没有,又怎么超越坐卧得坐卧之外的东西呢?
浅一些说,连静定的功夫都没有,怎么能了解禅呢?
再浅一点,连打坐都坐不好,哪里来的静定功夫呢?
当然,静定的功夫,并不只是靠打坐,也可以通过别的方法,而且,也不能只有在打坐时才有功夫,不坐着就没了功夫。
身心是合一的,身法到了,心法才算有了基础,才有悟的可能。不然的话,身体都还在找你的麻烦,手闹脚闹北闹都顾不过来呢,哪里还轮的到“心正闹在”。
这也是律宗为什么先从行为举止下手的原因:连身体都管不住,怎么管住心猿意马?想让“心”听话,得先让身体听话。而你的行为都调整好了,进一步就是思想的戒律了——连一个念头都不能错——其实还是殊途同归。所有的修行,都是身心上下功夫。
心法如果到了,身法一定到了——当然,这不是说,身体的所有问题就都解决了。连释迦文佛成佛以后,都还有背痛的毛病。
这是因果,逃不掉的。
所以老子说,“吾之所有大患者,为吾有身”,身体既是我们最大的麻烦,也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最好的工具。
活人修行,离了这个身体,还真没辙。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献花. 瘦形胖子 字0 2008-04-02 05:48:10
🙂一切皆有姻缘。不可狂妄,也不可自鄙,度化自己,余者皆虚 物格修齐 字0 2008-02-29 18:30:25
🙂呵呵道理应该是这样吧:) 淡淡微风 字66 2008-02-28 23:22:52
🙂【原创】莫效书生乱解禅(八)你的身体听话了吗?
🙂这一点不太苟同 棋人鲁大耍 字194 2008-03-01 13:47:20
🙂难啊,是真不容易。却又是真的有趣。 瘦形胖子 字324 2008-02-25 11:01:33
🙂呵呵慢慢来,如果那么容易做到, 1 淡淡微风 字18 2008-02-28 23:24:14
😉嘿嘿,微风兄当然知道胖子这是在撒娇呢 瘦形胖子 字486 2008-02-29 14: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