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证券业和保险业的估值,求教于各位 -- 贪玩的风筝

共:💬43 🌺2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说过一次

谈一下我对林奇“周期性行业,要在市盈率高时买入,市盈率低时卖出”这句名言的理解

顺便在这里回一下风筝。

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一般制造类,金融类行业都被划分到周期性行业,而消费类、服务类等被划分到非周期性行业。但是实际上,中国股市带着周期性行业铁帽子的行业就两个,券商和钢铁。

比如造船行业,绝对属于制造类,而且现在也属于景气度最高之时,但是市盈率就是高高在上。理由似乎是因为预期三年内造船业景气度还可以提高。呵呵!现在都拿三年后的造船单子来说事了,可是国际海运费去年开始下降,所以我只能说,那些买了300块的沪东重机或者60块的江南重工的朋友,自求多福吧。

钢铁股长期顶着个周期性的大帽子,估值上不去。但是很不幸,05年钢铁行业景气度最低的时候,钢铁股的市盈率大约都在五六倍左右,明显不符合林奇的定义,所以我在写那一段的时候根本就没敢举钢铁的例子。

这个主要是因为,钢铁的景气度低点和大盘估值的低点恰好重合,再加上一堆在五朵金花行情后受了伤的基金们的钢铁恐惧症大爆发,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

现在钢铁行业龙头股的市盈率一般在15到20倍之间,估值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高的水平,要说低估也就是和大盘相比。但是钢铁行业的景气度到最高了吗,显然没有。钢铁行业的八大下游产业,除了房地产有点问题,其他对钢铁的需求都在增长,京沪高铁用不用钢材,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用不用钢铁,都要用的。用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的西方发达国家的钢铁行业标准来衡量中国的钢铁行业状况,无疑是一种食洋不化。

同理可见,市盈率和指数的衡量,动辄有人拿沪市平均市盈率多少多少试图来证明A股的泡沫程度,可是这些人在振振有辞的时候,通常都忘记了他们用来举例的道指,标普之类的成分指数,国际上没人用综指来说事的。想起了一句话,“和国际接轨是好事,可别有的时候和美国接轨,有的时候和非洲接轨。”

券商的情况倒是很符合林奇的定义。不过,这里还是有这种生套国外市场概念的情况,即过于强调券商行业的周期性而忽略新兴市场券商的成长性,在这里,我维持我一直以来的观点,就长期而言,这里的长期姑且定义为到下一个牛熊周期,券商仍然是周期性行业,或者婉转一点是有比较强的周期性特征。但就本轮牛市而言,应该更多的考虑券商的成长性。

保险我不太明白,不过想到一点,那就是中国的保险行业还没到需要大规模理赔的时候,也就是保费收入增长大于理赔支出增长,所以保险行业的高估值似乎可以用高成长来解释。

国外的银行和保险一般估值水平都偏低,主要也是因为成长性低,风险大。说到银行,颇有一些人拿国外银行股的低估值来质疑中国银行股的高市盈率,那么国外的银行有如A股上市银行动辄6~70%的增长率吗?

所以,和中国的很多事情一样,中国的股市也必然是个有中国特色的股市。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