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教士真的是能言善辩——算是知道天主教怎么在丑闻面前腾挪躲闪了 -- 细脖大头鬼

共:💬16 🌺2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教士真的是能言善辩——算是知道天主教怎么在丑闻面前腾挪躲闪了

这几年美国天主教丑闻不断,热闹得一塌糊涂,过一段时间就有教士对儿童性侵犯的丑闻冒出来,搞得教廷焦头烂额的。我一直有一个疑问,就是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天主教还怎么能够腾挪躲闪,坚持教士独身的原则,又维护教会的权威呢?这是个难之又难的系统工程啊,我觉得不比TG

三个代表来得容易。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外链出处,作者是一位美国的牧师,一天他从体育馆健身完后换上了那身黑色的牧师装。此时浑身舒泰,心情很爽,正琢磨着怎么重新找回牧师的感觉。他刚要从衣帽间出来就在路上遇到一位母亲带着几个孩子(具体数目性别不详),母亲看到他像看到魔鬼一样直愣愣地看着,母鸡般迅速把孩子们从路上拉过来,以使他们躲开牧师,估计想着:俺不会给丫碰孩子一指头的机会的!母亲目光如炬,直到牧师远远走开。这,这是多尴尬的局面啊。

要是我,不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就是脸上开了酱菜铺,色彩斑斓,从此对自己很有前途的职业丧失信心了。但人家并不如此,此人年纪并不大,今年才37,事情发生的时候年龄更小,刚从哈佛毕业,在当个小小的校牧,天主教在美国的尴尬并没有影响人家的信仰,现在已经颇有名气,升职为Pastor of Saint Anthony of Padua Parish in New Bedford and Executive Editor of The Anchor

他的雄文很理智地教导教众不要相信牧师,而要相信基督和神圣的教会,牧师也是人,总会犯错的,当年耶稣被抓12个使徒还跑了11个呢。如果因为牧师和教会的丑闻就放弃信仰,那就是因为尘世的过犯而灵魂死亡,放弃永生的机会了。他举了个圣徒弗朗西斯的例子。一次弗朗西斯的同事问他:哥们,假如你参加弥撒的时候发圣餐的牧师有三个小老婆,你还会从他手里接受圣餐吗?圣徒说:俺还是会从受膏过的牧师手里接受我主的圣体的。就是说,不管牧师和教会出啥丑闻,他们仍是耶稣选的人,不信喽罗可以,但不能不信老大啊。无论牧师和教会自己出啥问题,他们还是神圣的载体,你接受的是神圣的净化本身,而不是出丑闻的牧师和教会的净化。这态度是很牛的,因为不管咋的,权威最后还是会落在永远光荣正确的天主教会那里。当拿破仑横扫欧洲的时候,一次对天主教牧师说:我会把你们的教会给灭了。消息传到教廷,一个牛人Ercole Cardinal Consalvi说:嗨,他成功不了的。出那么多烂事,我们自己都还灭不了我们自己,切,从外边能把我们灭了?彼得的船上烂人再多也翻不了,为啥尼,因为掌舵的是耶稣!!The Church will never fail

你别说,只要横得一以贯之,还真是很有说服力的。教士的善辩,不服不行。

由此想到,上任教宗一嘟噜一嘟噜封圣的事情,怪不得他那么有底气给在中国劣迹累累的天主教人士封圣,因为人家相信不管事实咋的,圣彼得还是需要这些中国水手的。我一直觉得因为历史问题,中国政府很难处理和教廷的关系,现在觉得实在不必把封圣的事太当真,历史问题总是可以解决的。只要稍微理解一下天主教会这种历史悠久的“至圣大公普世”的逻辑,这条船总还能往前开些时候的。所以,我们总能找到方法和天主教会和平共存的。

跑一下题。昨天美国好斗的著名作家诺曼·梅勒死了,《纽约时报》对他很不客气,肯定是因为梅勒得罪的人实在太多了,连带着对他的文学事业(当然指的是那种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严肃的大文学传统)也很不敬,一篇文章引用他的话说:“我相信小说即将灭亡。”“不过,因职业原因,我自然对待小说要比其他人严肃些,因此,我同样认为,这个世界估计不会比小说活更长的时间。”虽然这是用来挤兑梅勒的,但也让我们看出此人的霸气冲天,在梅勒看来,无论世界浊浪滔天,走向何方,我梅老大依然是光荣伟大但已经危如累卵的文学界的巨擘大牛。

这个逻辑和天主教会有些相似,我看的这篇天主教官方网站上的文章也提到,在天主教权势巨大的时代做圣徒其实没啥意思,那时代就像一条大河,“即使是具死尸都会顺流而下的”;只有在危机的时代努力做逆流而上的圣徒才是更光荣的圣徒。

你别说,因为我热爱文学,在看完《纽约时报》几篇贬损有加的文章之后,看到天主教这种牛气的逻辑,竟然开始很欣赏他们了。很愿意把这种逻辑用在我的爱好方面,至于通不通,那就另当别论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