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用逻辑推理解读“毒饺子”事件 -- 萨苏

共:💬235 🌺21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打孔都是一个

我观察象是铁钎子扎的。

纯粹推测,可能某人在包装线上试图投毒,但是因为监控严密,只污染了少量的饺子。做法不详,但他必须把毒物带进车间这是肯定的。甲胺磷在常温下为固态晶体,并不难携带,但是如何通过检查依然不明,因为看来天洋的安全检查很严格。

如果处在严密监控情况下,投毒的方式可能是采取把毒物粘在工作手套或者手上,包装时抹在饺子上,包装好,自然就形成了密封包装内饺子有毒的现象。

然而,可能是监控严密,也可能是紧张,显然作案人并没有把全部毒物这样投入,因为目前发现确认密封并且有投毒的饺子,只有一袋(千叶等地中毒者的饺子包装无法复原,还有若干袋发现有微量农药残留,但投毒的饺子农药浓度在130ppm左右,而所谓微量残留则在0.01ppm左右,我认为不是同一问题)。

那么,没有投成的剩下的农药怎么办呢?

从现在发现的情况推测,作案者很可能是这样做的 -- 他不愿意再把农药带出厂房,因为带出带入都很困难,一旦发现就是麻烦。但是他有机会接触包装好的产品,于是他把农药用水略作稀释(怎么作的不详),然后倒在了包装好的冷冻饺子上。

这就和部分日本的冷冻饺子包装外发现农药吻合了。

但是,包装袋是塑料的,这样能把农药渗进去么?作案者也不肯定,所以用一根钢钎对淋上了农药的饺子袋猛戳几下 -- 当然不可能是所有的饺子袋。

这次投毒之后,他可能采用敌敌畏又作了一次,也可能是这之前用敌敌畏作过一次,不过由于某种原因放弃了,这就是发现有两种农药的原因。

以上,就是纯粹的推测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