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再致cyonghu河友兼致谢 -- 听枫

共:💬69 🌺6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白银危机 明王朝衰亡之结

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月。

从去年冬天开始,雪就一直没停。不久,有消息说朱家皇帝的龙兴之处竟然闹了地震,凤阳皇陵前的石人石马被震倒了好几个。这不是个好兆头。果然,不久更坏的消息传来了,李自成占领了西安以后,竟然沐猴而冠僭称“大顺”皇帝了。他发下话来,打算趁黄河水解冻之前,率领10万大军攻打京师。

三月初八,大明皇帝朱由检召见户部侍郎吴履中,询问目前户部库房还存有多少白银。“只存八万了。”吴侍郎的声音略带颤抖。皇帝听了竟然没有动声色,只是说,这点钱拿来准备京师防备吧。“至于关外,”皇帝看了看北方的天空,“暂停边兵月饷。”

次日,皇帝召见了吴襄。屯驻在山海关,由他儿子统带的那支部队是目前皇帝唯一可以依仗的军事力量。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吴襄告诉皇帝,自己儿子手下有三千名可以供差遣的勇士。皇帝问他们大约需要多少军饷。吴襄答“一百万”。皇帝听了,半晌不作声,叫吴襄退下了。

三月初十,大顺军离北京越来越近。皇帝派遣太监向大臣、勋戚、高级宦官逐家强行“捐银”。尽管死到临头,各高官贵族竟都哭穷,说“家银无多”。最后共募集到白银二十万两。皇帝下令把这些钱全部用来犒赏京师的守城官兵,此前这批官兵已有5年没有拿饷了。

但这些手段已然是徒劳的。没有几天,京师外城的角楼上,已经可以望见远远打起的“大顺”军旗。

十九日清晨,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迎接刘宗敏军进城。不到半天,京城的百姓已经从“大明”的子民变成了“大顺”的子民。

大明: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

国库空虚给大明朝廷最后50年带来的是近乎恐怖的记忆。

崇祯末仅国家财政收入,已经上涨到年约三千余万两白银。在这五六十年间,民间负担增加了三倍。再加上陕西、河南等地连年气候异常,粮食歉收。农民在天灾人祸的挤压下愈难维持生计。河南境内,乱民层出,这无疑为流贼军队的兴起与壮大提供了绝好的基础。而为了应付更多的乱军,朝廷急于增加捐税,扩大军队。

白银,在这里构筑了一个乌洛波罗斯蛇的循环。崇祯十二年以后,中原的部分地区已经在天灾人祸的双重打击下出现了人相食的惨剧。流军的力量也达到了近10年以来的顶峰。皇帝不得不调动东北戍边的精锐部队南下剿匪。这为清军进一步南侵提供了机会。

仔细翻看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大明帝国并不缺钱。事实上,它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

综合多位学者的数据,大致可以得知即使是最衰败的崇祯时代,明王朝的国民生产总值依然大约占世界总值的40%以上。由于当时欧洲拿不出过硬的东西向中国出口,从公元1500年到1800年这三个世纪,欧洲只能依靠其从美洲殖民地获得的白银来向中国购买各种日用品及奢侈品。在公元1800年以前的两个半世纪里,中国最终从欧洲和日本获得了大约6万吨白银。约占全世界有记录的白银产量(自公元1600年起为120000吨白银,自1545年起为137000 吨)的一半。而另一个估算指出明中期以来百年间,由欧亚贸易流入中国的白银在7000吨到10000吨左右,约占当时世界白银总产量的1/3。而 10000吨白银,大约相当于明人所称的3.2亿两。

明朝官员的囤积癖

既然大明王朝如此富庶,为什么最后却因为货币短缺的恶性循环最终覆灭?许多学者对此钩深索隐。一种普遍的认识是,通货紧缩引发经济衰败,导致了王朝的灭亡。16世纪后期,秘鲁、墨西哥和日本白银生产的波动、马德里和江户的保护主义情绪、海盗活动和海难使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锐减。天启前后(1621年)白银与铜钱的比价在600文左右。到崇祯初年却已经涨至1200文,至崇祯末升到2500文以上。这一情况导致了物价的飞涨,再加上朝廷捐税,民不聊生的状况普遍出现。

但这一点显然无法解释,为什么先前流入中国的白银没能拯救明王朝的财政危机。正统元年,即1436年,明代建国70余年后。英宗皇帝将一部分漕粮折为金银放入内承运库。从此,内承运库变成了皇帝的小金库。小金库的出现或许意味着从此皇帝开始与政府争夺帝国有限的资源,这是以后廷臣屡屡要皇帝发内库资金的起因。

200年后,大顺朝廷的接收大员打开内承运库的库房时,他们惊呆了。四月十日起,李自成的卫队开始从这里往外搬运白银。这次史无前例的白银运输活动的目击者杨士聪在他的《甲申核真略》一书中记载了国库存银的详细数量:3700万两。他因此感叹,3700万两白银,相当于两年的“三饷”加派,假如能取出这些白银,抵消加派,那对流军力量的扩张无疑是致命的打击。拥有数量如此庞大的财富,竟然不愿在生死存亡之际稍加使用,崇祯在其生命的最后几年里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完成了统治者与货币关系的阐释。

另一个糟糕的消息是,崇祯宫廷中的大臣与宦官们,与皇帝一样的贪恋白银。

李自成进入北京后,下令设立“比饷镇抚司”,以大将刘宗敏、李过主持,收缴前明官员的财产。该司下发标准,要求各级前明官员按照“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的标准上缴白银。为了保证收缴效率,刘宗敏制作了五千具夹棍,作为刑具。重刑之下饷资甚为可观。此前对崇祯皇帝捐纳军饷动议无动于衷的官员,竟都数十万上百万地贡献起财产来。加上被各级军官私人收缴,以及未被收缴的囤积白银,流入中国的10000吨白银已经有两成被囤积在京师皇族各级官员的家中。而民间私人窖藏白银的行为在明代也不少见,崇祯以后,随着战乱的升级,囤积白银的现象出现得更为普遍。

货币紧缩带来的明王朝经济压力,也最终越来越明显,中国最后一个汉族王朝终于轰然倒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