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乒乓上下旋 -- 北河

共:💬29 🌺8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乒乓上下旋

乒乓球由于球体轻,密度小,所以在空间的平动运行速度不会很大。和网球中的大力发球或者羽毛球中的大力劈杀造成的球速比起来,乒乓球的最高速度显得非常小儿科。虽然有乒乓球场面积小带来的相对因素,仍然可以说,乒乓球的球速因素,跟其他运动比起来,显得容易控制得多。

然而,乒乓球运动中,有一个其他运动都无法比拟的因素:旋转。还是因为乒乓球小而轻,非常容易被赋予强烈的旋转。由于旋转强并且可能的旋转方向多种多样,因此对旋转的掌握,是乒乓球运动的难点,也是决定胜负的最重要因素。如宣传片所说,乒乓球是最富旋转的运动项目。

而这种旋转的强度,可能非常大。目前测量到的乒乓球运动员合规则制造的最高转速,大约是每秒钟160转!这已经相当于离心机的转速了。巨大的转动惯量,当然引起对阻止这种旋转运动的物体施加——力!换句话说,通过制造旋转,比赛者间接赋予了球某种力量,并且这种力往往大于平动带来的弹力。由于不是这么的符合感性认识习惯,乒乓球中的旋转因素显得非常神秘。

首先从最简单的两种旋转忽悠起。

为了讨论方便,把制造旋转的乒乓球选手叫做击球人,而需要回击这次击球的乒乓球选手,叫做对手。并且,“前”指朝向对手的方向,“后”指朝向击球人的方向。

站在击球人的方向看,如果乒乓球体的旋转方向是自下向上的,叫上旋,在西方叫topspin。反之,如果乒乓球体的旋转方向是自上而下的,则叫下旋。因为在击球人看来,也是往后转的,因此在西方叫backspin。

这两种旋转将会产生何种效果呢?为了简化思路,只考虑主要的作用。

水平方向上,就是球台了。上旋球在与球台接触的一刹那,向前高速旋转的球由于运动被台面摩擦阻止,会给球台施加一个向后的力。根据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球台会作用给球一个等大的向前的力。也就是说,球在已经脱离了击球人的球拍之后,还能从静止的台子上获得一个非常大的加速。高速上旋球的效果是,落台之后突然前冲,运行轨迹的曲率瞬间大幅度降低。对不熟悉旋转的人来说,由于球体运行出乎意料,通常会有“找不到球”的感觉。

相反的,下旋球可以从台子上获得一个额外的向后的力。因此,下旋球在触台后,会向后走,或者至少向前的速率被降低。举一个极端点的例子。就在最近一次的世界锦标赛男子双打决赛中,运动员马林制造出一个强烈下旋球,由于较接近球网,球再次接触球台时,已经跳回球网落到了马林自己一方的台面上。需要回球的他的对手,王励勤,追赶不及,根本就没有在球“回家”之前接触到球。这个球,可以说用强旋转制造出了一个几乎是理论上的“必杀”。

竖直方向上,就是对手用球拍的接球了。假如球拍的方向竖直,则上旋球向下的旋转被球拍摩擦阻止,球将获得一个额外的向上方的力。同理,下旋球将获得一个额外的向下方的力。形象的说,上旋球给人的感觉是向上冒,下旋球给人的感觉是向下钻。因此,如果想把球顺利回击到乒乓球台上,除了自己主动制造摩擦抵消已有旋转以外,同时必须注意根据旋转的强度调整球拍的方向。对于非常“顶”的上旋球,当然要努力向下“压”;对于特别“重”的下旋球,当然要拼命往上“抬”。例如,早期的世界冠军匈牙利的别尔切克的下旋球,被形容为“用起重机都吊不起来”。

另外,球在空中运行的每一个时刻,都会跟空气发生作用。由于球的旋转带动空气运动,制造出相当大的湍流,这个效果就非常难以简单描述了,远非泊努利方程能够胜任。但迎着球旋转的方向,比背向其旋转的方向的空气压力大,是肯定。在空气阻滞力等作用下,乒乓球大体的空中运行效果是:下旋球以一种飘飘乎乎的方式减速运行,上旋球则沿着曲率越来越大的轨迹加速运行。强烈上旋球的轨迹常被近似描述为一段弧形,因此也叫“弧圈球”。

如何制造旋转呢?当然,要通过力。并且,这个力要使球产生转动力矩。因此,沿着球面切向的分力越大,球的旋转就会越强。法向的力,全部贡献给了球体的平动。因此,对于水平不是太高的选手来说,“听声音”是一个很好的估计旋转强度的方法。球拍撞击球的声音越大,表明越多的力被用在弹射球的速度上,可能的旋转就越弱。反之,几乎没有声音的一个“蹭”过来的球,很可能带着恐怖的旋转。

显然,击球人要制造下旋,一定要向下方用力;如果要制造上旋,一定要向上方用力。按照击球人的身体位置和击球部位等因素,制造下旋的技术包括“搓”和“削”等,制造上旋的技术包括“提”和“拉”等。一个典型的下旋制造术,在西方被叫做“chop”;而上旋制造术,叫“drive”。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中国队的高手们逐渐修炼出了以弧圈动作拉出下旋性质球的尖端技术,令对手回球难度大大增加。当然,这不是我们普通爱好者能够觊觎的地方了。

在乒乓球运动刚被发明和推广的时候,除了平击方式,世界高手们都是以制造下旋的方式来对抗的。欧洲人在削过来削过去的比赛中,统治了世界乒坛三十余年。后来,日本人发明了弧圈球技术,在长抽等方式辅助下,击败了欧洲人。由于上旋球比下旋球有球速上的优势,因此很快形成了不同的攻守之势。直到今天,上旋和下旋为主体的打法,仍然被分别叫做“attack”和“defense”。由于“先下手为强”的优势,在荻村和田中等选手的领导下,日本人成为乒乓球运动的霸主,直到中国的崛起。

上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的上旋技术和中国的快攻技术被欧洲人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产生了“弧圈球结合快攻”的技术打法。直到今天,这种打法由于兼有旋转和速度两大致胜因素,仍然是世界乒坛有统治地位的打法。然而,以下旋为主体打法的,从来就没有绝迹过。例如,中国队常培养削球高手,利用打法的相对稀有,在世界比赛上出奇制胜。梁戈亮,陆元盛,陈新华,丁松等下旋制造者们,被称作“秘密武器”,成为近代乒坛花苑里的奇葩。

本人在最初接触乒乓高手的时候,被强烈的旋转搞得晕头转向。回下旋球的时候手直撞到台子上,挡上旋球的时候被上飞的球撞得视线模糊迎风流泪,就连拣球的时候都经常在远离球十几米的地方转来转去,全然估计不到由于球的旋转“自己跑了”的情形。洋相出得足够多了,终于也有了些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对旋转的制造和掌握越来越显得得心应手了。 变成方块字码将出来,是为分享,权当总结,冀望提高也。

关键词(Tags): #上旋(当生)#旋转(当生)#乒乓球(当生)#下旋(当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