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走在嘎曲河畔(上) -- 双石

共:💬7 🌺4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走在嗄曲河畔(下)

山重水复:何处寻觅红军渡?

  

  按兄弟的预计,在甲本塘可能得露营。

  然而很意外,甲本塘竟然还有一个饭店,饭厅还是一个玻璃阳光房,队友们完全可以打地铺对付一夜,这当然比在寒冷的高原露营要好过得多。队友们将就着老板的电视机把这天穿越的录象带放出来观赏评点,许多牧民也挤进来看热闹——直到这个时候,他们才相信我等弟兄真是从那条“马道”穿过来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队友们很得意,兄弟也很得意,稍带着把这“甲本塘”的来龙去脉跟大家伙掰活了掰活。

  大家更加得意:创造历史的人伟大,见证历史的人幸运,追寻历史的人也很牛B。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不过兄弟还没有得意完,牧民们就告诉兄弟:去年有一位来自延边的跆拳道手李完彬先生骑马来过这里,据说是走完了红一方面军的长征路又再走了红四方面军的长征路。这个信息让兄弟很有几分惊讶,对这位李先生也生出了几分景仰之情,说实话兄弟对众多声称“重走长征路”的重走者都不太感冒——包括小崔他们那个,有很多“重走”者作秀的成份远远大于干事儿的成份,而且走完了对真正的长征路线究竟是怎么一档事儿仍然是一笔糊涂账。目前国内根本没有出版过长征路线详图,那这些“重走”者又怎么个“重走”,依据什么“重走”哩?比如眼巴前儿这个“甲本塘”,有几位“重走”者知道这个地方?连阿坝州自己绘的红军长征路线图都没标注这个地方,而这位李先生竟然能隔着千山万水找来,这说明他至少是作过相当的案头准备看过一些原始文献的,不是那种走来走去走完了还是只有一番千篇一律印刷体感慨的“重走”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甲本塘住下时兄弟又开始操心从这里去嗄曲河畔的路线——也就是1936年红二、四方面军从此穿越草地的路线,这条路线在红军长征文献和日记中均有记录,但地名和地理要素却很不完备,他们所到的“嘎曲河边”究竟是嗄曲河的那一段也是语焉不详:当年这一段行程中根本就没有什么居民点,也没有什么比较显著的参照地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牧民们告诉兄弟此去嗄曲河边最近便捷的路线是去龙壤,这个地方与现如今的红原县城隔河相望,当然两者之间已有桥梁可通——现如今嗄曲河上到处都有桥梁,与红军过境时已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甲本塘——龙壤间两头都延伸出10公里左右的“奶场路”,但当间有近20公里仍然是草地,还得翻过两个上坡缓下坡陡的山丘;另一条道是过了第一个山丘后转向东北再翻过至少两道山梁去日柯,那条路更加艰险难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兄弟行前从GOOGLE地图上仔细研究过从甲本塘去嘎曲河畔的路线,与牧民所言大致吻合,这一带山丘纵横,鼠标在地图上游移间高程显示动不动就过了4000大关。根据现有的红军长征日记记录的里程,以及他们过了嗄曲河后又沿河北行一段又过了阿木柯河的记录,兄弟研判1936年红二、四方面军过草地跨过嗄曲河的地方应该是龙壤附近或龙壤和日柯之间的某个地方,路线大致就是牧民为我们指示的路线。如果他们是在日柯附近渡河,那么一过河就已在阿木柯河北岸,当然也就用不着过阿木柯河了。不过日柯以北的嗄曲河河面比龙壤这样的上游河段宽阔得多,架桥也要困难得多(根据当年红军有关文献,他们过河是桥走而非船渡),所以他们去日柯渡河的可能性相对来说要小得多。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至于红军究竟从龙壤附近哪里渡河,牧民们其实都是解放后的新移民,根本就无从知道。兄弟试着问了问能否有人愿意为车队带队,但牧民们声称第二天要到贾柯的一分场去参加一年一度的赛马节,兄弟也就只好把这个念头压回了心头,决心还是自己寻路向嗄曲河畔前进。

  当天晚上天降大雪,次日清晨大家起床后外边是白茫茫一片。

  可还是得上路。

  

好事多磨:的卢马变老黄牛
 

  早晨离开甲本塘前大家摆个POSE作了个秀。

  这条道的确比从安曲来甲本塘的情况好了许多。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虽然奶场路仅10公里就消失在草地中,但这片草地上没有那么多坑坑包包的草甸子,山丘也比较平缓,所以车队行进速度比日前快了许多,很快就到了牧民们所说的第一个山丘,这个山丘没有名字,海拔高度是3910米,由于高差很小,摩托上坡不怎么费劲,下坡却很陡峭的羊肠道,一个不留神就要摔下山坡,兄弟战战兢兢过得很不轻松,队友们还得不时在后头替兄弟把车扶住——这可不是个轻松活计,张晓龙扶得几步就气喘吁吁拉开了风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高海拔地区徒步行军与在其他地方不一样,宁愿多走几步平路,也不愿意翻山。当年红军从此过境时,饥寒交迫,体质体力都大为下降,从他们的行军路线可以看出,他们也是尽量在避免翻越山丘、涉足沼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从这个陡坡上下来又是一些在半坡上的“马道”,前进不远又翻过一个更低的缓坡后,地形就越来越开阔,而且越接近嘎曲河畔地形越开阔,沿途的牧户也越来越多,出发两小时后,一条在山丘半坡间环绕远去的“奶场路”已经在望。

  这里已是红原县龙壤牧场的范围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条“奶场路”大约有10余公里,尽头处是一座很漂亮的水泥大桥横跨嗄曲河,过桥就是红原县城邛溪镇。红原县是60年代才成立的县,“红原”之名是已故的周恩来总理所拟,意思就是“红军走过的草原”——红军过境时,这里还是一片没有人烟的荒凉之地。今非昔比,沧海桑田,所以就是有红军老战士回到这里来重觅当年的渡口,可能也不会带给我们多少惊喜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车队到达红原时还不到中午,按原计划当天应进至瓦松公路上的麦洼宿营,准备穿越年朵坝草地。然而这时车队的车辆状况却出现了很大问题:队长“唐老大”坐骑的后减震在日前穿越那片崎岖非常的草地是生生被颠断了;新队友宋伟的坐骑链盘上的四颗紧固螺丝全部颠断,于是“杨神仙”不得费心竭力地来进行整治,却始终没法彻底解决问题。“唐老大”那辆任劳任怨辛勤劳作了十多年早就过了报废年限的坐骑原来是队友们羡艳不已的“的卢马”,现而今却成了行得几步就熄火,熄火了又半天儿踩不着赶不动的老黄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杨神仙”忙活到17时才勉强上路了,可没走出几里路遇上了大风雪。

  在任何情况下都从不见气绥从不见颓丧的“唐老大”,也气得狠狠地锤击他的坐骑。

  于是,“穿越年朵坝草地”的目标只好放弃,车队返回刷经寺宿营。

  这可真是好事多磨,凯旋车队注定还得有再次穿越草地之行。

  不过这次穿越完成后,兄弟已根据这几年查阅到的大量资料和踏勘结果整理出了一个考察报告,将红军长征过草地几条主要行军路线基本复原——这可是这几年里弟兄们辛苦跑出来的成果呀!呵呵,啥事儿就怕有人掂记着,有些个事儿看起来挺大挺难的,架不住积少成多,一次干一点一次干一点,天长日久积累起来,就总会有可观的收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到刷经寺时已是晚上,新队友宋伟很不幸地又制造了一起荒谬的交通事故:他竟然在宽阔的公路旁撞上一根硕大的原木,生生把前车圈给啃出了一个大坑儿,幸而人及时跳开没有伤筋动骨。

  不过次日一大早为整治这个破车圈也很费了点时间,“杨神仙”也忙得个不亦乐乎。

  在这里兄弟要为爱打广告的“杨神仙”说句公道话,每次出行,最受累的还是他,他的坐骑要带上全部维修工具乃至准备给队友们更换的一箱机油,负重肯定是全队之最,而且一到了宿营地就要忙活着给大家检修和维护车辆,而这一切都纯属义务,他要不时地扯扯他的广告旗兄弟也就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着他了,也权当是给他一点不是补偿的补偿,不是奖励的奖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当然行前和行后最辛苦的还是兄弟,象作计划码字儿这类户内的活计,那就是户外出息不如弟兄们的兄弟份内之事了。兄弟参加“凯旋”快5年了,车队和车队的弟兄们越来越成为了兄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诸如穿越草地这样的坎坷崎岖之路,兄弟还得和弟兄们一起走下去——现在就是兄弟想罢手,弟兄们也不会答应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